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对艾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我县现存活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人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访谈。结果:(1)80%艾滋感染者和病人都是通过定期门诊随访治疗。(2)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对艾滋知识的总体认识很低。(3)80%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之间愿意继续进行交往。(4)所有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都从电视上看见过艾滋方面的宣传。(5)96.67%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通过防疫站随访传授艾滋防治知识。结论:HIV 感染者和艾滋人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收入低,对艾滋总体认识较低,迫切想了解艾滋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 标签: []  艾滋病   认知   态度   行为   分析
  • 简介:艾滋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日"的主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诊断和治疗 预防 综合症 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终身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快速实现病毒抑制不仅可以减少耐药和治疗失败的发生,从而提高艾滋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尽早将感染者转化为非传染源,减少艾滋的传播和流行。ART启动后患者体内病毒抑制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文通过比较分别以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包含整合酶抑制剂的基础方案可以迅速降低血浆病毒载量,除此之外,病毒亚型、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依从性等因素均影响病毒抑制速度。

  • 标签: HIV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抑制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阻断艾滋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控制新生儿艾滋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海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验室检查HIV阳性的16例孕产妇,对其采取阻断艾滋母婴传播措施,所有新生儿均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新生儿结局,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对阻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新生儿出生后仅1例于随访18个月检查HIV阳性,发生率为6.25%。16例新生儿均无出生缺陷、无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胎儿窘迫2例,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为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75%;无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孕早期抗病毒药物结合产科干预与人工喂养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发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都能耐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阻断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自1996年进入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时代,HIV感染者经过ART后病毒载量可得到有效抑制,患者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耐药HIV的出现,给艾滋的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HIV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主要包括吸附和进入、反转录和整合、转录及翻译、成熟及出芽;不同的药物类型通过干扰病毒生活周期中不同的环节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治疗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艾滋关爱门诊1083例艾滋患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1083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护理
  • 简介:随着HIV感染者与艾滋(AIDS)患者数量的增多,人们对抗HIV药物的研究逐渐深入,不断有新的抗HIV药物出现,为早日攻克艾滋带来了希望。但是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艾滋病毒药物还有很多缺陷,例如无法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诱导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产生多种副作用等等。因此研制出对HIV更有效同时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抗艾滋病毒研制的目标。我国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对中药抗艾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艾滋病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27例艾滋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进行抗细菌感染治疗编入对照组,13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编入实验组,对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抗细菌感染治疗,体质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了解某县某镇重点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情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某县疾控中心艾滋实验室HIV 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HIV抗体120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10人,确认阳性3人;其中男性占比47.25%,女性占比52.75%;以26~50岁年龄段为主,占比59.0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比52.42%;HIV抗体检测标本来源中体检门诊人数最多,检测构成比为30.58%;其次为孕产期检查,检测构成比为20.58%。结论:重点人群存在HIV感染及传播的风险,因此要加强该类人群健康知识及干预力度,通过HIV抗体检测更早发现感染者,便于遏制疾病的蔓延及制定适宜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重点人群 艾滋病病毒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