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分布规律探讨'伏毒'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NSCLC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肺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4例NSCLC患者中,CTC阳性检出率达93.86%(CTC≥1个/3.2ml,107/114)。Ⅰ期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比较,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之间两两比较,CT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79,P=0.003),即CTC计数与临床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CTC在肺癌各期患者中均有高分布,其计数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具有负相关性;CTC与中医'伏毒'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肺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成为预防早期术后转移的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分期 伏毒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102例老年RE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各51例.结果:①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PSQ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结论:在老年RE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睡眠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护理干预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心理,促进其康复进度,且有效地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妇科疾病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作者简介钟小兰(197110-),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三台县),学位硕士,职务,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高血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以下简称为“药物胶囊”)以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临床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从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且经确诊为UAP病患共计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另施以药物胶囊。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后疗效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佂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为29(6744%),总有效率为41例(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14例(3256%),总有效率34例(7907%)。观察组NO(5870±635)μmol/ml,SOD(9730±864)NU/ml,显著高于对照组,(5149±517)μmol/ml,(8668±804)NU/ml。而治疗之后观察组,ET(4049±264)pg/ml,MDA(416±064)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5902±253)pg/ml,(675±069)nmol/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之后各项指佂数据上均明显发生相应好转。结论该类胶囊药物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的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中西医结合 UAP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水过多导致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名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羊水过多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急救护理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参照组患者(68.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用急救护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羊水过多 产后出血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生化检验,就结果与同期收集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ASTm、ADA、GIDH、AFU、NAC、LAP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PAB)相对降低。结论加强生化检验项目监测,对早期诊断肝硬化疾病意义重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中医病因探析 疾病诊断 生化检验项目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