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改善方法。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加强护理、临床、检验等多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进而实现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结果通过对本次研究讨论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含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结果质量指标;6个二级指标,主要包含人员、设备、标本采集、检验报告、制度、临床反馈等6个方面指标。结论构架科学、有效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 危急值运行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血液疾病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检查的血液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联合检验与单纯血小板参数检验方式相比,前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我们临床运用。

  • 标签: 血液疾病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E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9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收集年龄、生育史、停经时间、计划生育手术史等相关资料,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EP的关系。结果本组89例EP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史71例(79.8%),无计划生育手术史18例(2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开腹手术治疗的72例EP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发现输卵管异常61例(84.7%),输卵管通畅11例(1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发现输卵管妊娠65例(90.3%);其它7例(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EP发生的关键因素,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积极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必能降低EP发生率。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异位妊娠 输卵管不通 节育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此段时间内ICU收治的13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30例中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ICU感染控制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实施预见性护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ICU感染控制中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可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重症患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02例,随后分为中药配方组(151例)与中药饮片组(151例)。其中对中药配方组患者采取免煎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而对中药饮片组患者采取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费用较高,但是在管理方面,使用方面,质量方面等具有多种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 临床应用 优势 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在我院接受细菌检验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符合阴道炎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进行PCR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P<0.05);同时PCR检验法对加特纳菌和棒状杆菌的检验准确性较细菌培养法显著要高(P<0.05)。结论PCR检验法相比于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PCR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90例血常规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采集后对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WBC、RBC、HGB、PLT等各项指标分析,乙组的各项指标低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末梢血和静脉采血对结果影响小,末梢血的检查指标不如静脉血准确,因此建议在分析阶段选择静脉血。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接收的88位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康复效果、护理后Barthel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改善,护理后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3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8例,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组20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通过对照两组患者平均手术的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的时间,发现治疗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治,采用腹腔镜的诊治方法能够起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80例,按照其自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患者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几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几率为12.5%,而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几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5%;观察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诱发因素较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失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靖西县肺结核病流行情况,为下一步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靖西县2002-2011年疫情报告肺结核病进行分析。结果靖西县10年共报告肺结核病7296例,患病率120.17/十万。结论靖西县肺结核病高发人群为青壮年及老年人,提高及时发现率及规范治疗患者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初级阶段。系统分析现代科学及西医影响下的近现代中医发展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慧博士在“略论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影响”、论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与中医发展”等有关论文中,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中医方剂、中医病因病机等角度首次全面系统论述了近现代西方科学文化及西医影响下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

  • 标签: 中西医 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用抗炎、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该疗法临床疗效。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喘息、胸闷等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92.6%)优于对照组(70.4%)(χ2=4.418,P=0.036<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疗法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改善症状及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硫酸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喷雾剂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手术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2月,以PKP治疗患者110例,调取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效者80例,未见无效者;显效者疼痛遗留率、伤椎部位活动受限率低于控制者,显效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年龄、术前VAS评分、术前伤椎Cobb角、住院至手术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较好,但有必要及早手术。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增生症 脊柱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表现。方法对3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检出的左房扩大者22例,心电图检出典型左房扩大者5例,双侧心房扩大者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直接呈现二尖瓣瓣叶增厚和变形、活动异常、瓣口狭小、左房扩大,并可检查左房内有无血栓形成、瓣膜钙化以及估算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紫衫类及蒽环类一线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收集本科室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紫衫类及蒽环类治疗后出现进展后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d1、d8,静脉滴注;顺铂30mg/m2,d2-4,静脉滴注,3周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结果CR0例,PR9例,SD12例,PD9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长春瑞滨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选择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实验组患者接受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和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h、1d和3d的VSA疼痛评分都要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50)。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帕卡因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阻滞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 标签: 罗帕卡因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80例骨伤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伤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骨伤患者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和行为危险因素,探讨防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本镇死亡人口情况,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全镇抽取345名村民作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与结论对慢性病的防治重要性,努力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 行为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沙比利联合氏保赤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36例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和氏保赤丸口服治疗2周,36例对照组给予非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腹部按摩及定时排便等),疗程结束时比较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明显好于对照组69.4%。结论西沙比利联合氏保赤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西沙比利 王氏保赤丸 功能性便秘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