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肾病(DN)的病因有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异常、足细胞的损伤及内质网应激反应等,DN的治疗主要是以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以及药物治疗蛋白尿等对症治疗,以延缓肾脏损害及肾病进展,但是不能有效地预防DN的发生发展。中医学认为DN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注重辨证论治及个体化治疗,在治疗DN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色,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 综述
  • 简介:糖尿肾病病因极其复杂,机制未明,目前也无特效治疗方法,是糖尿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因其后期的肾小球硬化,往往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于糖尿肾病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极其密切。该文就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白细胞介素-6与糖尿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优异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干预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法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对68例老年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的临床有效率是64.7%,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50.0%,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患者病程长,目前尚无根治方式,该疾病将会终生陪伴患者,很多的糖尿患者都是老年患者,老年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以对患者的不良心里状态起到缓解作用,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几率。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脑梗塞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夏科关节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15例糖尿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关节病变组和非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程、住院时间、踝肱指数、肌电图、Wagner分级以及截肢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夏科关节病变是糖尿患者重要的足并发症,应重视筛查患者足的骨关节病变,及早发现和干预骨关节病变,改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足 夏科关节病变
  • 简介:脂肪萎缩(lipoatrophy)是脂代谢紊乱的又一表达形成,我们熟知的脂肪堆积和糖尿密切相关,称为代谢综合征,显然脂肪缺乏不是临床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以脂肪呈全身性、部分性或局限性的脂肪减少或完全缺失为特征,显然只是指的脂肪,又不完全等同与消瘦。

  • 标签: 脂肪萎缩 糖尿病性 识别 脂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 脂肪堆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老年糖尿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询证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因糖尿疾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其家属采纳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94名患者,对照组给予糖尿病人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医学模式护理,最终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询证护理,可以有助于血糖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循证护理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肾病的期刊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糖尿肾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通过文献研究糖尿肾病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利于统一及标准化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文献资料 病性证素 病位证素
  • 简介:摘要2型糖尿(T2D)的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上应用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但各有其优缺点,为此本文综述了一些临床常用降糖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 降糖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T2DM)并发骨质疏松(BM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7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BMD分为观察组(并发骨质疏松)与对照组(非骨质疏松),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BMD患者呈现高龄、病程长、高血磷的临床特点;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血钙以及其它生化指标与BMD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生化指标 血糖 临床特点 危象因素
  • 简介:摘要2型糖尿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病,全身代谢性疾病,占糖尿患者的90%~95%,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等脏器的慢性进行性病变1。而糖尿健康教育是糖尿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疾病状况,改善生活质量及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Ⅱ型糖尿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章丘区某街道办事处内2013年以来确诊的100例Ⅱ型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对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健康行为评价和血糖数据分析。结果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Ⅱ型糖尿患者坚持运动率、自我管理率、遵循医嘱率以及Ⅱ型糖尿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的Ⅱ型糖尿患者血糖水平以及BMI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率,稳定控制患者血糖,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糖尿慢性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某社区糖尿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20例)与对照组(n=8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指标。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3.456)、病程≥4年(OR=2.948)、BMI>24kg/m2(OR=2.821)、空腹血糖>7.0mmol/L(OR=2.918)、饮酒≥3次/周(OR=2.1)是社区糖尿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对年龄>50岁、病程≥4年、BMI>24kg/m2、空腹血糖>7.0mmol/L、饮酒≥3次/周,是糖尿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要加强对患者的筛查,定期监测,这样将有助于降低糖尿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糖尿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一个公共的健康问题。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精神疾病。美国、欧洲,包括中国2型糖尿诊治指南明确提出关注糖尿的心理健康,进行精神疾病的筛查。抑郁症和糖尿的共可以看作是精神/身体共的典型例子。两种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增加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更多的研究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发病机理,包括共同的炎症通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免疫系统、遗传和行为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单次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裸鼠模型的适宜浓度。方法:选取雄性裸鼠60只,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TZ诱导糖尿裸鼠模型。注射后3d,7d,14d,21d对裸鼠体重、血糖进行测量,21d处死动物对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射剂量为150mg/kg及180mg/kgSTZ组裸鼠成模;对照组、70mg/kg组、100mg/kg组及200mg/kg组未成模。结论: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STZ150mg/kg及180mg/kgSTZ均可有效建立糖尿裸鼠模型,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模型 链脲佐菌素 裸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