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液体模拟髓腔流体压力对3种粘结系统与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磨平完整人磨耠面至中层牙本质深度,分别用去离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浆模拟15mmHg牙齿髓腔压力.涂布3种粘结剂:单瓶装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3MESP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Bond(GC牙科)和iBond(HeraeusKulzer)。堆塑2mm高度复合树脂。粘结堆塑完成后.所有样本均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并置于20mmHg髓腔压力下24h。万能测试机测试每个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断裂模式。数据用ANOVA和Bonferronipost-hoc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置P≤0.05。结果:在SingleBond粘结剂中,去离子水表现出比血浆和磷酸盐缓;中液更高的微拉伸强度;在G-Bond中,去离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但人血浆微拉伸强度较低;相反.在iBond中.3种液体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样本断裂模式主要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模式断裂。结论:不同液体模拟髓腔压力会影响粘结剂与牙本质问的粘结效果.全酸蚀相比自酸蚀粘结系统粘结效果受髓腔压力影响更敏感,粘结剂中含有蛋白质凝固成分比不含这些成分的粘结效果好。

  • 标签: 髓腔压力 人血浆 微拉伸强度 粘结系统
  • 简介:目的:液体转移法评价桩道预备对4种根管充填材料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2颗人上颌前牙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ram,样本随机分组为Endoln~thasone组、AH—Plus组、Vitapex组和国产组,每组8个样本。根据充填材料不同进行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一周后液体转移法测量桩道预备前根管微渗漏。桩道预备后,再测量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Endom6thasone组、AH-Plus组的桩道预备前和桩道预备后无统计学差别。Vitapex组、国产组的桩道预备后微渗漏下降,与桩道预备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桩道预备不影响Endom6thasone、AH—Plus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桩道预备使Vitapex、国产充填剂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下降。

  • 标签: 液体转移法 桩道预备 根管微渗漏 根管充填剂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推磨牙向远中的口内装置并研究其对安氏Ⅱ类上颌第一磨牙的远中倾斜作用以及患者的配合情况。方法选择2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位受试者的治疗方案都需要推磨牙向远中以纠正错牙合。一名患者拔除上颌第二磨牙以远中移动第一磨牙;另一名患者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以远中移动第一磨牙。使用一种新研制的口内装置-Keles滑动杆,推磨牙向远中。Keles滑动杆包括2个双尖牙带环、2个磨牙带环和一个由大面积基托Nance弓组成的支抗单位。该矫治器不需配合使用头帽或弹性牵引,而且患者不可自行摘戴。为了保证磨牙整体远中移动,远中向力的作用点施加于上颌第一磨牙抗力中心的腭侧。使用镍钛螺旋推簧加力,每侧施加200克的力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结果安氏Ⅱ类上颌磨牙向远中整体移动,双尖牙仅丢失很少支抗,切牙仅发生轻微唇倾;但是,用Nance弓保持的2个月期间,双尖牙在越隔纤维的作用下向远中漂移。结论与其他大多数推磨牙向远中机制不同,这种矫治器可以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整体移动。和拔除第三磨牙相比较,拔除第二磨牙的患者牙齿远中移动更加快速,同时支抗丢失更少。

  • 标签: 滑动机制 双侧上颌磨牙 Keles滑动杆 牙齿远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