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替比夫(LDT)序贯疗法对干扰素-α(IFN-α)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耐药性及其对血清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经IFN-α治疗24周的HBV-DNA水平下降〈10~2U/mL、HBeAg持续阳性CHB患者43例资料(观察组),给予LDT序贯治疗120周;另选同期HBeAg阳性CHB患者43例资料(对照组),给予初始单用LDT治疗12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或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的差异,并分析HBsA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0周时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的总发生率为62.79%高于对照组为34.88%(P〈0.05);两组HBeAg血清转换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10例)治疗不同疗程后HBsAg水平与基线比较,HBsAg水平随着疗程延长逐渐下降;治疗48周与基线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与基线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在治疗96周后出现HBsAg阴转;两组患者中44例HBeAg持续阳性患者耐药10例(其耐药率为22.73%),其中对照组7例占16.28%,观察组3例占18.75%,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FN-α疗效不佳患者,采用LDT序贯治疗120周的总有效率优于初始LDT单药治疗,HBeAg血清转换者长期抗病毒治疗有获得HBeAg阴转的可能;但对HBeAg持续阳性者,在后续LDT单药治疗中仍有发生耐药的风险,需考虑进一步优化治疗。

  • 标签: 替比夫定 序贯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应答不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90例2020-02至2021-12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例)、对照组(n=45例),术中静脉泵注镇静药分别为右美托咪、咪达唑仑,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结果:①于术前1d(T0)、术后7d(T3)时,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P>0.05);手术结束时(T1)、术后1d(T2)时,观察组MMSE评分较高(P<0.05);②术前1d(t0)、麻醉后(t1)、术后7d(t5)时,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切皮后20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d(t4)时,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L)-1β、1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右美托咪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控制炎症因子水平分泌效果更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CHB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和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耐药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的ALT复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12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36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用治疗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恩替卡韦初始单药治疗早期患者可出现ALT复常和HBV-DNA转阴。

  • 标签: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来我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 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均于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苏醒期发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镇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苏醒期躁动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

  • 标签: [ ] 七氟醚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腹股沟疝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右美托咪与依托咪酯对胃癌患者全麻醉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其对感染发生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0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辅助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联合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的心率、血压值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以及用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时间点与拔管时间点的心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为16.00%(P〈0.05),感染的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为24.00%(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与依托咪酯联合诱导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的血压的稳定、感染的发生和镇痛效果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胃癌根治 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全麻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片对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桂枝汤加味 枸地氯雷他定片 营卫不和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经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育龄女性患者治疗方案的持续疗效性、病毒学耐药率/突破率、胎儿安全性等优劣性,为临床医师为该群体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充实的理论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拉米夫/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且有意愿生育的年轻女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原来的抗病毒药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照组患者停用原来的抗病毒药,改用替比夫,分别于治疗12、24、48周后对各组随诊1次,每次复查并记录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E抗体定量、乙肝病毒YMDD变异等。若患者日后妊娠,则统计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时的一般情况以及HBsAg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12周时HBVDNA定量低于检出限、HBeAg转阴、HBeAg血清转换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24周和第48周的HBVDNA低于检出限、HBeAg转阴、HBeAg血清转换的病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8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生的新生儿在胎龄、胎儿体质量及Apge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扰素强化治疗达到停药标准后进行妊娠,可以减轻患者长期服药的费用支出以及克服服药妊娠的心理负担,�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育龄妇女 治疗方式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