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心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对心脏的功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心房颤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心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并综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心房颤的电生理机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心房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房纤颤 电生理机制 研究方法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支镜介入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在支镜介入科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延伸服务、建立激励机制并不断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2~12月)和实施后(2014年2~12月)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支镜介入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纤支镜介入科 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经支镜局部化疗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2例行肺癌经支镜局部化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验,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采用数字疼痛量表测定疼痛程度。结果心理干预前、心理于预后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2例(4.76%),有效缓解16例(38.09%)。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术前SCL-90评分中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项因子分与心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肺癌患者的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 标签: 疼痛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小儿肺部感染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的62例小儿肺部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肺部感染患儿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CPIS评分(4.01±0.48)分小于对照组(6.98±1.31)分,P<0.05。研究组氧合指数(296.76±23.43)mmHg高于对照组(262.16±22.15)mmHg,P<0.05。结论:小儿肺部感染若联合综合护理可以更好的降低患儿的CPIS评分,提升氧合指数,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部感染 纤支镜 肺灌洗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支镜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缓解时间均明显较短,肺功能相关指标和机体血气指标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纤支镜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神经纤维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主要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外显率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本文报道1例神经性维瘤患者的护理,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旨在提高神经性纤维瘤患者的护理安全。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气道管理 心理干预与疏导
  • 简介:目的观察降酶不同静滴速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降酶的最佳静滴速度.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静滴速度分别为10滴/min、20滴/min和30滴/min,输液时间分别为2.5h、1.25h和0.83h,以7d为统计界限.结果3组患者7d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B两组较C组降低更明显(P<0.05).A、B两组凝血时间(BCT)较治疗前延长(P<0.05),C组治疗前和与A、B两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血小板(PLT)粘附试验(PAdT)、PLT聚集(PAgT)、溶酶原(PLG)较治疗前A、B两组降低较显著(P<0.01),C组与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均对PLT计数、出血时间(BT)无影响(P>0.05).A、B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C组较A、B两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降酶静滴速度以20滴/min为最佳.

  • 标签: 降纤酶 静滴速度 急性脑梗死 血液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纤维支气管镜(支镜)术在应用于不同人工气道的中护理配合的方法。  方法 选择重症肺炎感染患者中的将342例有人工气道患者根据不同的人工气道分为A组经口气管插管,B组经鼻气管插管,C组气管切开,行床旁支镜治疗。 结果 三组病人均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干湿啰音减少,痰鸣音消失。  结论 行支镜术护理配合时,动作轻柔、慎重、敏捷、迅速及时的配合医师滴入麻醉、灌洗、止血注药,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 标签: 纤支镜,重症患者,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切术后自制体位支撑器在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1-202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科切术患者,共102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1例/组。对照组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自制体位支撑器体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平均体位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头位偏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19.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切术患者体位护理中,使用自制体位支撑器进行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 玻切术 体位护理 体位支撑器
  • 简介:胸膜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而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上大部分胸腔积液的病因通过胸水实验室检查,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影像学等检查能明确病因,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无法明确,从而延误治疗。胸腔镜可直接观察胸膜及肺表面病变,直视下活检取材,确诊率高;并能避开较大血管,减少出血概率。胸腔镜还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 标签: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 支气管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镜灌洗治疗对多重耐药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对肺部病灶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4l0例多重耐药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筛选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组,设置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支镜灌洗治疗),每组患者2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肺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纤支镜灌洗治疗 多重耐药菌 重症肺炎 肺部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80例,以其入院顺序,均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重症肺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绀、肺啰音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改善其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时间,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纤支镜肺泡灌洗 医护一体化护理 重症肺炎
  • 简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策略是尽早完全疏通梗死的相关动脉,使血流重建,恢复组织水平的血液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降低致死率,主要治疗手段是静脉溶栓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标签: 心肌梗死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切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切术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自我护理能力。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护理人员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切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基于微信平台 延伸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切术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有关持续性心房颤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病患的心理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诊的持续性心房颤病患 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 80例持续性心房颤病患全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持续性心房颤病患进行分组,给予其中 40例持续性心房颤病患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 40例持续性心房颤病患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持续性心房颤病患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持续性心房颤病患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明显;研究组与对照组持续性心房颤病患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永久性心房颤病患,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病人更好的恢复,生活上更多自信,术后复查,服药医从性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等。

  • 标签: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