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正>20世纪,由于女权主义批评的兴起,文学界掀起了重新发掘历史上被湮没的作家和重新评价没有被列为经典作家的女作家的热潮。在文学史上,女性一直被着意忽略和歧视。妇女要么被描绘成完美的淑女、屋里的天使,甘愿被男人摆布;要么被斥责为轻浮之人和妖妇。女权主义批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冲击这个以男人为中心的世界,建构真正的把女人自身经验看作是自主艺术根源的“女性化”文学。所以,凡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文本,女人写女人问题的文本,忠实于妇女经验的文本等均被女权主义批评家纳入自己的大框架中。结果,许多女作家被重新发掘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和喜爱。英国十八世纪女作家范妮

  • 标签: 范妮·伯尼 女权主义批评 维拉斯 小说 女性美德 淑女
  • 简介:地点:西昌市凉山民族风情园内《凉山文学》编辑部俄·牧莎斯加:彝族,汉名:李慧;笔名:白丁。祖籍大凉山瓦来拉达,1970年10月生于九龙县小金乡,大学本科毕业。从过政、从过新闻、也停薪留过职,现在凉山州文联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凉山文学》编辑。参加全国第十七届"青春诗会",参加爱荷华国际

  • 标签: 青春诗会 俄尼 作家协会会员 木呷 麦吉 《诗刊》
  • 简介:旷古杰作“杰西耶娃组诗”得名于丘特切夫所钟情的女子杰西耶娃。在丘特切夫与她从相识、相知、相恋,直至共同生活的14年间,诗人献给她许多情诗,后人把这些诗称为“杰西耶娃组诗”。根据俄罗斯学者的考证,这组诗一共包括诗人从1850年到1868年写的22首

  • 标签: “杰尼西耶娃组诗” 丘特切夫 俄罗斯 艺术风格
  • 简介:个人简介巴尔加斯·略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亚雷基帕省政府所在地亚雷基帕市。1937年1岁多时跟妈妈一家人移居玻利维亚的科恰邦巴,1946年回到祖国秘鲁的皮乌拉省政府所在地皮乌拉市,在莱西诺学校读书,1947年移居首都利马,转入拉萨叶学校,1950年到1952年就读位于利马的(国立)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后来在

  • 标签: 巴尔加斯·略萨 诺贝尔文学奖 警察 西班牙 秘鲁 男人
  • 简介:在本特眼中,俄国形式主义建构了一种科学美学,通过对科学美学的批判,本特完成了对俄国形式主义批判的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维度的介入。本特通过文化研究的立场强调了文本符号的文化生成性,他反对和批判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并非绝对纯粹性的自我体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组织的表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文学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现实、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表征。

  • 标签: 本尼特 俄国形式主义 科学美学 意识形态批判
  • 简介:尔后期戏剧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精神痛苦和表达这种痛苦的艺术智慧。奥尔在后期戏剧中所创造的白日梦主题是对人类精神类型的一次深刻洞察,它的意义与塞万提斯所创造的堂吉诃德形象一样伟大。奥尔在后期戏剧中所展示的艺术才华是美国现代戏剧史上华彩绚丽的一章。

  • 标签: 美国 奥尼尔 戏剧创作 西方社会 现代性 艺术精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2
  • 简介:认为王国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纯粹谈形式而排斥艺术的教育作用,政治文学,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把小说列为文学之最上乘

  • 标签: 古雅说 政治文学 王国维古雅
  • 简介:湖北省宜昌市始终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工作的突破口,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大调解等工作机制,妥善化解和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 标签: 工作机制 宜昌市 维护社会稳定 维稳 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近日,社会学家孙立平在"人民网"发表文章,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稳定的形势,并就如何化解社会矛盾表达了看法。孙立平指出,稳定问题之所以成为国人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与

  • 标签: 利益表达 建立利益 维稳误区
  • 简介:捷克的老奶奶级图画作家——柯薇·巴可斯基于1928年7月28日生于捷克共和国的布拉格。1952年从布拉格应用艺术学院毕业后,她一直致力于成人绘画的创作。直到50岁时她才开始儿童插图创作,她最先画的是些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插图。后来,她将创作方向转向绘本,并多次获得各种国际奖项.

  • 标签: 作品赏析 捷克共和国 安徒生童话 创作方向 艺术学院 布拉格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建立在战争的废墟上,它的首要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核心理念是集体安全。近60年来,联合国组织了59项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维和行动虽未明载于《联合国宪章》,但完全符合《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已成为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实践多边主义、实现集体安全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千百万饱受冲突之苦的人民而言,“蓝盔”是和平的象征,有时甚至是生命的希望。

  • 标签: 联合国 维和行动 集体安全 多边主义 中国 维和警察
  • 简介:哈丽娜·波斯亚托夫斯卡(HalinaPoswiatowska,1935—1967),波兰女诗人,生于波兰南方小镇琴斯托霍瓦,早年即显示出诗歌天赋,但她从10岁起就不幸患上了心脏病,长期卧床或待在疗养院。

  • 标签: 维亚 圣母玛利亚 心脏手术 女诗人 史密斯学院 英语文学
  • 简介:1997年残雪开始写她的读书随笔,对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博尔赫斯进行残雪式述评.同时,以为转折,开始与'离外部或世俗较近而显得色彩较浓,‘人间烟火'味也较重'的前期创作告别,'向内开拓',以'新的、更为超凡脱俗的风景覆盖了旧的',向'最后透明物'过渡①.

  • 标签: 残雪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现代主义
  • 简介:通过对王国“境界说”在社会实际渗入意义开展分析,本文明确了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的理论“境界说”的来历及经历,并以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这种传统理论的内涵。旨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相关研究意见,为我国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境界说” 渊源 内涵
  • 简介:6个月时间完成3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8550万美元;两年时间,从零做到硅片生产的全球第三,并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融资4.69亿美元,成为上市公司中经营历史最短的公司之一。LDK与其背后推手NBP共同演绎了这个速度神话。

  • 标签: 推手 江西 基金 上市公司 融资 时间
  • 简介:纳撒尔·菲尔布里克的《在大海深处:埃塞克斯号捕鲸船的悲剧》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19世纪轰动美国的埃塞克斯克海难,而19世纪著名美国作家麦尔尔当年也正是以这场灾难为基础,创作了他那部传世之作《白鲸》。《在大海深处》将历史、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对于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以及占据早期美国经济重要地位的捕鲸业都有详尽的介绍与精辟的见解,对我们研究《白鲸》尤其会起到融会贯通的启迪作用。

  • 标签: 埃塞克斯号 楠塔基特岛 捕鲸业 麦尔维尔 《白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