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治疗中心境稳定剂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60例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精神障碍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心理治疗,实验组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对比两组攻击行为、情绪激动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攻击行为、情绪激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障碍 心境稳定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精神科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对降低其安全隐患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诊断、治疗并护理的老年精神科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联合安全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老年精神科患者实施安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护理意外事件的风险,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安全护理 老年 精神科 安全隐患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精神经疾病类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病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指标观察。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区别。结果 两组患者的WHQOL-100量表评分表明两组患者的实评分不同且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病患者采用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的干预、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能够使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改善。

  • 标签: 精神疾病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状态以及对其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实际护理效果。方法:案例选取的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医院所接诊的120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并且将其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和分析,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并且针对护理工作开展之前的患者情况作为对照组,将护理过后的效果作为观察组,开展对比工作。结果:针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确实相较于护理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异对比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疾病 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护理中一个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精神病的患者,采取抽签的模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及试验组,对照组治疗中接受一般性护理,试验组还加入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的病情恢复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强调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精神病 护理干预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诱因。方法:随机从社区中选出 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再从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出 6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进行人际反应的测试,利用人际反应测量表。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共情能力相关因素的测量,利用社交孤独调查表、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精神病患者社会能力调查表以及阴性症状评估表等。结果:在经过对回收问卷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在人际反应的测试中,对照组总分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并且总分散度要低于研究组。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学历及阴性症状与其共情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人际反应测试结果和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的测试结果呈现正向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感缺陷,其共情能力较差,自尊水平不足,同时缺乏自信心,对社会活动有较高的回避性,情感孤独,这些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心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用于精神科 MEC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3年 9月至 2015年 8月精神科接收的实施 MECT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68例,随机从 0-67编号,对照组: 0-33号(常规护理),研究组: 34-67号(舒适护理)。比较不良情绪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接对照组高, SAS、 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P< 0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接受 MECT治疗期间,予以其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缓解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MECT治疗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一些旧的社会偏见、歧视和社会不公正待遇,使得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承受沉重的精神负担,使患者感到疾病对生活的威胁,特别是因为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这对精神病患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病 恢复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随着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维持治疗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维持治疗是精神病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一种形式,它通过门诊和随访,促使患者的精神状态逐步向正常方向转化,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和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药物维持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访分析 精神症状 自知力 门诊医疗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及自尊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护理及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社会技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训练前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干预组在职业和工作、父母职能、婚姻功能、社会性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生活自理、兴趣与关心、责任心与计划方面比训练前分值明显降低,且这些指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出院1个月后自尊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〇.〇l)。结论社会技能训练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康复,使病人更有自信,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训练 自尊
  • 简介:1精神病药及其合理应用原则1.1抗精神病药的发展历史回顾回顾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Drugs)取得重大的发展,其研制和上市的品种层出不穷.表现在50年代的氯丙嗪;60年代的氟哌啶醇、氟奋乃静、硫利达嗪、奋乃静;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氯氮平;90年代的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21世纪初,阿立哌唑抗精神病药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模式.抗精神病药按作用靶位、化学结构分为经典(1代)和非经典(2代)药.

  • 标签: 合理用药 精神科疾病 圆桌会议 抗精神病药 21世纪初 纪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氮平用于急性期精神病中的价值。方法: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期精神病病患 72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 2组。试验组用奥氮平,对照组用氯丙嗪。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1.11%,比对照组 33.33%低, 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 94.44%,比对照组 77.78%高, P< 0.05。结论:于急性期精神病中运用奥氮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不良反应 急性期精神病 疗效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呈现,帕金森病、阿尔采默病、脑卒中、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迄今的研究仍未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学突破和研发理想药物的瓶颈。近年来基于神经一胶质网络系统研究的进展,使得传统神经药理学的基础受到严峻挑战,高度集成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科学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正在逐步揭示神经一胶质网络调控系统在重大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解密脑功能和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契机。

  • 标签: 神经精神药物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药理学 网络调控 人口老龄化 阿尔采默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