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从办好“重点学校”到要不要办“重点学校”,再到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的历史变迁,“重点学校”政策演绎着公平与效率双重协奏曲,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到关注公平的价值嬗变。基于公正立场,义务教育阶段遵循平等自由原则的优先性以及一种基本权利的相同性公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遵循机会的公平原则以及一种非基本权利的差异性公平;同时对处于不利境遇的个体,给予适当地教育补偿。

  • 标签: 改革开放30年 基础教育 重点学校 公平 效率
  • 简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源于行动者反复博弈行为,博弈行为源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效率、公平、问责制、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有所创新。

  • 标签: 少数民族 高层次骨干人才 政策评价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高等教育政策
  • 简介:《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国际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战略》详细描绘了美国2012—2016年国际教育的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层次清晰的战略目标体系,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教育先行,凸显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基本理念;二是标准引领,强调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三是兼取众长,倡导以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四是系统谋划,主张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

  • 标签: 美国 国际教育 战略
  • 简介: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出,在地方政府主导的教育投资模式下,教育服务质量的高低将部分的反映在房价上。“就近入学”政策激励家庭通过买房而择校,这意味着基于居住地分配的入学机会在事实上按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分配。本文利用北京市两个城区的小学资源分布和楼盘价格数据,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学校质量和房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楼盘周边拥有较好或极好口碑的小学与对口楼盘的价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反思了“就近入学”政策对教育机会公平分配以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 标签: 择校 就近入学 群分现象 特征价格模型 教育均衡发展
  • 简介: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提出的新要求,各国纷纷确立了以提高教师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法案或政策。美国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儿童落伍》(“NoChildLeftBehind”,简称“NCLB”)中,提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HighlyQualifiedTeachers),并通过拨款的方式资助一系列项目,从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持续发展方面实现每位学生受教于“高质量教师”的目标;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先后发布了《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联邦政府教师质量行动》、《联邦高质量的教师计划——2003年行动纲领》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国家框架》,来提高教师的质量。基于对这些法案或政策的分析,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教师教育 高质量教师 教师质量行动 教师专业标准国家框架
  • 简介: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为主”政策的执行中.应合理理解“两为主”的含义。政府投入责任应分解到具体教育项目中以逐步增大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公共性,教育管理的责任应逐步统一、规范和标准。“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主要是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公共性。市场机制的有效应用是当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有价值的尝试。

  • 标签: “两为主”政策 流动人口子女 政府责任 市场机制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的发展路线逐步显现、基于国情的自主培养与双向互动的国际化体系初步建立、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宗旨的国际化目标日益明确。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应作好六大战略抉择:发展路径从"引入为主"到"双向互动",组织与管理从"政府调控"到"多方治理",学生方面从"扩大规模"到"质量优先",师资队伍从"项目引领"到"系统筹划",课程与教学从"要素优化"到"标准对接"以及合作与交流从"资源引入"到"多维互动"。

  • 标签: 职业教育 国际化 趋势特征 战略抉择
  • 简介:基于北京市十个区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2014年大部分学生按照就近入学方式入学,政策落实情况较好;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整体评价较高,但对各区教育委员会和各学校入学信息提供的充足性方面评价较低;不同户籍、地域、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入学办法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与入学工作相关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户籍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入学工作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完善入学政策,简化入学手续;深入实施学区制等办学形式,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标签: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 电话调查 舆情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观因时演进,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育质量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经历了'关注学业成绩的内适性质量观''关注社会人才的外适性质量观''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个适性质量观''关注教育服务的保障性质量观''关注全面质量的整体性质量观'五种质量观演变时期;基础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主要表现在:质量内容上从仅关注教育结果逐渐到关注教育服务进而关注教育全过程,质量标准上从合规定性到合需要性再到合发展性,质量取向上由社会人才取向到关注个人取向,再到公民取向;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应坚持结果质量与服务质量的辩证统一、底线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

  • 标签: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观
  • 简介:国务院日前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的160多亿元资金划拔到680个县(市)的农村小学,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本文利用对甘肃、宁夏的122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小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以及校长、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建议政府在实施营养健康改善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对校长、老师和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培训,优化补贴资源的分配,使中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西北农村 小学生贫血 营养改善
  • 简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即将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将以其巨大作用和深远的意义而载入史册。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它能不能贯彻、落实,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九十年代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取得的成就,进

  • 标签: 行动纲领 现代化建设 历史进程 文化事业 “八五”计划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