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明配方奶粉中的棕榈油代谢时产生游离的棕榈酸,易与肠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皂,导致大便变硬,引起喂养儿便秘。本研究将观察改用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儿的大便性状与使用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儿的大便情况。方法总共有0-12个月的喂养儿313例,分为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和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接受平均超过60天的喂养后大便性状观察。家长在家记录大便性状。每月随访1次,共3次。医生随访后填写CRF表格。结果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大便性状的各项指标和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较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大便性状有明显改善,证明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不易引起便秘,受到广大父母的欢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顺序,将前46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和教育,后47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对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91.49%),抱奶体位合理率(95.74%),含接姿势合理率(95.74%),挤奶方法合理率(89.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78.26%、71.74%、67.39%)。且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82.98%)仍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结论: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度,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提高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初产妇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现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情况时,实施母乳喂养与腹部按摩相结合方式的作用分析。方法:于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之间,在医院内挑选60例符合研究标准且出现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利用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成30例实施母乳喂养的研究组,以及另外30例加入腹部按摩的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最终治疗结果作出统计。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治疗指标均正常,且采取的治疗方式更加全面,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式对新生儿的帮助更大,应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母乳喂养 腹部按摩 窒息后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护理中采取不同重力喂养体位的效果。方法:利用红篮球分组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科室接收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分组。常规组(n=30仰卧位喂养体位方式)、研究组(n=30俯卧位喂养体位方式)。观察对比2组患儿的TEN(全肠内营养)、PN(胃肠外营养)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达到TEN时间、PN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少,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护理 仰卧位喂养体位 俯卧位喂养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母乳喂养门诊联合产前哺乳体位训练对于产科母乳喂养的指导情况。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7月1日份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孕产妇,该项目为罗定市妇幼保健院研究项目,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本文主要针对项目初期孕产妇的资料收集以及相关母乳喂养知识的指导进行讨论。结果:对四组孕产妇提供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乙组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好于甲组孕产妇,同时该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

  • 标签: 母乳喂养门诊 产前哺乳体位训练 产科母乳喂养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的64例样本,来自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产妇,结合接诊的具体时间将64例样本划分组别,其中32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教育指导;剩余32例观察组行母乳喂养指导路径。以临床指标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出院1个月的母乳喂养率93.75%,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明显更高;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90.63%,与对照组的68.75%相比更高,两组间对比(P<0.05)。结论:产科临床日常护理工作实施管理时,以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开展,可有效促进产妇分泌母乳,从而提高临床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并且可提升临床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产妇 产房临床护理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进半躺式母乳喂养姿势对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泌乳量、哺乳困难程度以及母乳喂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哺乳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半躺式母乳喂养姿势能够有效提高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减轻产妇哺乳困难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躺式哺乳姿势 剖宫产术后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及护理。方法将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0例采用微量泵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30例则采用常规的注射器推注法。结果采用微量泵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使患儿胃内残量减少,呕吐、腹胀减少,进奶量增加,患儿体重增加明显。结论微量泵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优于常规的注射器推注法。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微量泵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医院感染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然后对两组出现的医院感染情况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肠道感染、深部真菌感染、鹅口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组在上述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配方奶喂养组。结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74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妇,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产妇在入组后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乳汁充足、乳汁刚够、乳汁不够与没有乳汁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喂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保证了产妇乳汁的充足,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剖宫产 母乳喂养 新生儿喂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实验数据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本院出生的 60例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喂养方案,研究组则实施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喂养方案,两组新生儿的营养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身体机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实施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发育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使其改善成长发育所须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微量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窒息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产妇80例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再接受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和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比对照组低,母乳喂养率95.00%比对照组80.00%低,P<0.05。结论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亦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产妇 心理状态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NICU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质量改进 母乳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