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需求层次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效能方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AIDS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需求层次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CD-RISC、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需求层次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使AIDS患者心理韧性增强,使自我护理效能提升。

  • 标签: 自我护理效能 心理韧性 艾滋病 精细化护理 需求层次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对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与评价两组的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在提高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水平方面作用明显,患者用药依从性高、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乙肝 针对性护理 自我效能 用药依从性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的68例对象均为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各组纳入对象均为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为比较指标,组间比较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中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精准护理
  • 简介:   摘要:基于当前校城融合的大力发展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本文对山东及其周边地区的医药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相关地区医药行业的岗位需求,进一步明确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特征,进而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改革、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师资构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药学专业 人才培养 岗位需求 校城融合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给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高发,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慢性病,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子女的赡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对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现状,以及子女赡养方式对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以帮助现有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应对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为优化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促进老年人获得更多医疗保障,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社区老年慢性病 基层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子女赡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需求与家属认知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安宁疗护需求患者100例,以本院自制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调查表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安宁疗护需求程度调查,对比并分析各因素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结果:患者安宁疗护需求与年龄、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家属认知程度及社会支持有相关性,各区间评分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家属认知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临床应明晰相关因素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在患者明确安宁疗护需求时为其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 标签: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安宁疗护 家属认知程度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腔镜子宫瘤剔除术后实施基于需求导向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3月到2023年11月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研究,共计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基于需求导向护理),每组各30例,对比组间护理前后临床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临床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基于需求导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理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负性情绪、睡眠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睡眠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睡眠质量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睡眠质量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实施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心理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意外伤害 需求为导向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三孩政策下杭州市不同类型育龄夫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同的需求,以提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质量,更精准化的服务目标人群。 方法 2023年3—9月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7315名育龄夫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育龄夫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同的要求。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7315人中,对优生优育知识学习的需求中70.14%有强烈需要,67%获取优生优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媒介。18.95%的人认为参加常规健康体检可不再做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77%的人不知道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是两项免费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98%以上的人均愿意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97%获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街道社区通知。不同年龄段被调查者获取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途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 =497.88,P<0.001),希望获取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 =461.764,P<0.001)。不同孩次被调查者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需求情况,在项目侧重方面、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对检查点的关注情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杭州市育龄夫妇对优生优育知识需求迫切,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意愿强烈。但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的获取途径各年龄段应该有对应的方式,不同孩次的育龄夫妇对项目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不同年龄段育龄夫妇喜闻乐见的优生健康宣传方式,制定不同孩次不同侧重点的项目内容,提高育龄夫妇参与优生检查的积极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

  • 标签: 育龄夫妇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三孩政策下杭州市不同类型育龄夫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同的需求,以提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质量,更精准化的服务目标人群。 方法 2023年3—9月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7315名育龄夫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育龄夫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同的要求。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7315人中,对优生优育知识学习的需求中70.14%有强烈需要,67%获取优生优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媒介。18.95%的人认为参加常规健康体检可不再做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77%的人不知道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是两项免费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98%以上的人均愿意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97%获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街道社区通知。不同年龄段被调查者获取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途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 =497.88,P<0.001),希望获取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 =461.764,P<0.001)。不同孩次被调查者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需求情况,在项目侧重方面、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对检查点的关注情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杭州市育龄夫妇对优生优育知识需求迫切,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意愿强烈。但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的获取途径各年龄段应该有对应的方式,不同孩次的育龄夫妇对项目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不同年龄段育龄夫妇喜闻乐见的优生健康宣传方式,制定不同孩次不同侧重点的项目内容,提高育龄夫妇参与优生检查的积极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

  • 标签: 育龄夫妇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健康行为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6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各34例,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针对老年卧床合并DVT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

  • 标签: 患者需求为导向 长期卧床 静脉血栓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