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影像学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42例TNBC及504例NTNBC患者乳腺X线及MRI表现,两组X线及MRI检查中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NBC组病变最常见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12/25,48%)、圆形或类圆形(10/25,40%)、少钙化单纯肿块(17/28,61%).TNBC组MRI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结节状(22/27,82%)、边缘光滑(11/27,41%),T2WI序列呈高信号(5/27,18.5%)、环形强化(8/27,29.6%)、TIC呈速升速降型(20/32,6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X线肿块边缘及肿块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在肿块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TI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MRI检查中,如肿块边缘光滑,出现环形强化,TIC呈Ⅲ型,ADC值较高,结合乳腺X线检查所见,其对诊断TNBC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部舌下神经鞘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结果颈部舌下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与其他神经来源颈部神经鞘瘤一样,表现为肿瘤包膜完整,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均匀,边界清晰,部分可在肿瘤长轴端看见梭形高回声,肿瘤内血流不明显或仅有稀疏血流。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别位于肿瘤内外侧,肿瘤紧贴颌下腺,位于颌下腺外侧或下方,在二腹肌上方。结论了解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解剖关系,可提高超声对舌下神经鞘瘤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舌下神经鞘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表现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不断深入,对干细胞在体内机制不断了解研究, 21 世纪在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了干细胞制剂进入临床运用,为传统医药无法治疗和控制疾病,提供了新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作用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 简介: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HCNs)是一种较为特殊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目前对该肿瘤研究已到了分子水平。HCNs女性多发,临床上一般认为该肿瘤良性者更具侵袭性及潜在恶性倾向,恶性者有较高转移率和预后差等特点,对HCNs治疗也存在争议。目前术前诊断HCNs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而近年来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上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本文总结对HCNs认识现状及超声对该肿瘤研究进展,以进一步加深对HCNs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嗜酸性细胞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 21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急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 (90.7±1.9)分,与对照组 (75.2±2.4)分相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急救时间为 (31.5±3.6)min,惊厥消退时间为 (2.8±0.5)min,高热消退时间为 (2.5±0.4)h,住院时间为 (5.8±1.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促进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程度提升,值得在深入探讨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5年 8月 -2018年 6月)收治 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行超声检查,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从而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病变大小为 0.4-5.5cm,平均直径为( 1.86±0.5) cm。按照其直径大小分类统计,< 2cm有 7个, 2-5cm有 3个,> 5cm有 1个。其组织学种类为导管内癌 3个、浸润性导管癌 4个、浸润性乳腺癌 4个、浸润性特殊癌 1个;不同类型间毛刺、强回声晕以及后方回声衰减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而浸润性乳腺导管内癌导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 P< 0.05)。结论:乳腺癌病理组织与超声图像表现间有一定相关性,因而肿瘤超声形态可提示乳腺癌组织学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分级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67例艾滋病(AIDS)并PCP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AIDS并PCP患者典型肺部影像学表现为:以两侧肺门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展以及中、下肺野呈弥漫性网格状影,部分病变可相互融合成斑片状阴影或呈“磨玻璃样”、“地图样”、“碎石路征”等改变,病变以间质性炎症为主。少数患者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结论:胸部DR及螺旋CT扫描是AIDS并PCP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密度以及其细微结构。双肺磨玻璃影、网状影、碎石路征等为AIDS合并PCP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炎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目的:观测正常新生儿脑容积,为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提供正确CT解剖数据。方法:从行颅脑CT扫描新生儿中选取42例无异常发现者CT图像进行测量,利用容积测量软件,用等灰度法均匀涂布所选区域,测量项目为脑容积9项。结果:获得新生儿脑容积9项指标的平均值,全脑容积(419.15±5.33)cm3,左侧大脑半球容积(187.62±2.91)cm3,右侧大脑半球容积(187.61±3.38)cm3,左侧小脑半球容积(17.15±1.05)cm3,右侧小脑半球容积(16.99±o.85)cm3,左侧侧脑室容积(3.76±0.07)cm3,右侧侧脑室容积(3.75±0.08)cm3,第三脑室容积(0.22±0.01)cm3,第四脑室容积(0.24±0.01)cm3,左右大脑半球容积、左右小脑半球容积及左右侧脑室容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SCT可准确测量正常活体新生儿脑容积,从影像学角度认识正常新生儿脑容积解剖。

  • 标签: 新生儿 脑容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摄影测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130例超声介入治疗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患者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超声介入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肿瘤。随着影像技术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脏FNH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迅速,医疗卫生领域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潮流。简述了医疗卫生系统中数据资源现状,分析了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医药产品研发效率、疾病监控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数据 医疗卫生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 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 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 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 100%,对照组为 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上,相对于 X线, CT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清晰显示出小病灶状态和内部结构,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医疗环境治安因素给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医院正常秩序都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迅猛发展,各种民营医院、私立诊所、合资医院激增,随之而来“医托”、“号贩子”、盗窃、“医闹”以及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新生婴儿丢弃、遗失等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医疗机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医院安全防范成了社会关注焦点,安防监控系统成为医院安全建设中不可或缺手段。

  • 标签: 医院安全 安防监控 技术手段
  • 简介:巨淋巴结增生症又名Castleman病(Castlemandisease,CD),是一种非常少见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1]。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9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2~68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巨淋巴结增生
  • 简介:肺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约占癌症总死亡率1/3。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术后复发、放化疗失败及肺内多发病灶肺恶性肿瘤患者,消融治疗因其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微创、可反复多次治疗病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肺恶性肿瘤消融治疗现状与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冷冻消融 微波消融 激光消融
  • 简介:目的:分析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23例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资料,以及X线、CT、MRI表现。结果:23例中,20例单发,3例多发。其中胫骨11例,股骨5例,肱骨4例,腓骨、桡骨、尺骨各1例。影像学特点为髓腔内密度或信号异常改变、起源于骨皮质内缘骨质破坏及骨髓水肿、线状或层状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和肿块。结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能提高对该病认识。

  • 标签: 长骨 嗜酸细胞肉芽肿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超声造影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ICC患者临床、常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动态资料。结果32例ICC患者共34个病灶。超声造影在时间上分布特点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增强方式;空间上分布特点有3种类型:20个(58.8%,20/34)周边环状高增强向内充填型,5个(14.7%,5/34)整体均匀增强型,9个(26.5%,9/34)周边环状高增强不向内充填型。结论ICC在超声造影上具有特定增强方式,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