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何在城市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和提升农民收入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推拉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实际状况,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并以此构建多元回归模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培训“农民工”专业技能的力度;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构建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托达罗模型 推拉理论 逐步回归
  • 简介:促进农牧户兼业行为的最终动力来源于人力资本,而正规教育与技能培训因素构成了衡量农牧户人力资本水平的关键特征。基于青海农村牧区517个农牧户样本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有效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进而深入分析正规教育、技能培训对农牧户兼业行为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青海农村牧区农牧户兼业现象并不普遍,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直接关系,且农牧户兼业行为分是否兼业与兼业程度两个阶段;正规教育变量与农牧户是否兼业具有倒U型的关系,与农牧户兼业程度呈递增的关系;技能培训变量与农牧户是否兼业、兼业程度均呈递增关系。

  • 标签: 正规教育 技能培训 农牧户兼业 Heckman两阶段模型 青海省
  • 简介:在构建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家庭生产要素投入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老龄化和兼业化对土地要素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女性化则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农业雇工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机械要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兼业化的负向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老龄化和兼业化对生产资料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化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目前来看,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并不一定造成实质性障碍,不必过于担忧。

  • 标签: 老龄化 兼业化 女性化 生产要素投入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