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双岐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泻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蒙脱石散单用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双岐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显效35例,占70%;有效13例,占26%;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6例,占52%;有效17例,占34%;无效7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用时,粪常规、大便恢复正常用时,腹痛、呕吐缓解用时经统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腹泻患儿,应用双岐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采用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接收的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对两组腹泻严重程度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在腹泻未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90%,同对照组的57.5%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消失时间、消化不良消失时间以及呕吐消失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而退热时间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过程中,应用双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方案,不仅能够降低腹泻发生率,同时也可以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肺炎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右胸切口与左胸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分为甲组(n=28),施以右胸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乙组(n=28),施以左胸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淋巴清扫数目多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右胸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能彻底清扫淋巴结;但针对于高龄且体质肥胖者,左胸二切口入路因手术出血少,宜选。

  • 标签: 右胸三切口 左胸二切口 胸中段食管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种免疫检验方法对抗HIV检测的可靠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份HIV血清和100份正常志愿者的血清,对其分别实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种不同免疫方法的检验。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结论在对抗HIV血清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金免疫层析试验,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最不好。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检测抗HIV 结果可靠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种化疗方案治疗后的生存期。方法筛选本科室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69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均为23例,A组采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方案,B组采用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C组采用草酸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对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60.9%、65.2%、60.9%,B组略高于A组、C组,但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的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对比中,B组(17.4%)<A组(26.1%)<C组(52.2%),差异显著(P<0.05)。对比组患者6个月、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种化疗方案治疗后的生存期无明显差异,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较低,为最佳化疗方案。

  • 标签: 晚期胃癌 化疗方法 治疗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科护士多媒体运用掌握情况,为临床工作中更好的进行培训提供支持。方法2017年5月12至5月30日,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甲专科医院产科护士一般资料、对多媒体制作相关知识自评状况、参与多媒体使用的情况、多媒体运用程度四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大多数的护士表示多媒体制作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多媒体的制作水平的自我评价普遍偏低。2多媒体在临床运用广泛常用于病案讨论,用于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健康教育均达到50%以上。3多媒体制作大多以文本形式配以图片为主,对图表、动画、音频的使用不足50%。结论产科护士的多媒体制作与运用水平总体不高,而为了能提高使用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只有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熟练的操作多媒体系统,才能提高使用效果。管理者应对产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 标签: 产科 护士 多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为2.71±0.87分,对照组为4.37±1.54分,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7±2.71d,对照组为15.27±3.48d,P<0.05。结论单纯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提高原发性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时使用卡地洛和替米沙坦或吲达帕胺的效果。方法收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8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卡地洛联合吲达帕胺,观察组用药方案为卡地洛联合替米沙坦,将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卡地洛和替米沙坦或吲达帕胺均能够使患者获得理想疗效,但卡地洛与替米沙坦的联合用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顽固性高血压 卡维地洛 替米沙坦 吲达帕胺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运用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医效和治疗机理。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70病例作为研究资料。并将7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西沙比利片服用,实验组给予仁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病主要症状,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9%。实验组促胃动素、促胃液素水平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用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良好,明显缓解病症,促进促胃动素、促胃液素的产生,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三仁汤加减 湿热内蕴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烯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白烯受体拮抗剂诊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继发肺间质纤维化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全反式推甲酸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中使用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全反式推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效果
  • 作者: 刘松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02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 简介:目的:对血管压迫性叉神经痛责任血管显示的诊断中探讨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血管压迫性叉神经痛的MRI诊断作为主要方向。选取我院中接受治疗的叉神经痛患者为样本,从中选取50例进行详细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MRI平扫头颅,并采用高分辨的3D 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桥小脑角区,扫描完成后分析结果,并结合是极其情况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责任血管,同时根据跟踪手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期间,均明确责任血管,其中部分处于左侧,另一部分处于右侧,分别有29例和21例,所有患者中未发现双侧病变情况。责任血管分布情况主要是椎动脉2例、小脑下后动脉4例、小脑下前动脉11例、小脑上动脉33例。结论:针对血管压迫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RI高分辨的序列检查方法即3D TOF和3DFIESTA能够对责任血管清晰显示,不仅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引导,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MRI;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叉神经痛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叉神经痛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各45例,将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8.33±1.23)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研究。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三叉神经痛 心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标准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Hp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腹部疼痛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586,95%CI=(0.508,0.664);观察组对照组R=0.414,95%CI=(0.353,0.475),两组患者无可重复区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联疗法治疗老年的Hp胃炎患者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标准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胃炎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酚与卡孕栓在宫腔镜术前应用软化宫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Ⅱ、Ⅲ组,Ⅰ组48例患者术前用间苯酚软化宫颈,Ⅱ组48例患者术前用卡孕栓软化宫颈,Ⅲ组48例患者术前用间苯酚联合卡孕栓软化宫颈,对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术中漏水率低于Ⅱ组(P<0.05),扩宫时间短于Ⅱ组(P<0.05),视野清晰度高于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手术时间、扩宫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Ⅰ组和Ⅲ组术中漏水率、视野清晰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术前,间苯酚的应用对软化宫颈有利,且具有良好安全性,效果优于卡孕栓,且与卡孕栓联合应用并未提高疗效。

  • 标签: 宫腔镜术 间苯三酚 卡孕栓 软化宫颈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嗪对其治疗效果。方法样本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梅毒患者,遵循无差异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嗪患者,对照组患者为苄星青霉素患者,每组4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差异较大,并且从数据差异上分析,观察组较佳(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嗪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双歧联活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肺炎患儿,实施对症支持治疗,统计腹泻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将发生腹泻的患儿给予双歧联活菌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儿中共有40例发生腹泻,发生率为22.22%,发生者年龄明显低于未发生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P<0.05),发生者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继发腹泻的患儿经过双歧联活菌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等,且经双歧联活菌治疗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肺炎 腹泻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比亚芬与黄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辅助性放疗后产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比亚芬软膏外涂,实验组予以黄膏外涂,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天数、3d后创面大小和治疗14d后效果。结果组间治疗后实验组的愈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d后创面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3d后创面大小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14d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膏对于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亚芬,且创面愈合时间短,病人所受痛苦小,更有利于放疗的进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比亚芬 三黄膏 乳腺癌放疗 放射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8周时,两组VAS评分均远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药物卡马西平相比,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效果更佳,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

  • 标签: 奥卡西平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