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问题与相关管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1-2022年3月份接受西药治疗病人4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西药用药管理。将两组病人的不合理药物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例(4.50%)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6例(3.00%)给药方式不合理、5例(2.50%)用药次数不合理 、用药剂量不合理4例(2.00%)、药物搭配不合理1例(0.50%),药物选择不合理1例(0.50%),对照组分别为20例(10.00%)、16例(8.00%)、14例(7.00%)、13例(6.50%)、11例(5.50%)、10例(5.00%),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DR占5.50%,与对照组 15.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西药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在临床上强化对西药的合理用药管理,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安全管理 药剂科 应对措施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妇幼保健院作为儿童健康的重要守护者,肩负着儿科患者安全用药的重任。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妇幼保健院在儿科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加强用药指导、完善药品管理体系、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期望为儿科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儿科患者 安全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讨论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结果 不合理现象对于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提高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对于儿童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结论 合理用药监控系统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用药,不合理用药,用药原则,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诺氟沙星的合理用药情况,指导正确用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门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1000份处方中有600例应用到抗生素,其中100例用到诺氟沙星,单用58例,二联用药42例,100例处方用法用量均符合标准。结论诺氟沙星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菌药,在实际应用前需清楚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确保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诺氟沙星 合理用药 用药指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46-01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与护理质量的改善措施。方法,2018年6月开始我院心血管内科强化用药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对比实施前后1年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加强管理后,2018年全年的心血管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0.40%)较实施前(2.20%)相比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9.60%)较实施前(96.80%)提升。结论,医护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素质,强化用药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严重或有毒性的药物,如果用药不当,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导致出现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声誉。西药房需要对其加强管理,确保能够对其相关药物进行更为有效的应用,保证安全用药,进而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有效保障,使现代医疗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及有效管理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130份实施用药管理措施的西药房处方,对应的1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未实施用药管理的西药房处方130份,对应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在西药房内实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用药更加合理,而且也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当得到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安全性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用药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泻下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为及用药警戒。 方法 :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且在诊疗过程中使用 泻下类中药饮片的 2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及治疗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主要患有消化系统类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肠道积滞的症状,符合入组标准。记录患者应用 泻下类中药饮片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来看, 200 例患者中 13 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6.5% 。同时在 泻下类中药饮片的影响下,患者出现了较为复杂的不良反应,并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结论: 泻下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严格做好前期调查工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该药物的安全用药措施。

  • 标签: 泻下类中药饮片 安全问题 不良反应 用药警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策略及其实施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我院药剂科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17年1月至12月为观察阶段,药剂科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用药安全问题发生情况。结果在观察阶段,发生抗菌药物滥用、药物过期、药品包装破损等用药安全问题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药剂科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药剂科 规范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与对策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本院16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比该组患者在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事件中,出现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事件主要由中药用法、剂量失误等引起,中药原材料炮制不当引起以及中西药联合使用引发药性冲突等。基于此,临床用药中要合理的使用中药,按照标准规定的计量、药材种类等进行抓取与熬制,同时避免与西药出现药效冲突,从而提升中药临床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对策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院PIVAS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其发生环节及其主要集中所在;同时,比较PIVAS与病区所发现安全隐患的多少,进而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安全隐患共计发生53例,涉及到多个环节,且在贴签与摆药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最多,P<0.05;PIVAS发现的安全隐患数远远多于病区,P<0.05。结论:分析PIVAS发生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升成品输液质量以确保合理用药,从而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 标签: PIVAS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新药不断上市,医师在治疗疾病时选择用药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不适宜及超常规用药现象也日益严重。药品是临床治病救人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但若使用不当,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给医院、医师带来经济、名誉、时间上的损失。因此,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是医院临床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药学工作已成为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有效提高药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用药安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