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何选择计量属性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和相关及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试从企业所有权、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角度来论述。

  • 标签: 会计政策选择 经济后果 外部性
  • 简介:从2015年教育部对部属高校所属企业开展的国有资产专项检查可以看出,当前政府管理层对高校经营资产管理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从高校经营资产风险管理的目标出发,揭示目前高校经营资产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根据中央有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探讨高校经营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机制。

  • 标签: 高校 经营性资产 风险管理
  • 简介:树立立足于风险及其控制的工作理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富有建设的内控制度评审上,从对事后的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评价转变,提高内审监督的效能。从“监督主导型”走向“服务主导型”,内审可通过“参与式”审计来实现这一职能,即内审人员不是以“警察”的身份去被审

  • 标签: 中央银行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 有效性 风险控制 计算机辅助审计
  • 简介: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这是我国继引进监事会制度后又一个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众所周知,局囿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监事会已形同虚设,未能充分发挥其预期的公司治理功能。那么,审计委员会这一强制制度变迁是否会重蹈覆辙呢?其有效又如何呢?

  • 标签: 审计委员会 强制性制度变迁 上市公司治理 中国证监会 公司治理结构 预期
  • 简介:本文以2005-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融资可获对企业恶性增资行为的影响。研究首先发现,更强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将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发生恶性增资行为的概率;进一步以上述样本中仅发生恶性增资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更强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显著加深了上市公司发生恶性增资的程度。上述发现对于理解企业信贷融资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银行贷款 融资约束 恶性增资
  • 简介:公益捐赠资金是社会的爱心人士或组织为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所捐助的用于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教育、文化、环保等方面的资金,它为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和构建合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近期审计发现,公益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还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纠正和整改。

  • 标签: 公益性捐赠 资金 管理 社会公益事业 公共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
  • 简介:文章在合规性理论的框架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决定因素。基于2003年到2006年沪深两市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1)国有控股股东在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尤其以国家股股东最明显;(2)董事会规模是改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3)独立董事、监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轻和高学历的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为认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政策依据。

  • 标签: 合规性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 简介: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来实现的.保持独立是实现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是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然而,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特殊环境出发,研究实现内部审计独立的两个途径--组织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

  • 标签: 内部审计 独立性 客观公正原则 审计部门 审计人员
  • 简介:“内部往来”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借贷等各种经济关系所产生的经济往来。财政部统一设置的会计科目中不包括“内部往来”这一科目。二级单位较多的大中型企业(股份制企业除外)财务核算中设置这一科目(科目编码可自行编制),有着较强的实用

  • 标签: 企业 会计科目 内部往来 财务核算
  • 简介: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中指出,“重要”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诸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可视为会计报表中包含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整体理解的“16界点”。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用《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而要适当地运用重要原则,首先要正确认识审计重要、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的审计理论中,一般都这样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和审计证据之间为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水平越高,所需审计证据越少,反之亦然;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也为反向

  • 标签: 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 会计报表 审计证据 使用人
  • 简介: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我国军队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效益是其审计必然的发展方向,二者相融合更甚于二者相区别。文章试图在必然分析和难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增加效益目标,提一点拙见。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效益性 目标
  • 简介:我国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2007年3月底,我国民营企业达到504.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663.4万人,总产值达到31855.1亿元,进出口总额663亿美元,上缴税收总额3495.2亿元。从税收方面看,2001年,我国民营企业缴纳的税收额已占税收总额的36%,成为第一大税收来源,并且比重逐年增加;从经济总量看,2003年,我国民营工业的增加值已达到21637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2.7%。目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加强内部监督和治理,建立对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监管和评价的有效机制,以查错防弊、防范风险,促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效率提高成为必然。

  • 标签: 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经济增长速度 进出口总额 工业增加值 税收总额
  • 简介:流动风险管理对于金融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财务公司是隶属于企业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本文立足财务公司的特殊,提出了财务公司流动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同时认为积极的流动风险管理策略有利于促进财务公司战略发展.

  • 标签: 流动性风险管理 财务公司 战略发展
  • 简介:2001年中天勤事发后,相关的监管政策导致审计师在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的同时,需要承受来自客户的更大压力。在监管政策带来的双面夹击下,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将朝着哪个方向移动?采用1999至2002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在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之后,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明显下降,同时,审计师对于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采取了差别报告策略。总体看来,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是下降而不是上升了。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审计意见决策的谨慎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小所的下滑幅度要快于大所,本地所要快于非本地所。本研究为理解监管政策在形成审计意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帮助。

  • 标签: 监管政策 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 审计师谨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