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急诊行石膏固定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80例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组90例患者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对照组9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石膏折断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急诊 石膏固定 护理需求 护理干预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旨在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同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组别。此外,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整体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研究表明,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理健康需求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我院内60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指导及安宁疗护,并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宁疗护应用于晚期癌患者中,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加大对患者的关注力度,减轻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 标签: 安宁疗护 晚期 癌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观察其在慢病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组慢病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入组后,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组(两组,每组40例),一组观察组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并展开针对性护理,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护理观察总依从率对比,观察组(97.50%),对照组(82.50%),(P<0.05)。结论: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将其引入慢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提升患者的遵医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作用显著,值得实践、应用。

  • 标签: 慢病 中医 智能健康护理管理 需求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慢性疾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与模式,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我们深入分析了不同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针对这些需求提出的创新护理模式。研究发现患者需求的多样性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交层面,同时也揭示了现有护理模式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改进患者关怀提供有力的依据,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升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需求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有效的干预方法。对患者在手术前、中、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随后,重点探讨了干预方法,包括心理教育、支持性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深入了解患者需求,本文提出了个性化护理的理念,强调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中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的心理护理经验,为提升围手术期创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围手术期 创伤患者 心理护理 干预方法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的养老问题愈发突出,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日益明显,而针对我国当前这种“未富先老”的国情,有效缓解养老压力迫在眉睫。虽然养老服务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同和关注,但是政府和学术界对健康养老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课题研究者从微观层面研究菏泽市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在健康老龄化理念下,探索全新养老服务模式。首先,本课题通过对菏泽市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不足;其次,结合当前健康养老视域下的菏泽市老人养老现状以及现行的相关政策,具体分析“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并且针对菏泽市“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菏泽市政府在此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即多部门管理、权责不清、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最后,结合菏泽市实际情况,根据本文所归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菏泽市老年人口养老模式“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的对策。

  • 标签: 健康养老 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模式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对患者性健康指导现状,分析影响性健康指导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4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性健康指导知信行问卷表,全面评估了医护人员的性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性健康知识不足、性健康指导态度消极的问题。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但整体性健康指导能力有待提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询问不足、医护人员自身知识不足等。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性健康指导知识缺乏、忽视患者性健康问题、健康行为受限的诸多问题。对患者的性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 标签: 妇产科医护人员 性教育 知信行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方法将280例在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其预防接种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为提高医院预防接种质量,应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做到准确了解其心理需求与护理需求,让接种人员开展接种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 心理 护理需求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需求与优质护理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实施了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的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办法,实验组采取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与优质护理的办法,把两组之间的护理舒适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接受护理后,实验组在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环境舒适度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与优质护理的办法,能为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舒适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耳炎 护理需求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在新医改的推进过程中,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不足的实际问题和方便群众就医,医学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卫生人才流动的机制仍是我们需要摸索解决的主要问题。打破单位人员的身份限制,建立一种区域内或区域间卫生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机制,落实以基层医疗机构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流动目标,探索建立以远程视频签名的流动人才监管计划,将在未来卫生人才流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卫生人才 人才流动 机制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在社区居民服务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目前本社区的 8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后进行有效筛选。 结果:我国目前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慢性病患病情况、医护力量、地域差异及医学知识掌握程度等。结论:我国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可从加强管理、配备医护人员等方面进一步发展,逐步完善,以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心肌梗死病人6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收集所有病人一般资料,对比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丰富和延续性护理知识缺乏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4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心肌梗死延续性护理知识缺乏病人41例,占64.06%。延续性护理知识丰富和延续性护理知识缺乏心肌梗死病人在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和运动相关知识对比上有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和运动相关知识均是引起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过多,针对性学习可大幅度提升心肌梗死病人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

  • 标签: 心肌梗死 延续性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到不良生活习惯、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民众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国民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已经成了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对整个医疗行业也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 +”与健康产业的融合,使我国的医疗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发展。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针对“互联网 +”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展开分析,首先对管理模式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阐述了主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可以对我国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互联网 +” 慢性病 健康管理模式 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区居民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知识认知情况及需求情况,为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3名成都市武侯区居民对CPR的了解及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武侯区居民对CPR的认识水平较低,能进行正确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的百分比为32.1%,能正确的判断CPR有效指针的百分比为24.5%,96.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在学习CPR之后对发病者进行救助。结论成都市武侯区居民对CPR知识了解状况不佳,需求率高,同时应结合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CPR的普及。

  • 标签: 成都市武侯区居民 心肺复苏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医疗服务、业务运营、科研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化给医疗工作、管理带来了便捷,但是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以及民众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势必要对现行的系统进行改进提升。方法: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院外顾客发放 1000份,回收 729份,回收率 73%;院内顾客发放 600份,回收 483份,回收率 80%。采用 5点量表逐题进行评定。结果:信息化需求收集表进行医疗便捷性、医疗安全性和医疗延伸性三大模块需求收集,基于需求数据分析在三大模块获取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改进提升需求。结论:在医疗信息化平台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院内院外顾客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完善信息化建设

  • 标签: 信息化 信息化平台设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造口患者对长期照护志愿者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造口手术的老年患者202例,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对照护志愿者的需求情况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受造口手术的202例老年患者,退休前身份为干部、工人、农民的精神状况平均得分顺次为43.5±0.5分、65.2±0.5分、88.7±0.5分;生活现状满意度平均得分顺次为23.1±0.5分、50.4±0.5分、78.4±0.5分;生活能力平均得分顺次为67.8±0.5分、58.4±0.5分、53.4±0.5分;对长期照护志愿者的需求率顺次为92.59%、67.33%、11.90%。志愿者服务项目需求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辅导、造口护理、电话问候、交通接送服务及其他。结论对于老年造口患者来说,社会层次高、文化程度高的老年患者,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就越低,疾病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多,对志愿者的需求度就越高。

  • 标签: 老年人 造口患者 护理 志愿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