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献血的特定时间内,将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与献血者的互动关系中,对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人格的影响。方法接受献血者的移情,建立心理咨询的二元关系,协助其化解早年情结。改变献血认知,增加献血意愿。结果初次献血者发展成多次固定献血者(t=3.579)、全年累计捐献血小板量(t=15.885),P<0.01,不满情绪及投诉事件(t=-2.175)、献血不良反应(t=-2.499),P<0.05。干预组16PF测验、主观自评测量多项目明显改善敏感性(t=2.63)、幻想性(t=2.58)、自律性(t=3.37),P<0.01,乐群性(t=2.06)、稳定性(t=2.28)、有恒性(t=-2.03)、忧虑性(t=2.27)、紧张性(t=2.21),P<0.05。结论在献血过程中应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对完善献血者人格和提升献血工作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心理护理对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时患者焦虑心理的缓解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456例需要进行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2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在进行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时患者的焦虑心理,观察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心理的缓解作用。结果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前、后给患者进行HAMA评分,发现检查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没有差异,经不同的护理检查后,试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13.4±3.6)分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2.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患者产生的焦虑心理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钼靶X射线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对于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70例首次住院宫颈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手段,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 标签: 团体心理关爱治疗 宫颈癌患者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三叉神经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心理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针对40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观察明显较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焦虑状态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通过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和认可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肿瘤放射治疗 心理护理 改善 心理焦虑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老年医学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组间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评价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经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如SDS和SAS,差异显著(P<0.05);应用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肝硬化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心理指标,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泌尿外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03月-2017年03月来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10min的心理焦虑评分(45.2±4.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3.7±5.8),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值(119.9±5.4mmHg、78.2±4.8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38.6±6.7mmHg、84.6±7.5次/min),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前心理焦虑症状、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泌尿外科 术前 心理焦虑症状
  • 简介:目的针对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针对大学新生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单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以一般情况问卷中“是否是单亲家庭子女”回答“是”的.作为单亲大学生的认定标准,检出单亲家庭子女555人,占总人数的7.17%,其中男生占40.0%.女生60.0%.17.5%的单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与非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两个因子有显着区别。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显着差异。结论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心理、怀旧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等等。教育对策:加强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对单亲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与影响,同时.单亲大学生遗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以多元系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 标签: 心理健康 单亲大学生 16PF调查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训伤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500例某部新兵(2015年11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常规卫生教育及心理干预,对比其两组SCL-90各因子分值和军训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某部新兵SCL-90各因子分值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某部新兵军训伤发生率5.20%,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对某部新兵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心理干预 新兵 心理健康水平 军训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效果,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共有118例,对这11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9人,实验组59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抑郁程度评分和焦虑程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焦虑程度评分以及抑郁程度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86.4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程度,且有效减轻了患者抑郁程度,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减轻艾滋病患者显著心理痛苦的作用。方法纳入存在显著心理痛苦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患者显著心理痛苦及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艾滋病 显著心理痛苦 个体化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新疆宁养肿瘤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新疆肿瘤医院2015年1月—12月间接受宁养服务的的85例肿瘤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心理社会干预组(n=42)及常规宁养疗护组(n=43),对心理社会干预组在给予常规以镇痛为基础的宁养疗护的基础上,还给予团体心理社会支持活动共十次,以及个体的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肿瘤患者在焦虑、抑郁、心理及躯体痛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次测评后有效数据心理社会干预组31人,常规宁养疗护组30人,心理社会干预组提示焦虑量表及DT量表在实际、交往两个维度方面得分高于常规宁养疗护组,其他如抑郁量表,DT量表的情绪、躯体两个维度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在肿瘤患者病程中减少焦虑情绪,给予患者与他人实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与他人、亲友交往的情况,部分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但改善抑郁、整体情绪等其他状况不明显。

  • 标签: 心理社会干预 宁养肿瘤患者 心理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影响作以分析评价。方法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3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66例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比较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根据比较结果评价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组间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0%远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期间心里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在患者入院前评估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在出院前再次评估,比较两组评分差异;也将患者院内疗效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得出对照组及观察组入院前调查无差异。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差异,观察组评分小于对照组;且院内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期间行心理治疗对疾病恢复有帮助,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乳腺增生症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PU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予以PPI三联法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2%vs.76.60%,P<0.05),半年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vs.27.66%,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PU的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疾病复发。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疗效
  • 简介:摘要大学时代,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也没有面临社会尔虞我诈的竞争的危机感,可以扎根于图书馆之中埋头苦读一番圣贤之书,也可以轰轰烈烈的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但是在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中,也有一些问题慢慢靠近我们,譬如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极为正常,但是有心理问题就得及时进行咨询,并且得到相应的心理治疗,避免由于心理问题引发更严重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血案数不胜数“马加爵事件”、“丽江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等。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社会经历较少,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相比成人脆弱得多,易受挫折与打击,心理弱势;学生与成人相比,适应性较差,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更难做出调整,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弱势。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要。在大学,每个学校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这都有专业技能较高的心理老师来应对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咨询并且做出相应的心理辅导。其中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当下心理咨询老师比较习惯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以及它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 标签: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辅导 运用
  • 简介:探讨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试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试验设计,试验组开展校园心理剧教学和比赛,控制组不实施心理剧教学模式也不参与校园心理剧比赛。结果显示,校园心理剧提高了大学生心理认知能力、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升人际沟通效能等。研究认为校园心理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 标签: 心理剧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心理社团是由对心理学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共同开展心理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社团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社团活动 高中 兴趣爱好 心理活动 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