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积分学中的定积分在几何、物理、经济管理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定积分的微元通常往往能使一些实际问题简单化,因此,定积分的微元在定积分的应用方面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介定积分的微元适用的所求量以及定积分微元在应用中的步骤,重点介绍积分微元在几何、物理、经济管理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定积分微元法应用
  • 简介:摘要: 用模拟描绘静电场:静电场与稳恒电流; 同轴带电圆柱体间的静电场; 聚焦电极的电场描绘

  • 标签: 模拟法 静电场.
  • 简介:摘要:军事的建设关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加强国家国防及国家利益,保障我国一系列军事制度的建设和维护。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党和人民对于军事经济,军事训练,军事纪律等法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加快完善我国军事的建设,提高军事在我国的影响范围以及地位,让军事成为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支柱。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军事建设的现状,希望通过简单的介绍可以让大众更加了解军事的制度,从而逐渐完善军事的体系。

  • 标签: 军事法 建设 现状
  • 简介:  【摘要】:国际的法律本质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拘束力来源的缺乏,导致强制力不足,使得国际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甚至被视为“软”。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探察国际在法律本质方面的尴尬处境,探讨如何强化国际的法律本质。   【关键词】:国际 法律本质   正文:   一、国际法律本质的争议    1 、法律本质的定义   关于法律的本质,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说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法律命令说。法律命令说。即,法律是一种主权者的命令。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奠定了该学说的基础。他认为,法律的本质是主权者的命令,这种“命令”包含做某事的要求和违背需要承受的“恶果”。   第二,人民公意说。该学说代表学者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认为主权无非是对“人民公意”的一种运用,而法律的对象永远是普遍的,“法律是公意的行为”。   第三,社會控制说。该学说代表学者为美国社会学法学家庞德。他认为,法律是一种发达的政治产生的社会控制形式,通过对社会强制力量的系统适用,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关于法律本质最权威的解释是:“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国际强制力的争议   国内与我国关于法律本质的解释能够相对应。但是如果将国际与之相对照,就产生了问题。首先,国际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只是说这里的社会关系主体不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是加入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其次,国际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以及少数其他的形式。其中,国际公约是由多个国家经过共同磋商制定的,国际惯例也是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因此,“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这一性质也能够吻合。再次,国际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无需赘述。最后,这是国际备受质疑的争议点所在:国际是否有强制力?   在一国之内,国内是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任何人违反了国内,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置。然而国际上却很难找到与国内强制力相似的强制力。一些国家公然违反国际后却能仍然不会受到任何处置,即使说国家可以对对违反国际的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这一报复行为能够称作强制力的表现形式,也不得不承认国际的强制力是很脆弱的。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赵理海也指出,在二战之后,很多人认为国际就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对国际十分质疑。   当然这仅仅是基于一个特定法律本质解释的分析发现的问题。国际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远不止强制性缺乏。实际上,在实践过程中,国际的立法、执法过程暴露出来的“软”现象也使其法律本质备受质疑。   杰克 · 戈德史密斯和埃里克 · 波斯纳指出,国际长期以来受到不是法律的质疑。这一论断主要基于下列事实:国际没有成体系的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系统;国际偏袒强国而忽视弱国;国际通常仅为现存国际行为的写照;违反国际的行为有时却不受惩罚。 更有甚者, 19 世纪英国的奥斯汀否定了国际的法律性质,他认为只能由一个固定的机构制定,并且以实际制裁来实施的规范。他断言国际“不是实在而是实在道德的一个部门”,也就是我们所知的国际道义。   国内的强制力是基于国家主权。 由于国家主权的存在,使得一国之内的所有人必须遵守一国的法律, 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固定的立法机关、一个具有强制管辖权的法院以及一个强有力执行法律的警察,倘若违反法律会有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为这个权力的存在赋予了国内强制力。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力能够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这也造成了国际没有绝对的强制力,是否受约束、是否承担义务由国家自行选择。在一个国家违反国际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只能通过有限的手段实现国际的强制力。也存在某些国家公然撕毁条约但没有承担任何法律后果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国际不属于法律。但就算有国家会违反,也不能否认国际有一定强制力。正如国内虽然拥有强制力,却仍会发生违法犯罪。不能以违法事实存在否认法律具备强制力。虽然现在国际没有绝对的强制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些相对的强制力已经存在,更不能忽视未来国际的发展趋势:由于各国联系的逐渐紧密,一次失信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大部分国家会遵守自己加入的国际条约或者其他国际,违反者是极少数。   二、关于国际法律本质现状的建议   为解决国际局限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国家主权“上移”。国际组织的发展越来越不容小觑,欧盟、联合国等组织的出现更能让人看到一种国家主权之上的权力雏形。“主权是最终和最高的政治权威,……这些法则的运作,是绝对性的。” 这个观点在现在来说存在明显的缺陷。曾经的绝对主权观念已经逐渐开始弱化,如今国家主权的相对性在慢慢凸显。拉梅乐在《世界合众国》一书中指出:只有具备两个条件,才能争取合理的世界组织:一是限制主权;二是建立国际主权。也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与更好的发展,每一个国家应该让渡出部分国家主权,然后将这些权力集中,形成一个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的权力,也就是拉梅乐提及的“国际主权”。国家主权是公民为了共同利益让渡出部分权利的集合,这种国际主权与国家的关系,就如同国家主权与公民的关系。而之所以提出“国际主权”,目的也就是让国际与国内一样,有一个拘束力及强制力的权力根基,摆脱“软”的现状。保罗 · 泰勒在分析联合国职能在冷战前后的变化时认为,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主权观念,一是认为主权是一个私人世界,国际权威微乎其微;二是得到许多国家集体授权的国际性许可,联合国可以像独立政府一样运作。他在深入研究后总结说,国际社会关于主权的理解逐渐偏向于第二种。戴维 · 阿姆斯特朗在“全球化与社会国家”一文中,运用构建主义的方法,提出了“社会国家”的概念,将国家比做社会行动者。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样孤立封闭,国家主权也不再绝对,开始慢慢相对化。相信这会让国际有越来越坚实的基础,不再陷入“软”这一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 1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 2 】赵理海:《国际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第一版。   【 3 】杰克 · 戈德史密斯、埃里克 · 波斯纳:《国际的局限性》,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 4 】奥斯汀:《法理学讲义》, 1885 年第五版,第 I 卷。   【 5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

  • 标签: 小学语文 读写教学 
  • 简介:摘 要:以徐州地铁号线彭城广场站—建国路站矿山区间上跨地铁1号线既有盾构区间I级风险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WSS深孔注浆工在矿山施工地层超前加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WSS工对隧道土体进行超前加固, 有效控制了既有线结构的沉降,保证了既有线结构的安全, 同时,该次矿山区间成功上跨盾构区间为徐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首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矿山区间 WSS 深孔注浆工法 超前加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涂片、液基细胞学涂片对痰抗酸杆菌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 000例,取其夜间痰、晨痰各1份,共8 000份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及液基细胞学涂片进行检验,记录两种方法对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液基细胞学涂片及直接涂片对清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33%(2 426/4 000)、21.55%(1 724/4 000),对夜间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34%(1 787/4 000)、12.40%(992/4 000)。与夜间痰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均对清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对清晨、夜间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000份痰液标本中,液基细胞学涂片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2%(108/744)、12.09%(429/3 548)、65.49%(334/510)、49.00%(1 567/3 198),直接涂片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6%(22/744)、8.26%(293/3 548)、42.35%(216/510)、36.34%(1 162/3 198)。与唾液痰、黏液痰、脓性痰相比,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涂片对唾液痰、黏液痰、血痰、脓性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痰抗酸杆菌检测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涂片,可有效诊断肺结核,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液基细胞学涂片法 抗酸杆菌检测技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 口腔科门诊磨牙患慢性根尖周炎患者 为研究对象,共计 140 颗患牙,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法,对比二者疗效。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 1 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为 5.71% ,低于对照组 1.43%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手术 2 年后患牙治愈率为 92.86% ,低于对照组 1.43%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一次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 疗效无明显差别,两种方法都可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性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式微柱凝胶联合聚凝胺配血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侯马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输血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107例)、B组(107例)、C组(106例),其中A组采用卡式微柱配血,B组采用聚凝胺配血,C组采用两种联合配血,对配血试验期间的阳性患者采取不完全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差异。结果三组主侧阳性、总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次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灵敏度(36.42%)、特异度(84.23%)、符合率(79.24%)优于A组和B组的灵敏度(3.43%、3.54%)、特异度(77.83%、80.02%)、符合率(15.91%、39.22%)。经不规则抗体检测,A组7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4例(均为次测凝聚患者),主侧3例阳性患者诊断为纤维蛋白过多(假阳性);B组17例阳性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主侧2例患者诊断为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假阳性)。结论凝聚胺假阳性率较高,卡式微柱凝胶操作难度低,两种联合检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敏感性高。

  • 标签: 卡式微柱法 聚凝胺法 配血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窒息与电刺激两种方法诱发心搏骤停大鼠模型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方法将4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n=6)、窒息组(n=18)和电刺激组(n=18)。各组大鼠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经股动静脉置管监测血压和补液。窒息组夹闭气管导管致大鼠心搏骤停,电刺激组经食道电刺激诱发大鼠心搏骤停,均于4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CPR);假手术组大鼠仅麻醉后气管插管及经股动静脉置管,不诱发心搏骤停。观察模型大鼠72 h存活情况,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于复苏后24 h和72 h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取下腔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脑损伤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钙结合蛋白S100B的水平;取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脑海马CA1区病理学改变。结果窒息组和电刺激组均成功诱发出心搏骤停,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分别为94.4%(17/18)和88.9%(16/1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窒息组大鼠72 h累积存活率与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040,P=0.841)。复苏后24 h窒息组和电刺激组大鼠NDS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分:37.50±4.26、32.17±4.02比8.33±2.33,均P<0.01);复苏后72 h两个模型组NDS评分有下降趋势,以电刺激组下降更为显著,与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14.00±2.89比26.33±4.84,P<0.05)。ELISA结果显示,复苏后24 h窒息组和电刺激组大鼠血清NSE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μg/L:1.02±0.07、1.02±0.02比0.87±0.02,均P<0.05)。复苏后72 h窒息组血清NSE水平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g/L:1.03±0.05比0.87±0.02,P<0.01);而电刺激组血清NSE水平已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g/L:0.96±0.04比0.87±0.02,P>0.05)。各组大鼠复苏后各时间点S1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复苏后24 h两个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均无明显神经元损伤;72 h时两组有部分神经元损伤,以窒息组较电刺激组更严重。结论窒息和电刺激诱发心搏骤停并成功复苏后的大鼠均有一定程度的脑损伤,以窒息诱发的心搏骤停后脑损伤较电刺激更严重。

  • 标签: 心搏骤停 脑损伤 脑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中发现的HBV携带者200例,于空腹8~10 h状态下清晨采取肘静脉血,均行ELISA、荧光定量PCR检测,将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分为7个模式,其中模式1为HBsAg HBeAg HBcAb阳性(大三阳),模式2为HBsAg HBeAb HBcAb阳性(小三阳)。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200例检测结果中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模式1(大三阳)50例,HBV-DNA阳性率为98.00%(49/50)、HBV-DNA含量为(8.13±1.01)copy/ml,高于2、3、4、5、6、7模式相应值(P<0.05);模式2(小三阳)患者60例,HBV-DNA阳性率为86.67%(52/60),高于3、4、5、6、7模式的阳性率(P<0.05)。其余模式HBV-DNA含量、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ELISA,荧光定量PCR能定量反映HBV感染、复制情况,可为早期诊断乙型肝炎、传染性质判断及监测病情归转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数学是我们从学前教育时期便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是学生在校期间必学的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学生需要熟悉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住数学的本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以《两三位数除以十数笔算除法》的教学为案例,简述数学学科的难点和分析、学习技巧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 标签: 小学数学解决方法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和生活本来就是融于一体的,但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知识切割成许多个碎片,不仅按照学科的分类,还将它们彼此隔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虽然这样有助于对每一个学科进行专业的学习,但是也切断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当下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过度分科化的倾向。所以在当下对课堂内外的阅读进行统是十分必要的。故本文将会从课堂统阅读的原因和当前实行课内外统遇到的问题分析以及对于实行课内外统的具体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将课堂内外的统阅读工作落到实处。

  • 标签: 统整课程 课内外阅读 问题分析 对策探讨 整书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比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与手工检测的检验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尿液检测的100例患者,对抽取100例患者均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实验组)和手工检测(观察组),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球蛋白水平低于观察组,检验时间短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 手工检测法 尿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酶联免疫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作用对比。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在我科室需要接受拔牙治疗的56名阻生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组例命名,采用传统拔牙方案的为常规组;采用微创拔牙方案进行治疗的为微创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微创组患者接受治疗时,其手术治疗时间更短,张口受限程度、疼痛评分以及肿胀程度评分也要更低;微创组患者在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也比较高,P<0.05。结论:在对阻生齿患者进行牙齿拔除时,选择微创技术进行拔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更小,手术时间也相对更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微创拔牙法 传统拔牙法 阻生齿拔除 作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间接测热(indirect calorimetry,IC)与HB公式法测定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24 h能量消耗的差异,探讨多发伤患者能量消耗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ing,ISS)之间的相关性,并预测应激系数以提高HB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52例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IC和HB同时测量患者的24 h能量消耗,比较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以IC测量的24 h能量消耗作为"金标准",计算出24 h千克体质量能量消耗;依据ISS评分进行分组并较24 h能量消耗、24 h千克体质量能量消耗的差异,用Bland-Altman检测两种测量的一致性,两组比较用t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性,用线性回归线性计算出回归方程。结果IC和HB测量多发伤患者的24 h能量消耗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倚,平均偏倚394.0±54.0 kcal/d。多发伤患者严重伤组24 h能量消耗、24 h千克体质量能量消耗明显高于重伤组,(P<0.05)。计算应激系数,ISS评分与应激系数成正线性相关;使用一元回归拟合出与ISS评分相关的HB的应激系数为Y=0.770+0.018×ISS。结论HB明显低估多发伤患者的24 h能量消耗,可以使用与ISS评分相关的应激系数校正HB,Y=(0.770+0.018×ISS)×HB,提高HB预测多发伤患者24 h能量消耗的准确性。

  • 标签: 多发伤 应激系数 HB法 IC法 ISS评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优质培养,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归纳和演绎最初是应用于语法教学的,基于此,本文推陈出新,将其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开拓思路,大家共同研究初中英语阶段的教学,以期能够为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初中英语阅读 归纳法 演绎法
  • 简介:摘要: 铅离子是一种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也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键的毒理指标, 应当 得到重点关注,常见的检测方法如: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和氢化物发生 - 原子荧光。本文就石墨炉原子吸收与火焰原子吸收在地表水监测 中的应用 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测试原理、条件、仪器参数、预处理方式、干扰项等方面,以此找到最优的监测技术。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地表水 铅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