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是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维系着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但是,社会系统不是封闭静止的,为了适应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就要不断调整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 标签: 社会发展 新中国 社会系统 社会生活 社会环境 社会制度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转型期,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然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存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公民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不足,相对独立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迟缓,公民政治参与的力度和深度不足等。这就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和公民意识,为公民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 标签: 公民社会 公民 转型
  • 简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指明了全面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前进方向。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问题。

  • 标签: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6年来,湖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积极促进社会进步,使荆楚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 标签: 湖北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 国务院 经济建设 成立
  • 简介: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然而,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推动和积极引导作用的同时,政府行为中又存在着职能转变滞后、条块分割、行为不规范、干部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为此,只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设置,理顺条块关系,建立乡镇等级分类制度,健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等,才能全方位推进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

  • 标签: 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行为
  • 简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首要目标。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CDP3000美元前后的发展过程,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型与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关口”。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 标签: 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 公共服务 城市功能 科技创新
  • 简介:理论表明,反腐倡廉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实证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有力地打击设租寻租行为,净化了社会风气,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市场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而目前出现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有着多种原因,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依托,以道德教育为保障,在反腐倡廉中持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

  • 标签: 十八大以来 反腐倡廉 经济发展速度
  • 简介:武陵山片区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发展阻力多、难度大。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是湖南省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的历史契机。要从统筹区域发展,完善扶贫攻坚机制,突出特色产业,壮大旅游产业,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争取为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发挥示范作用。

  • 标签: 武陵山区 扶贫攻坚 阻力 对策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站在时代高度,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系统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党的十六大两大历史性贡献。

  • 标签: 理论创新 社会发展 社会变革 指导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
  • 简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守底线、走新路是息烽“十三五”时期打造新引擎,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了息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息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 标签: “十三五” 息烽 发展
  • 简介:从理论分析来看,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是与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背道而驰的。从实践过程来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过低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一、劳动报酬偏低,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是第一资源。劳动报酬偏低意味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多余资金接受

  • 标签: 劳动报酬 人力资源 第一资源 基本生活需要 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
  • 简介: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现代化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特征和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表现,指出迈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及主要特征,包括促进社会和谐、合理的社会分化、推进政治文明三个主要方面,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及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公共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正>一、战略地位和战略思想日照市位于山东滨海最南端,东临黄海,西连内陆,南接江苏,北与青岛市毗邻。总人口九十六万,其中农业人口九十一万。日照市自古就是商冲要旅、兵家重地,资源充足、物产丰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日照的农业生产十分发达,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油产地之一,花生、苹果等产品闻名全国。日照市北距青岛65海里,南到连云港40海里,海

  • 标签: 战略地位 山东滨海 连云港 日照市 发展战略目标 交汇处
  • 简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创新 民族地区农村 发展
  • 简介: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1994年11月24—35日例会,讨论通过了《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1995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95年国家货币政策方针草案》。3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一、基本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3%以上。坚定地继续贯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巩固宏观经济稳定化的趋势,创造搞活经济、激励投资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基本目标,将采取以下措施:

  • 标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蒙古国 1995年 基本方针 图格 基本目标
  • 简介: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

  • 标签: 中国梦 民生工程 人民群众 基础设施 新丝绸之路 运输经营
  • 简介:2008年,黔江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团结一心,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48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1亿元,增长42.5%;地方财政收入6.83亿元,增长46.9%;

  • 标签: 经济社会发展 黔江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中心城市建设 社会经济环境 地区生产总值
  • 简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推动和促进发展的举措。对石柱这样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特殊县,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将其扎扎实实贯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石柱县 地方经济 经济环境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