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脑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脑萎缩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其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0例占37.5%;好转15例占47.5%;5例患者为无效。结论给予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明显。

  • 标签: 脑萎缩 辨证论治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牛皮癣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90例牛皮癣患者,其均为我院收治的病例,以随机方式将以上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实施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高,且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前者为97.78%,后者为73.33%,数据比较差异为P<0.05。结论中医治疗牛皮癣的效果好于常规西医治疗,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 牛皮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孕不育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后,观察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96例不孕不育患者,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48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最后对常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为(70.83%),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效果为(45.83%)。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最终发现,研究组的中医辨证治疗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康复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生育率,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不孕不育 中医辨证 治疗效果
  • 作者: 王智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广元青林医院四川广元628017)【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29-02据不完全统计,在亚洲,每六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关节炎,其中又以骨关节炎最为主要。目前全世界骨关节炎患者有3.6亿人。女性从40岁、男性从5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70岁人群几乎80%~90%都有此病,远超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那么什么是骨关节炎呢?骨关节炎是一退行性病变,属于骨科方面的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过度肥胖、疲劳损伤、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由于骨关节炎发病缓慢,这一类关节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且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但是年轻人过度运动也容易患上骨关节炎。1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骨关节炎通常会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脊柱、足等几个部位。早晨是疼痛多发期,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要是活动过多,疼痛反而又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或者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等症状。2骨关节炎的类型骨关节炎,从导致病变因素来看,主要是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是很明确,是一种长期、慢性、渐进的过程,同时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以及遗传等因素也密不可分。继发性骨关节炎:内部结构的改变,使得关节功能障碍的骨关节病,病因可能与外伤、炎症还有代谢等有关系。3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最常规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常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二妙散、当归拈痛汤、大防风汤、麻桂温经汤、三气饮等,常用中药有独活、羌活、白芍、当归、黄芪、杜仲、细辛、川芎、桂枝、鸡血藤、苍术、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医师会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药物。除了内服药外,也可选用以上的一些药材进行外敷疗法。将药物制成膏状或糊状直接敷贴于治疗穴位或疼痛局部的方法。由于该法可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达到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2)针灸(拔罐)治疗针灸对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相对较好。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中医方法在治疗失眠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了2018年3月-2019年3月来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60例,针对不同症状的失眠患者爱去针对性的失眠治疗方案。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参与实验的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相比于治疗之前,患者的睡眠质量均获得现状提升,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中医在失眠治疗方面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各种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因此中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失眠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失眠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中医方法在治疗失眠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了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来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 60例,针对不同症状的失眠患者爱去针对性的失眠治疗方案。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参与实验的患者治愈率达到了 9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6.7%,相比于治疗之前,患者的睡眠质量均获得现状提升,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中医在失眠治疗方面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各种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因此中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失眠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失眠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观察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月9日讯:2019年1月2日,贵阳中医学院发布公告称,教育部已正式致函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阳中医学院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至此,云南中医学院、西藏藏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已相继完成更名,分别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

  • 标签: 中医药高校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药大学 贵州省 教育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96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 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 2组 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 2周及治疗 3个月后),观察组的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8750%,对照组为 7083%,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质辨识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10月我院接收的 66例妇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3例。对照组为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为体质辨识治疗方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体质辨识可改善妇科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价值显著。

  • 标签: 体质辨识 中医妇科 应用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的动脉压上升症状,若病人的高血压长时间未得到有效地控制,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悸、头疼、胸闷等,还会影响到心、肾等脏腑器官,导致脏器受损,甚至衰竭。本文阐述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提出了几种常见的中医疗法,以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高血压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阴道炎是妇产科患者最常见疾病,每年约有500~1000万女性罹患此病,而75%的妇女在一生中至少患病1次1。阴道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在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时,依据患者主诉和其他检查难以确诊。西医对阴道炎的治疗手段有限,传统中医药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与重视。寻求西医妇科疾病与中医带下过多的关系,为临床阴道炎的治疗寻求新的思路及诊断依据。

  • 标签: 带下过多 妇科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埋线等治法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鼻鼽的临床研究,综述中医药治疗鼻鼽的最新进展,研究发现中医药疗法治疗鼻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较小,疗效确切,为中医治疗鼻鼽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新的思路。

  • 标签: 鼻鼽 中药汤剂 针灸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
  • 简介:寒凝血瘀型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高发病率是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特点。因寒凝血瘀型痛经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引起了中医学界的特别重视。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试图围绕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医治疗这一课题,以治疗安全与远期效果稳定为基础,注重以寒凝血瘀型痛经为例,从病因病机与中医治疗等方面展开对此病的探讨,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全面的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针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医治疗,因病人体质与兼证的不同,在治疗上主要以温经祛瘀为主,配以对兼证的对症治疗。

  • 标签: 痛经 寒凝血瘀型 中医治疗 温经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