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双重性体验”是我国著名戏曲导演艺术家阿甲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戏曲演员既要体验人情物理的生活真实,又要体验程式歌舞的审美真实,将歌舞和生活相结合,达到以歌舞演故事的目的,实现程式意象之美的艺术效果。这给话剧影视形体教学中形神互动的观念以最贴切、生动的启示。无论从表演艺术规律,还是从美学价值与品质上理解,戏曲程式歌舞训练中的一些原则要求都可以直接运用到话剧影视表演的形体训练中去。后者应从前者中汲取精华,丰富形体表现的内涵。

  • 标签: 双重体验 戏曲表演 借鉴 形神遇合
  • 简介:作为一种带有经典性、学术性的展览形式,文献展的概念发源于德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诞生于1955年,由艺术家、教育家阿诺德·波德创办的卡塞尔文献展(KasselDocumenta)。如今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已成为反映国际当代艺术发展轨迹的重要平台和坐标,成为西方文化界关注的焦点。

  • 标签: 艺术文献 艺术大师 媒体传播 卡塞尔文献展 名家 雕塑
  • 简介:诡异的暖冬打乱了自然规律:候鸟懒得南飞,狗熊忘了冬眠。气象专家告诉我们:暖冬之后的春天,北方沙尘暴出现的频率必然加大。早在200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会期间,北京的沙尘暴肆虐起来,有人大代表与来自内蒙古的人大代表陈寿朋先生开过一个玩笑:"你们内蒙古的人大代表把沙尘暴也带来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玩笑对陈寿朋先生触动很深。

  • 标签:
  • 简介: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现行的设计课程体系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1,课程结构固定,内容具体,方向窄化,是应以印刷媒介为主导的工业生产需求而设置的。在非物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这种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已经凸现了诸多不适,与时代需求发生冲突。固化的结构导致更新性差,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使得专业间很难融合。一个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具备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紧扣时代需求,并且能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自身?本文从媒介社会变革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深究其因。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德国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课程设置,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全新参考。

  • 标签: 艺术设计课程系统 新媒介 项目教学 课程教学 师资结构
  • 简介:“伤痕展陈”是以纪念灾难事件为目的的特殊设计命题。对于512抗震纪念设计而言,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展陈带给设计界诸多借鉴和反思意义。着眼于个体对灾难创伤的怀念与倾诉,以及群体对生命、民族精神等的感悟这两个大的方面。以设计启示的方式思考分析了512纪念的“伤痕展陈”应关注和反思的展陈体验设计及其蕴含的设计文化.灾难的纪念应重点传递出的抚慰心灵与致敬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构建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多元性.

  • 标签: 伤痕展陈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 设计伦理 精神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