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据媒体报导,英国科学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望设计一种“隐身”,将物体放入此装置内,它将不会被肉眼看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划研究出一种特殊的、包裹在物体外面的新材料。这种材料能使光线均匀柔和地“涂”在物体表层,而不是直接照到物体上。人的肉眼是感受不到如此微弱的光线的,就好象物体不存在一样。

  • 标签: 特殊材料 隐身 制造 美国国防部 物体 科学家
  • 简介:重庆大学设计出一种新型传感,可附在眼镜上探测眨眼动作,从而使“眨眼”之间完成开关家用电器等日常任务成为现实。“该项技术可以被认为拥有了‘第3只手’。”研究负责人之一、重庆大学胡陈果教授说,如果正常人的双手被占用,可使用这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控制身边的电子设备,因渐冻症等疾病而失去活动能力的患者同样能从中受益,未来还将探索把这种传感安装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尝试以此操控智能机器人。

  • 标签: 新型传感器 重庆大学 开关 家电 人机交互方式 传感器安装
  • 简介:来自德国尤里希研究所和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出了硅芯片用锗-锡(GeSn)半导体激光。该半导体完全由主族IV元素组成,因此GeSn激光可以直接用于硅芯片。这一半导体可以让电脑芯片通过光进行数据传输。与使用铜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传输速度更快,能量消耗更低。

  • 标签: 半导体激光器 科学家 数据传输 合作伙伴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的全彩色大面积平板显示模型,该显示的阴极和栅极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阴极和栅极之间的沟槽用激光束刻蚀形成,工艺简单,实验得到的电子传输比可以提高到29.3%。

  • 标签: 平面型场发射显示器 碳纳米管 电子传输比
  • 简介:美国空军科研办公室出资支持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称之为飞秒激光脉冲的超短、超强光束,这种光束作用在金属表面会形成纳米结构和微细结构。当用这种光束照射电灯泡的灯丝时,灯丝的结构能够神奇地被改变,以致能发出高效的光。

  • 标签: 微细结构 纳米结构 金属表面 飞秒激光器 制造 飞秒激光脉冲
  • 简介:当科学研究深入到纳米领域,由于目标太小难以精确计量,会让实验变得难以控制。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比针尖还要小的环形激光传感,能精确探测单个病毒、形成云的微尘颗粒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变传感中的“增益介质”,还能用于探测水中甚至血液中的微粒。该研究发表在6月26日的《自然·纳米技术))网站上。

  • 标签: 激光传感器 纳米粒子 环形 开发 计量 华盛顿大学
  • 简介:美国AuthenTec开发出了耐久性更高的指纹认证滑动传感“AES1711”(发表资料,英文)。采用该公司的“TouchStone”技术,强化了传感表面的保护涂层。由此使其可耐磨10万次以上。可认证面积为6.5mm×0.41mm。

  • 标签: 指纹认证 传感器 耐久性 美国 滑动 开发
  • 简介:介绍了紫外光探测的发展背景、基本工作原理,并从光导型和光伏型探测两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Ga2O3基探测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材料制备、掺杂等工艺参数对其紫外光探测性能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紫外光探测器 光导 光伏 GA2O3
  • 简介: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透露,依托该所科研成果孵化成立的西安中科梅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市场需要,在原有研发基础上实现了激光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成功推出千瓦级光纤输出半导体激光

  • 标签: 半导体激光器 光纤输出 千瓦级 产业化 精密机械 市场需要
  • 简介: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结晶CrZrCu基体上制备了Cr3C2-30NiCr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对Cr3c2-30NiCr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观察了断口宏观形貌和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并对涂层进行了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送粉速率〉主气流量〉喷涂距离〉功率;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130mm,主气流量120L/min,送粉速率30g/min,功率22kW;涂层与基体间的最高结合强度大于32.86MPa;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服从正态分布。

  • 标签: 等离子喷涂 Cr3C2—30NiCr涂层 结合强度 正交试验 CrZrCu合金
  • 简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唐芳琼研究员带领的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组在纳米增强的酶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电化学与传感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杂志《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上(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2009,25,889—895),引起审稿人的兴趣,

  • 标签: 酶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电子学 可控制备 影响因子
  • 简介:美国Jefferson实验室用自由电子激光产生出了约100W的太拉赫芝(THz,10^12Hz)辐射,几乎是现有THz光的10万倍。在专门用户实验室,电子短脉冲还可以产生出几百瓦的宽带THz光。

  • 标签: 自由电子激光器 材料分析 实验室用 100W THZ 短脉冲
  • 简介:以平面环形微腔结构为核心器件,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和“参量振荡不稳定”效应,结合理论计算及ANSYS和Beamprop仿真,设计出基于环形微腔结构的超高灵敏度位移传感,特别是在1.55μm的谐振波下,对所设计的位移传感进行了ANSYS力学仿真、Beamprop传输特性仿真以及输出特性数值模拟,论证了位移传感的可行性,并为以后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平面环形微腔 隧道效应 参量振荡不稳定 位移传感器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山中幸仁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该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及东北学院大学合作,共同开发了利用气体喷雾法的软磁性非晶合金纳米线(直径100nm-3μm)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技术。并用这种纳米线试制了磁传感元件。测试结果显示,该元件具有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金纳米线 软磁性 磁传感器 试制 钴铁
  • 简介: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物理学家开发出可存储光子的存储。光子的运动速度即为光速,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理想选择。研究人员在几乎不改变光子量子力学特征的情况下,成功在原子蒸汽中实现了光子的写入和读取。

  • 标签: 量子存储器 物理学家 光子 开发 瑞士 高速数据传输
  • 简介:通过自组装方法将羧基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氨基DNA通过酰胺键组装在Pt电极表面,制备MWNTs—DNA生物传感。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谱对此生物传感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检测;并以铁氰化钾为指示剂,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此生物传感的电化学行为,说明所制备的MWNTs—DNA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准可逆性。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对苯二酚的检测,推断出在DNA杂交过程中,对苯二酚与其以Ⅱ-Ⅱ化学键和静电结合为主。

  • 标签: 碳纳米管 DNA 生物传感器 对苯二酚 循环伏安法
  • 简介:创新创业专业化平台是对专业性孵化、众创空间的统称,是'双创'背景下诞生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主要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支持,开展创业辅导、技术转移、人才引进、金融投资、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助推科技创新,促进就业。目前,创新创业专业化平台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成为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的核心阵地。

  • 标签: 孵化器 在孵企业 北京市 创新创业 化学工业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