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中国音乐在历史上的传播与交流,在认识上,首先应从更宽的角度把握“多民族、大一统”这一基本历史文化特征,确定完整的“中华民族音乐”概念。本文的论述,涉及到中国音乐历史上传播、交流具有的“内外兼具”、“东西南北、共生共荣”特点,从“共生文化系统”的角度,分析在传播、交流中形成的“两大流向”及其特征:先西而后东的外部特征;由北而南、由南而北的内部特征。对于近代在中西音乐的传播、交流中形成的“双文化”现象,笔者一直主张文化建设是一种主动选择,无论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的今日,如何作出新的文化上的主动选择,都将影响到新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 共生文化系统 “双文化” 主动选择
  • 简介:随着新时期的音乐听众的声乐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声乐教育中也逐渐面临着转型的现实要求,在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更加的关注。本文试图针对上述问题和现状,进一步探讨现代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声乐教育观念、声乐教育方法、声乐教育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声乐教育 民间文化 传统文化 教育资源
  • 简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音乐文化,它沐浴着马列主义的阳光雨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洗礼,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关怀和培植下,茁壮成长,这就是中央苏区的革命音乐文化。中央苏区革命音乐文化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

  • 标签: 中央苏区 音乐文化 革命音乐 苏区文艺 共产主义思想 苏维埃政府
  • 简介:赫哲族是拥有七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间歌曲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气息和文化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当中,赫哲族民间歌曲经历时代变迁,与历史紧密相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

  • 标签: 赫哲族 民间歌曲 变迁
  • 简介:2014年1月,笔者赴墨西哥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墨西哥城的"生命运动文化中心音乐舞蹈初级学校"(EscueladeIniciacionalaMusicayalaDanzadelCentroCulturalOllinYoliztli~((1))),并给该校全体师生做了一场有关彝族歌舞音乐的工作坊《娃娃跳月》。通过笔者对该校的考察以及与该校元老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胡里奥·阿曼多·埃雷拉·洛佩斯(JulioArmantoHerreraLópez,本文简称"胡里奥")教授的访谈中得知,

  • 标签: 墨西哥城 歌舞音乐 教学实践 彝族 教授 跨文化
  • 简介:德州地处鲁西北、京杭大运河之滨,故为"水路交汇,南北要冲"的大码头,素有"神京门户"、"九大天衢"之美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力推动了德州京剧的兴盛与繁荣。各地戏班云集德州,更是走出了一大批梨园名角。笔者作为一名京剧票友,出于对京剧的痴迷和爱好,对德州京剧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探究。

  • 标签: 运河文化 德州京剧
  • 简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云南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这些音乐直接在民间产生,并以民歌、器乐、舞蹈等形式流传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原生态音乐中既有田间耕作的农夫的欢畅呐喊,又有女人织布缝衣时的低声吟唱,虽然有很强的随意性,但能够充分抒发歌唱者的情感。本文中,笔者主要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形式、手法,对其文化特质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云南少数民族 原生态 音乐文化
  • 简介:在北美,华人多聚集于纽约、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在美国南端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一个以拉关裔族群及加勒比海岛国住民文化为主的城市,华裔人口仅占这一地区总人数的0.3%。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探析迈阿密地区华裔群体音乐活动与创作现状,并探究这种音乐文化对华裔离散群体的意义。阐释华裔文化在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文化上的杂和、异质与多样中,美籍华裔群体如何通过音乐活动在这一独特历史背景环境下所展示出的文化复杂性,揭示迈阿密当今华裔群体在其离散经历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 标签: 迈阿密 美籍华裔 离散群体 华人音乐 身份认同
  • 简介: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新概念汤亚汀美国《民族音乐学》杂志1992年第1期刊出卫斯理大学马克·斯洛宾(MarkSlobin)长达82页的文章《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MicromusicsoftheWest:AcomparativeApproac...

  • 标签: 主文化 亚文化 音乐文化 交叉文化 比较研究 乡村音乐
  • 简介:<正>2012年11月2日至4日,由河南大学、河南中华豫剧促进会、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河南大学百年庆典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的"中原戏剧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开封召开。来自省内外和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百余名戏曲专家学者齐集河南大

  • 标签: 戏剧文化 樊粹庭 地方剧种 地方戏剧 传统戏剧 杨家将戏
  • 简介:文化是一种状态,是不断向前流动、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文明是一种形态,是文化发展不同阶段所积淀并呈现出来的成果。物质成果称为物质文明;精神成果称为精神文明。文化自觉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确定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因此,文化自觉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就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中国钢琴音乐在百年间从无到有的历史,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成果。作为钢琴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水平,更有促进其发展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

  • 标签: 文化 文明 文化自觉 音乐文化 钢琴文化 钢琴教学
  • 简介:一、南戏中的状元早期南戏中有很多婚变故事,都以状元为男主角,如被称"戏文之首"的《王魁》、《张协状元》、《拜月亭》、《琵琶记》、《荆钗记》等皆是。不仅如此,这些作品的题目(《张协状元》、《荆钗记》也称《王状元荆钗记》)或副末开场中

  • 标签: 张协状元 元文化 早期南戏 时代背景 南宋 故事
  • 简介:近几十年,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文化根基的缺失。文章从儒家的"人性论"、道家的"道论"和佛教的"体用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应植根于传统文化,树立起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吸收、改造包括西方声乐在内的多种教育模式来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音乐院校 民族声乐教育 传统文化 人性论 道论 体用论
  • 简介:戏曲的命名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现象,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戏曲的命名方式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南戏、杂剧、院本、传奇之间的命名方式发生嬗变,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随着戏曲创作主体的变化,文人涉足戏曲后;戏曲的文体意识逐渐增强,渐渐走向规范,受到“文”的影响,“记”文体逐渐进入到戏曲命名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曲学史现象。

  • 标签: 文体特性 “记” 戏曲 文化内涵 命名方式 创作主体
  • 简介:南音因为集萃了唐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又吸收了宋词元曲、昆腔、弋阳腔、潮腔、佛曲之精华,而被专家们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这是南音具有对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的海洋性所致;而它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广泛影响则是它对国内和海外地区的开拓传播、积极进取的海洋精神的体现。

  • 标签: 海洋性 泉州南音 兼收并蓄 开拓传播
  • 简介:南京白局生发于明末,是用明清俗曲及江南小调曲牌和念白串联说唱的曲艺形式,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京白局表演人数一般是一二人或三五人,一人用鼓和板,其他人用牙箸有节奏地击打瓷碟,乐队以二胡、琵琶、三弦等伴奏。因过去白局表演不收报酬,总是“白唱一局”,故名“白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传唱于南京街头巷尾的白局逐渐式微,2008年,南京白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重新受到重视。

  • 标签: 南京云锦 传承发展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清俗曲 国家级
  • 简介:丝绸之路在探索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丝绸之路在琵琶的演奏、教学及创作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丝绸之路把弘扬传统音乐、人的精神境界与艺术科学哲理融合为一体,潜心研究发展琵琶演奏艺术,给予琵琶作品创作、演奏风格技巧众多创新之处。本文从创新、继承两个大方面入手,通过探究作品、演奏技法、教学、思想理论来进一步阐释丝绸之路的作品对当代琵琶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创作作品的内在价值体现,且对于琵琶学习者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精神内涵之后学习演奏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丝绸之路文化 中国 琵琶艺术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中国传统音乐中以"思念"、"哀怨"、"宗教,为代表的"情感"母题,并对各自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阐释.指出,中国文化中人际友情的"互渗"状态和人生独特的悲剧形态,使中国传统音乐的抒情风格偏向于内敛和含蓄;中国文化中人与神的独特关系和特殊的宗教意识,使得中国宗教音乐呈现出浓厚的世俗性品格和地方性特征.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思念"母题 "哀怨"母题 音乐美学 宗教 情感母题
  • 简介:历年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不少:有砍掉音乐课以增补语、数课时的,有仅仅把音乐列在课表上应付上级检查而实际并不开课的,有置规定教材于不顾擅自改教流行歌曲的。当然,也有人认真施教并严格考试,但问题亦接踵而至:天分好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天分差的学生学到高中毕业仍然是五音不全、节奏不对,达不到及格标准。从全国的情况来看,高中毕业生普遍不识谱,而且有的人甚

  • 标签: 中小学音乐教育 文化意蕴 流行歌曲 高中毕业生 音乐教育思想 及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