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并经复位治疗痊愈的BPPV患者1046例。所有患者于2015年12月进行随访以了解预后状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PPV多见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女男比例为2∶1。②BPPV复发率为27.2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伴有梅尼埃病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不伴有梅尼埃病患者的15.567倍(P<0.001);有偏头痛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没有偏头痛的患者的3.003倍(P<0.01);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分别是不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的1.554倍和1.457倍(P<0.05)。结论BPPV多见于中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半规管中后半规管型BPPV占绝大多数。梅尼埃病、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可能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介于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低通透、可选择通过的特点,正是由于该特点,血脑屏障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维系脑的稳态起重要作用,保护脑免受病原生物、毒性分子甚至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侵扰;另一方面,却阻碍了可能的治疗分子入脑,成为CNS疾病治疗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 标签: 血脑屏障通透性 腺苷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系统 选择性通过 生理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痴呆分为VaD组和非VaD组,所有患者同时进行P300和EEG检查,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考核其智能,比较P300潜伏期的延长率和EEG异常率在VaD组和非VaD组患者间的差异,分析患者P300潜伏期与MMSE得分的相关,以及EEG改变与VaD患者痴呆程度的关系。结果VaD组和非VaD组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率分别为74.2%和6.7%,两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P〈0.01),患者P300潜伏期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VaD患者EEG异常率达75%,而且患者EEG改变愈明显,其痴呆愈严重。结论P300潜伏期与EEG均可以作为VaD患者诊断和考核疗效的客观指标;对VaD患者同时进行P300和EEG检查可明显提高VaD患者的检出率。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开颅术后顽固皮下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并动态复查头颅CT,了解积液引流吸收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在治疗1周内明显改善,头颅CT示皮下积液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随访1~2个月,无一例病人发生感染或复发,头皮贴合良好。结论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皮下积液,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 标签: 皮下积液 顽固性 引流术 静脉留置针
  • 简介:妊高征脑出血临床少见,其起病急,发病迅速,抢救不及时使产妇致残,甚至死亡.我院自199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对13例妊高征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妊高征 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尽管睡眠障碍在精神疾病中非常常见,但它常常被当作精神疾病的二级症状,认为对其主要精神疾病的治疗才是缓解睡眠苦恼的最可行办法。事实上,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言,采用针对睡眠紊乱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本文将论述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睡眠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和相关治疗问题。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障碍
  • 简介: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癫痫已多有文献报道.而由非酮症单纯高血糖所引起的癫疴发作则鲜见论述。我院自1996年2月-2006年8月诊断、治疗非酮症高血糖癫痫患者3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酮症性高血糖 糖尿病性癫痫 临床分析 癫痫患者
  • 简介:不寐(非器质失眠症)诊疗方案是针对不寐患者的全部诊治过程,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具有较好的依从,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寐 中医 诊疗方案
  • 简介:慢性进行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定位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临床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治疗 亨廷顿舞蹈病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抽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278名,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nterpersonalComprehensiveDiagnosticScale,ICDS)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CompetenceQuestionnaire,ICQ)为测评工具,对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学历、实习时间的临床实习护生人际困扰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护生人际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教育干预,开展人际关系教育时要充分考虑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差异。

  • 标签: 实习护生 人际关系 人际困扰 人际交往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术(spinalcordstimulation,SCS)治疗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4例CRPS病例,其均经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转归。结果病人术后VAS评分平均降低5.4,3例病人疼痛缓解大于5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SCS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CRPS。、

  • 标签: 疼痛 神经病理性 脊髓电刺激术 疼痛综合征 复杂性区域性 预后
  • 简介:患者,女,19岁,因自觉前额部无明显诱因疼痛伴前额部包块三月入院。近半月来疼痛加重,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入院后行颅脑CT平扫示额部正巾颅骨局限性破坏,颅内未见异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前额正中可触及约3.5cm-4.0cm包块,质地中等,高于皮肤约0.6cm,边界较清楚,无压痛,余未见异常。

  • 标签: LANGERHANS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症 CT检查
  • 简介: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 简介:目的总结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153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锥颅软管穿刺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以及组合方式治疗。结果术后存活142例,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4例,Ⅱ级36例,Ⅲ级43例,Ⅳ级29例,Ⅴ级10例。死亡1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选择,无需拘谨于单一手术方式,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Hey对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浆Hey水平,同时记录人院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血压及血糖。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He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其中病例组患者高Hcy的比例(41%)明显高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Hey与正常血压、正常血糖的患者的Hey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758及0.615);高Hcy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Hcy患者的NIHSS评分(P=0.037),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ey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OR:4.02,95%CI:2.33-10.24,P=0.007)。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危险增加有关,并且增加其严重程度。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总结我院近1年来救治弥漫轴索损伤(DAI)38例病人体会,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男28例、女10例;年龄10~70岁,平均34.2~65岁.受伤方式:车祸32例,坠落5例,跌伤1例.

  • 标签: 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救治 CT MRI 临床表现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