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三房心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0.1%~o.4%,典型的三房心一般指左型,右型少见[1,2].随着临床无创检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报告的三房心病例逐渐增多[3~5],安徽省也累计文献报告病患数例[6~9].笔者2007年11月通过超声多普勒诊断,发现左侧三房心合并风湿性瓣膜病变1例.现报告并结合复习文献讨论如下.……

  • 标签: 例文献 合并风湿性 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23例,依据Masaoka分期对其实施划分,即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分别为5例、12例、5例和1例。结果术后发生危象为3例。对患者实施2年随访,患者术后病情显著改善为17例,比例为73.91%;疗效差或无变化为6例,比例为26.09%。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对其采用胸腺瘤扩大切除术予以治疗,效果确切,应及早适时手术。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胸腺瘤扩大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规范化护理对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重症肌无力患者共计89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45例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75.56%,且试验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运用规范化护理对危象并发症及预后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较高的痊愈概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预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重症肌无力 危象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症肌无力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清指标、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呼吸肌耐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高于对照组,而肌无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白介素-18(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既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清指标,又可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共收治危重重症肌无力患者81例,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三组,各组27例,分别行免疫球蛋白治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血浆置换治疗。对各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三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在危重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颇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冲击 血浆置换 危重重症肌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1例脑梗塞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及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得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AM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恢复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水平。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塞 偏瘫 失语 肢体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共计15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共计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我院2010年4年至2011年8月诊治血循毒蛇咬伤致肢体肿胀过程中爱脉朗的作用。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施治,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爱脉朗治疗。结论在血循毒蛇伤治疗过程中,早期使用爱脉朗有加快蛇伤肢体肿胀消退的作用。

  • 标签: 血循毒蛇咬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 爱脉朗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康复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病患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例,选取66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实验。探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参照组行基础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护理效果,可发现探究组的病患上肢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42.45±6.67)与下肢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29.78±4.59)较参照组(37.13±4.46)和(23.16±3.97)都更高,表示探究组病患的肢体功能康复更佳;探究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3.94%)也都高于参照组(84.8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病患中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改善病患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并且病患更满意。此种护理模式效果优异,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和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针灸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运动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组采用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瘫痪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明显增大,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分别是(21.22±5.14)、(23.62±5.11),对照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分别是(13.49±4.48)、(16.61±4.00),两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操作后,对于改善患者的瘫痪肢体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针灸理疗 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 瘫痪肢体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及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虽然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肌肉恢复情况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需要得到积极有效的护理才能更快恢复,对其采取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所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ADL评分,提高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规范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的资料,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在入院前后进行肌力测试,出院后的情况优于入院的时候的肌力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提升40%,患者通过肢体康复训练后,肌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检测情况明显优于进行康复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规范康复训练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合适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肌力情况,促进自理能力提升,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3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患者的ADL评分(26.8±6.2)分,护理后ADL评分(16.8±5.2)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消肿散瘀酊涂擦对肢体创伤后早期肿胀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84例肢体创伤病人采用自制消肿散瘀酊配合传统的药物消肿与单纯药物消肿1周内消肿情况作比较。结果用自制消肿散瘀酊涂擦者一周内消肿情况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消肿。结论自制消肿散瘀酊涂擦在消肿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消肿散瘀酊 肢体创伤 早期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2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康复干预组在发病24-48小时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中医针刺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康复锻炼,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康复干预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出血 偏瘫 肢体功能 中医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