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道德纲常对人的束缚,但并不否定儒学,而是认为用人道主义阐释的儒学是真正孔子儒学。过去一般认为康有为这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其实不完全如此,康有为实际上是用人道主义改造传统儒学,试图使儒学在近代蜕变为人道主义化的新形态儒学。同时,康有为也用传统儒学改造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个入主义观念。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代表着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特点,显示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在近代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 标签: 康有为 人道主义 传统儒学 相互影响
  • 简介:关于中央一地方关系的国家理论的基本趋势是单一制的式微和联邦主义的扩张。但是在我国,在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发生了经济上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主义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维护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秩序、保持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问题是中央权威资源的流失、基层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和社会币公正现象。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和改革体制中的问题进行了政策性讨论。

  • 标签: 中央一地方关系 单一制 联邦主义 二元结构 治理
  • 简介:由“理”和“象一所昭示的两种不同思维形式出发,形成了解读《周易》文本的两大阵营——义理易学和象敬易学·义理易学阵营中的王弼、程颐易学凸现了《周易》“理”世界的超越性,象数易学揭示了《周易》“象”世界对于彰明“理”世界的关键性.朱熹基于《易》本为h筮之书的立场。既强调了“理”世界的超越性·又突出了“象”世界对于彰明《周易》“理”世界的关键性.

  • 标签: 周易 象数 义理 “象”世界 “理”世界
  • 简介:《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 标签: 易传 社会和平 经济发展 人本主义
  • 简介:《易传》中的“象”字具有两层意涵:一指内在于《周易》古经文本的卦爻之象,二指外在于古经文本的自然、人事之象。在《易传》论“象”诸语中,此二义参差并见。相较于涉乎古经之外的后者而言,前者直观地纯然存于古经之内,更加反映了古经文本的本质特点。因此,较之杂用“象”之二义以至于招致混乱的王弼“言象意”之说而言,《易传》“言象意”之说专门论述卦爻象与“言”“意”间的关系,是一种更贴合古经本质特点的学说。

  • 标签: 《易传》 王弼
  • 简介: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先秦儒家对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理清忧患意识的源头,以及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之关系,有助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 标签: 儒家 孔子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 简介:<正>天人关系是先秦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见解。总的说来,“天人合一”是先秦哲学家最普遍的观念。荀子虽然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这一矛盾源之于荀子的“天”的二重性:自然之天与意志之天。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荀子轻自然之天,重意志之天。这也反映出先秦哲学家的一个总的致思倾向。就此,笔者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 标签: 荀子 先秦哲学 天人之分 自然之天 自然界 天人关系
  • 简介:《韩诗》学派的学者大多《诗》、《易》兼修,这对于完善《韩诗》的学术体系,提高其学术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考载籍,得两汉、魏晋时期兼习《诗》、《易》的《韩诗》学者共计26人,其中习《韩氏易》者3人,《梁丘易》者2人,《孟氏易》者7人,《京氏易》者8人,兼习《盂氏易》、《京氏易》者1人.习《易》家数不明者5人。

  • 标签: 《韩诗》学派 《易》 《诗》《易》兼习
  • 简介: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古代史官在履行自己职责时,逐渐形成了秉笔直书、善恶必记的优良传统,并重视从道德方面对史官、史家提出直书的要求。从先秦时期的“书法无隐”到清代章学诚明确提出“史德”,反映了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不断发展。传统史学的直书,始终受到名教的支配。从今天的认识看,强调直书又重视“名教”,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传统史学中,它们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因此,应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和评价名教对史学的影响。

  • 标签: 直书 史官 书法无隐 史德 名教
  • 简介:《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孟子·告子下》均有关于“色”和“礼”的论述。《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两者相同,有讨论“色”(情、欲)和“礼”(外在规范)关系的问题意识,也有“札”来自干情欲,是对情欲之调节或引导的表述,《孟子·告子下》则不讨论这些问题。对情欲和礼之关系的认识,《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的思想倾向更接近《荀子》。用诗来改变人的情性之观念,《孔子诗论》和《毛诗序》一脉相承。

  • 标签: 孔子诗论 五行 孟子 荀子 毛诗序
  • 简介:全文旨在探究《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的真正意涵,并提出吾人对其应有的认识。首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说法,认为“五教”之所指,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之教为确诂。其次则指出在近代以来,对五伦之教的一片挞伐声中,仍有加以肯定,但也提出检讨者,因以贺麟、李国鼎两人之说为例,介绍其所持的观点。最后则谨就所知,提出两破即破除两种误解、两立即建立两种正确认识,以澄清对五伦之教的质疑,揭示五伦之教的真谛。期待大家能正面看待五伦之教,使其继续发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 标签: 五伦之教 贺麟 李国鼎 类推 合乎情理
  • 简介:宋代儒家学者关于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佛教观),具有四大特征:本位性、实用性、隔膜性、否定性;这些特征准确地向我们传达着宋代儒家学者接受佛教、消化佛教、改造佛教、排斥佛教及其程度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推论:宋代新儒学中的佛教与儒学关系,实际上是宋代儒家学者基于复兴儒学、发展儒学的集体意志和共同需要,对佛教与儒学在新儒学中的地位、功能、份额所进行的配置;在此配置中,宋儒的佛教修养水平、佛教态度以及佛教自身的特点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配置所展示的佛教与儒学关系便是:形式上的“取长补短”、内容上的“同质相融”、结构上的“儒体佛用”。

  • 标签: 儒士佛教观 基本特征 宋代新儒学 佛教与儒学关系
  • 简介:《论语·学而》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统意义上将"慎终追远"限定于对父母、族类、祖先的祭拜之礼,将"民德归厚"诠释为一种上行下效的教化方式。本文通过多维考察,认为"慎终追远"不限于丧葬礼仪,"民德归厚"亦不仅仅是上行下效的教化方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分别与"孝"、"忠"有着紧密的关涉,"慎终追远"(孝)是"民德归厚"(忠)的基础,"民德归厚"是"慎终追远"的要求和结果。

  • 标签: 《论语》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 简介: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的易学史研究疏忽了易佛关系这一大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没有研究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为什么佛教在与儒学和道学相沟通的同时却不与易学相沟通;(二)我们没有重视宋明以后存在的大规模的易佛沟通现象。本文以素描的方式勾画出了一幅被学者们忽略了的易佛关系图,有理有据地对疏忽易佛关系的研究状态提出了警策,并以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为例,说明了易佛关系是不应该被疏忽的。

  • 标签: 易学 易学史 佛学 易佛关系 太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