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消耗等特点。目前SCI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发和继发性神经元死亡,大量的轴突变性和弥漫性脱髓鞘;损伤后胶质瘢痕构成阻碍轴突生长的物理屏障;局部炎症反应和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以及SCI后损伤区微环境中大量的抑制因子的产生(如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髓磷脂相关糖蛋白等)。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雪旺细胞 嗅鞘细胞 组织工程材料
  • 简介:最近10年,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成像技术1998年,多层螺旋CT(MSCT)问世。X线管球每旋转一周,多层探测器同时接收穿过人体组织的x射线可获得4层以上的影像数据;至2005年初,探测器数量已经达到64层,同时x线管球旋转一周的速度从秒级缩短为毫秒级,目前,

  • 标签: 诊断技术 神经病学 放射摄影术 综述
  • 简介:人们长期致力于对脑水肿发病机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胞内Ca2+超载(overload)学说兴起.笔者在建立兔冷冻伤和局灶脑缺血模型[1~3]基础上,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证实脑损害极早期均首先出现脑细胞内水肿,继以血脑屏障破坏脑细胞外水肿,最后导致脑细胞内、外混合性水肿.脑是人体的一个特殊器官:脑重仅占全身体重之2%,而脑血流量(正常值50~55ml/100g/min约900ml/min)占全身血循环量之15%,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之20%,脑耗糖量占全身供糖量之25%.故脑对抗脑损害的耐受力有限,维护正常脑代谢是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首要环节.

  • 标签: 损害脑水肿 脑损害 脑水肿防治
  • 简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好发于青少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铜代谢障碍导致铜离子在机体各脏器异常沉积引起多系统损害。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硬化及豆状核变性。不同地区、种族及个体差异,铜离子沉积的速度、部位及程度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肾脏损害及角膜K—F环;生化特征表现为血浆铜蓝蛋白及血清铜离子水平低下,24h尿铜排出量增加。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WILSON病 治疗 多系统损害 铜代谢障碍
  • 简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自1971年Serbinenko首次通过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作为与传统夹闭或结扎手术明显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与夹闭手术孰优孰劣的讨论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 标签: 颅内动脉 栓塞 夹闭 比较 新进展
  • 简介:自RuneAaslid在1982年发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来,已经历了28年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超声学和神经病学专家华扬教授和黄一宁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将此项诊断技术引入中国,也已近20年。TCD的临床价值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它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已被写入美国和欧洲的脑卒中指南,对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的识别也列人欧洲脑卒中指南,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综述
  • 简介: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80%,其中半数由颈动脉狭窄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病理学基础,动脉炎、放射治疗、夹层分离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也可导致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可分为5期:内膜增厚期、斑块形成期、血管重构期、血管狭窄期和血管闭塞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初2cm内,颈动脉球后外侧壁。斑块类型包括溃疡型斑块、钙化性斑块、多发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等,狭窄严重程度、斑块形态和结构以及破裂风险的评价对血管性事件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诊断 斑块 病理学 形成期
  • 简介:超声检查无创,简单易行,实时成像,直观,重复性好,已成为颈动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并能够术前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及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超声造影、血管内超声、术中超声、三维及四维血管超声已在临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已从形态学成像向功能成像发展,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并指导治疗.目前,超声血管成形术以及超声造影剂微泡的空化效应已将超声从诊断推向治疗.本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上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超声 进展
  • 简介:分娩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病的高危时期,抑郁和焦虑是围产期妇女较常见的心理反应,若得不到相应的关注与治疗,可以发生产后抑郁症。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0%~16%,国内报道为15%。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恢复,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和家庭都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帮助产妇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以下是就近几年来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产后 病因 治疗 进展
  • 简介: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从1974年Serbinenko首先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开始。随着介入材料不断更新和技术进步,血管内栓塞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l为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 简介:进展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中,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临床上进展性卒中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中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一.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损害 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进行性加重
  • 简介:脊髓脊膜膨出(myeIomeningocele,MMC)是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的一种,是胚胎期神经管闭合发生障碍导致椎板融合不全、脊髓和(或)神经根自椎板缺损处膨出所致,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畸形或发育异常。MMC病因可能与早期胚胎发育中发生在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机体叶酸缺乏、叶酸代谢相关酶异常或机体抗氧化酶代谢失调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畸形 早期胚胎发育 神经管闭合 椎板融合
  • 简介:本文阐述了美国信息护士的工作职责内容,以及信息护士的资格认证准入要求、考试形式、考核内容、认证机构及继续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我国护理信息事业发展专业化、护理人才专科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信息 信息护士 资格认证 工作职责
  • 简介: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是最难治疗的儿童常见癫痫综合征之一,约占儿童癫痫的5%-10%,尽管应用多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联合和个体化治疗,多数患儿的癫痫发作症状仍然控制不良,并常伴有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存质量。该疾病发病高峰为3-5岁之间,约80%的患儿癫痫发作迁延至成年。

  • 标签: Lennox-Gastaut 儿童癫痫 发作症状 胼胝体切开术 抗癫痫药物 认知功能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rebralhemorrhage,HICH)是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10%-20%,早期病死率可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提高;而外科手术的干预,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 立体定向 神经导航技术 神经内镜 CT引导下微创穿刺术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为了改善脑血液供应,预防并治疗因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动脉管径狭窄〉70%)而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外科手术方法,亦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完全闭塞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方法。随着麻醉及术中监测技术的提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麻醉的重点已从单纯满足手术需要发展到术中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一、麻醉方法的选择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是行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至今仍存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局部麻醉方法患者神志清醒,仅需通过简单的临床判断即能够监测到脑灌注状态:

  • 标签: 麻醉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综述文献
  • 简介:Arnold-Chiari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以Ⅰ型常见,多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其他颅颈交界区畸形。目前,国内外对Chiari畸形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争论主要集中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监测,本文就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磁共振成像 电影
  • 简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sagittalsinusthrombosis,SS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101管疾病,多因误诊漏诊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介入学发展以及新型抗栓药物的应用.其早期发现率和诊断率大大提高,预后明显改善,现对其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上矢状窦 血栓
  • 简介:Chiari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基于解剖学异常分为Ⅰ~Ⅳ型,临床以Ⅰ型较多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5%~3.5%,其中30%~70%合并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本文就CM-Ⅰ型合并SM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