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叶超,字逸凡,原名黄锡明,别号塞上寓公,福建闽侯人。1925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投奔了福建老乡朱绍良,1926年随朱绍良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朱绍良任参谋长的第十师从军,先后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后来随朱绍良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武昌行营、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任职。

  • 标签: 奇闻轶事 国民革命军 县长 宁夏 民国 大学毕业
  • 简介:一、绪论川,位于中国西南,素称“天府之国”。历史悠久,山川奇秀,人杰地灵。自古蜀中名刹众多,历代高僧辈出,不胜枚举;佛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熠熠生辉。据史料介绍:佛教发源地是从印度、东南亚一带诸佛教国家传人中国。塔,是伴随宗教而产生的,东方的佛塔、西方的钟塔,都与宗教寺院或教堂紧密相联系。一座古塔就是一段历史,古寺名塔就是印证历史的载体。研究古塔楼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探索和弘扬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国古塔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古塔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研究中国古塔楼阁文化,就是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古建筑文化。

  • 标签: 四川 历史文化 中国西南 佛教文化 建筑风格 古建筑文化
  • 简介:“我的生活不会有太多变化,就像过去4年,我的状态一直是平缓的”,郭帆先生靠在丁作室的沙发上,自信地用手在空气中划了一道直线。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帽衫,外面套黑色棒球衫,两件衣服的左胸前都印着他最新执导的电影名字:流浪地球。他的下身是浅蓝色的牛仔裤,裤腿脊拉着,配一双有些脏的白色球鞋那天是1月30日,电影上映前5天,他仍忐忑于《流浪地球》的市场反响。

  • 标签: 科幻 电影名 牛仔裤 地球
  • 简介:7月27日,在成都市文化局尹建华副局长带队下,成都文博界一行6人,从成都出发,途径曼谷转机,前往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结合金沙遗址博物馆建设和筹展工作。作了为期10余天的业务考察。先后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弗罗伦萨、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毕尔巴鄂、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等八个城市的文物保护和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进行了学习考察和了解。

  • 标签: 南欧 博物馆建设 国文 成都市 金沙遗址 业务考察
  • 简介:篆刻是一门艺术,艺术要靠技术的精熟作支撑。因此,为须掌握字法和篆法。印章的章法,刊刻的刀法,各门精深熟练,才可能创作出佳品。

  • 标签: 篆刻 章法 刀法
  • 简介:1949年,祖光受周总理召唤从国外回到北京建设祖国,第一件事就是交给他的好朋友邓季惺、陈铭德夫妇一笔钱买家具,先寄放在他们家中,后买房。邓季惺大姐和丈夫陈铭德是新民晚报的老板。刚刚解放,他们夫妇住在西城石碑胡同一个合院里,这房子好漂亮啊!前廊,后厦,走廊,游廊,满院子花草。我觉得北京的合院是最舒服的房子。当时很多作家买房。艾青买的是在东城豆腐

  • 标签: 四合院 赵树理 落实政策 婆婆 文化大革命 房管局
  • 简介:近现代中国,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位伟人,以身作则,植树造林,为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留下了不少佳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一位保护森林重要意义的宣传者和植树造林大力倡导者。他留美回国时,特意从檀香山带回一棵酸豆树亲手栽在庭院里。1893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家学、讲求树艺”。

  • 标签: 植树造林 近现代中国 以身作则 绿化环境 保护森林 孙中山
  • 简介:清代乾隆年间的编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文化工程.著名学者纪昀参与其中,既总揽全局,"撮举大纲",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又主持纂成及,并先后主持文渊阁、文源阁和文津阁的复校事宜以及各阁的补遗工作,成为纂修工作中惟一始终其事而总其成者,为的修成及其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纪昀 《四库全书》 文化工程
  • 简介:关于魏晋时期《本论》的形成时间,学界已经有很多成果。但这些研究,都认为傅嘏等人的观点是一成不变的。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的材料,认为傅嘏、李丰的观点有过转变,转变的关键时间是嘉平元年(249)。这意味着《本论》的出现可能始于这一年,而《本论》形成最迟在嘉平五年(253)。

  • 标签: 四本论 尚书仆射 傅嘏 才性同 才性论 吏部尚书
  • 简介:“科学与智慧”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充满了人文和历史色彩。史学家们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库全书》和故宫文渊阁的历史。

  • 标签: 《四库全书》 史学家 文渊阁 历史 故宫
  • 简介:200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6集《新军》纪实电视片,展现了当年新军光辉的战斗历程,使广大收视观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但这部电视片也有不足之处,有一些重要史实失实,其中有的严重失实。

  • 标签: 管文蔚 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 陈毅 苏北
  • 简介:17.杨金庚纂修:(光绪)海城县志该志由海城县知县杨金庚组织纂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金庚任海城知县,公务之余,非常留心积累当地历史沿革、山川疆域等方面的资料及县域人物事迹。适逢陕甘总督升允奏修《甘肃通志》,饬令各属修辑县志,为省志编修提供资料,海城县志的编纂工作正式开始.本志的编纂过程中.杨金庚、陈廷珍出力最多。

  • 标签: 旧方志 宁夏 人物事迹 编纂过程 编纂工作 海城
  • 简介:我家祖籍在南京竹巷,从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春三月庚辰起程,农历五月中旬,来古湟北沙棠川董家寨居住。初年来由,官方开荒公垦,后归其田耕牧为生。我始祖寇宣生于大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时年40岁。从南京(金陵)来古湟边陲,路经七十五天。当时路程遥远,跋山涉水,崎岖桥少,栉风沐雨,忍饥受渴,寒热无着,力行千辛万苦,沿途也有死难者。

  • 标签: 董家寨 京竹 棠川 明洪武 北沙 至顺
  • 简介:1930年11月,蒋冯阎混战结束,军阀各方取得了暂时妥协,蒋介石又调动3万兵力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1931年2月5日,红十军在方志敏、邵平等率领下,采取大踏步跃进,迂回穿插,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游击战术首次挺进浙西华埠。

  • 标签: 红军 蒋介石 革命根据地 军阀 方志敏 游击战
  • 简介:川汉画像中的性题材内容直率而古拙,其所宣扬的是对生命的肯定和依恋;她是"天府之国"留给后人的一曲曲生命的欢乐颂,一首首繁衍子孙的赞美诗。

  • 标签: 四川 汉画像
  • 简介: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因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而迁至北京,《新青年》也因之成为北大同人刊物。在同人轮值编辑中,如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所说:'你、我、独秀、适之,人,当自认为‘台柱’。'这大台柱,在文学革命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陈独秀: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陈独秀在创刊《新青年》时,通过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认识了在大洋彼岸的留学生胡适。1916年2月3日,胡适致信陈独秀:'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

  • 标签: 四大台柱 新青年四大
  • 简介:宜宾是一座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共宜宾特支是川建立较早的地方组织之一,推动宜宾及邻近地区的革命运动发挥了很大作用。

  • 标签: 宜宾 四川 中共 纪实 文化名城 革命斗争
  • 简介:近日,省地方志办主办的“方志川”官方电台,在“喜马拉雅FM”正式开通,短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川》同步上线。首批上线的《舌尖上的川》以《川省志川菜志》《川省志川酒志》为母本,由专业团队进行再创作,共50集,每集10分钟。

  • 标签: 四川省 地方志 电台 官方 专业团队 再创作
  • 简介:所谓五老七贤,只是一个民间的称谓,远而言之,或类似于东汉的李膺、陈藩等在民间的声望。但他们又往往能起实际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落后的文化、社会现象,是中国尤其川未入近代社会的表征。非民治,无法治,乃成此象。

  • 标签: 四川 近代社会 社会现象 蒋介石 民间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