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饮对雷公藤多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肝损伤的治疗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造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以雷公藤多和益肾饮灌胃,观察比较各组间肝功能的差异并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组,雷公藤多及益肾饮合用组。结果合用组与雷公藤多组相比,ALT,AST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证实合用组较雷公藤多组相比,肝细胞损伤(细胞浊肿、脂肪滴、坏死肝细胞数量)减轻,肝细胞排列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益肾饮具有肝脏保护作用。

  • 标签: 益肾饮 雷公藤多甙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联合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雷公藤多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33例,并与常规对照组33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及两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对24h尿蛋白定量、SBP、DBP、BUN、Scr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能较快的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维生素E 大量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56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组(IP组,27例)和依托泊联合顺铂治疗组(EP组,29例)。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化疗,每个化疗周期21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IP组有效率为48.15%,EP组有效率为5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P方案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EP方案组的3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其他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P治疗方案和EP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无差别,但是IP治疗方案骨髓抑制发生率低,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伊立替康 依托泊甙 顺铂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对难治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因子NF-κB及TGF-β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实验第7天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雷公藤多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肾敷灵于大鼠神阙、肾腧、脾腧穴位.实验前和实验开始后2周、4周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水平.结果实验第14天、28天,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24h尿蛋白量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量28天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NF-κB3的水平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可通过抑制NF-κB、TGF-β表达,减轻难治性肾病大鼠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肾小球的损伤.

  • 标签: 难治性肾病 肾敷灵 NF-ΚB TGF-Β 中药外治
  • 简介:目的比较和分析足叶已软胶囊和拓扑替康对食管小细胞癌二线化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收治的复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41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足叶乙软胶囊组21例,予口服足叶已软胶囊(Vp-16)化疗;拓扑替康组20例,予拓扑替康(TPT)化疗。两组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足叶乙软胶囊(Vp-16)化疗有效率为23.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40周;拓扑替康(TPT)化疗有效率为1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38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35.0%。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拓扑替康明显重于Vp-16。结论口服足叶乙软胶囊单药(Vp-16)二线化疗对晚期复发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的疗效不低于拓扑替康,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足叶已甙软胶囊(Vp-16) 拓扑替康 二线化疗 食管小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雷公藤多+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双盲法”分单纯组(免疫抑制剂,n=40)、联用组(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n=4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用药前比较炎症因子、症状改善情况无差异;用药后比较不良反应也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单纯组比,联用组CRP、IL-1值更低;晨僵时间更短,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数量更少,VAS值更低;联用组有效率(97.50%)高于单纯组(85.00%),x2=3.914;p=0.048,P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免疫抑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状况、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能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分散片分别联合裸花紫珠片,雷公藤多片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例阴囊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3例(氯雷他定分散片5mg,qd裸花紫珠片1000mg,Tid),B组37例(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5mg,qd加雷公藤多片10mg,Tid),疗程1周。治疗前、后检侧两组的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治疗前精液常规,观察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停药2周再观察病情反复情况、治疗后精液常规及问卷调查皮肤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8.46,P<0.05),皮肤病生活质量观察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氯雷他定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阴囊湿疹安全、有效,对皮肤病生活质量影响少。

  • 标签: 阴囊湿疹 氯雷他定分散片 裸花紫珠片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及肿胀数、关节疼痛度及肿胀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R、CRP、R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理肠汤与雷公藤多片口服及溃疡灵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全身治疗.治疗组(n=40)予理肠汤与雷公藤多片口服及溃疡灵保留灌肠,对照组(n=40)予柳氮磺吡啶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肠汤口服与溃疡灵灌肠治疗理肠汤与雷公藤多片口服及溃疡灵灌肠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理肠汤溃疡灵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采用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20年9月/2022年5月(开始/结束)9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来氟米特治疗)、实验组(来氟米特+雷公藤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来氟米特+雷公藤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雷公藤多甙 类风湿关节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健脾益肾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片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利用病床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自拟健脾益肾汤加减与雷公藤多片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肌酐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肌酐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与实验组的统计学数据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脾肾气血型慢性肾小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自拟健脾益肾汤加减联合雷公藤多片的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进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脾肾气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自拟健脾益肾汤加减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摘要目的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2年0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患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中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如降压、利尿消肿等。A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注射治疗,B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的肾功能。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11%,经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检查相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除A组的血浆白蛋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患者与A组的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片治疗难治性肾脏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气血双生合剂中淫羊藿苷、蛇床子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UltimateXB—C18柱(4.6mmx150mm,5μm);流速:1.0mL·min^-1;柱温:30℃;流动相:乙晴-水梯度洗脱;并切换检测波长;进样量:5μL,结果:淫羊藿苷在浓度为5.015~80.24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3%(12:6);蛇床子素在浓度为2.750~44.00μg·mL^-1时线性关系艮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1.7%(n=6);五味子甲素在浓度为5.320—85.12μg·mL^-1时线性关系艮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1.2%(n=6);五味子乙素在浓度为2.810~44.96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能同时测定几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作为气血双生合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血双生合剂 淫羊藿苷 蛇床子素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就蛋白酶体抑制剂Z-LLL-CHO与经典的凋亡诱导剂足叶乙(VP16)对白血病细胞系M-07e及TF-1的联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应用MTT法及台盼蓝拒染法显示Z-LLL-CHO及VP16联合作用于M-07e及TF-1细胞,可增强两种药物单独的细胞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单独应用Z-LLL-CHO及VP16均可使S+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两者联合应用导致细胞凋亡峰比例的显著增高.通过对M-07e细胞裂解物做免疫印迹检测,发现在Z-LLL-CHO及VP16单独作用中均导致Bcl-2蛋白被酶解为22kD的片段,而联合作用时Bcl-2的酶解现象具有叠加效应.结论:Z-LLL-CHO与VP16联合作用较单独作用有更强的细胞杀伤及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细胞周期S+G2/M期比例的增加及Bcl-2酶解片段的增加是导致蛋白酶体抑制剂Z-LLL-CHO及VP16对白血病细胞系联合效应的可能机制.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 足叶乙甙 细胞凋亡 白血病细胞系 M—07e TF-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达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治疗反应不佳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阿达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和关节疼痛度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同样地,观察组在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实验室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 ,超过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皮疹、恶心、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明,阿达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对治疗反应不佳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阿达木单抗 雷公藤多甙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评价 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