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德国BASF公司在中国上海化学工业基地建的聚氢呋喃(PolyTHF)生产装置开始投产。该装置的生产能力是全球最大的,达到60kt/a。原料氢呋喃(THF)80kt/a生产装置也将于2005年年中投产,在此之前原料HTF由现有装置调配。

  • 标签: 德国BASF公司 上海 聚四氢呋喃 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 简介:针对松辽盆地南部GD区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分析等资料,对泉段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及其成因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泉段储层砂岩主要发育压实剩余孔隙、胶结剩余孔隙、粒间溶蚀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其中粒间溶蚀孔主要由粒问杂基及胶结物、长石及岩屑边缘溶蚀形成,粒内溶蚀孔主要由长石粒内溶蚀或岩屑内部易溶组分溶蚀形成.局部层段发育的少量构造裂缝对储层储集物性的改造具有一定作用。现今储层发育的孔隙类型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低能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决定了该区具有细粒、多泥质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较差的原生孔隙发育特点;压实作用决定了压实剩余孔隙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胶结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的主要因素,而碳酸盐胶结作用为后期溶蚀孔隙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该区储层的孔隙性。系统分析大量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首次明确GD区泉段砂岩为混合成因孔隙类型储层.孔隙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后期形成的溶蚀孔对储层物性的改善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广泛发育的杂基内微孔对储层物性贡献不大。

  • 标签: 孔隙成因类型 控制因素 泉四段 GD区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碳资源增产丙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N2吸附方法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改性后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碳烯烃裂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没有破坏该分子筛骨架结构,改性后催化剂的酸量、介孔孔径、介孔孔容和比表面积BTE都有所增加,

  • 标签: 分子筛催化剂 氢氧化钠溶液 改性分子筛 碳四烯烃 上海石化院 裂解性能
  • 简介:通过二连断陷盆地4个地层-岩性油藏成功勘探的典型实例,针对不同凹陷,深化地层岩性圈闭(油藏)“多元控砂—元成藏—主元富集”成藏体系研究,不断构建新的地层岩性油藏成藏模式,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在巴音都兰凹陷、乌里雅斯太凹陷、吉尔嘎朗图凹陷、赛汉塔拉凹陷等发现了4个3000万~5000万t级的地层岩性油藏石油储量区块,开辟了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 标签: 地层-岩性油藏 勘探 巴音都兰凹陷 乌里雅斯太凹陷 吉尔嘎朗图凹陷 赛汉塔拉凹陷
  • 简介:<正>6月11日上午,学院召开了学报第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编委会会议,院领导和学报编委共19人参加,学院党委书记、学报编委会主任章治国主持了会议。会议重点研讨了学报特色定位、

  • 标签: 编委会会议 学报编委 学院党委书记 特色定位 章治
  • 简介: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多个面积只有1000-2000km^2的中小型断陷凹陷内发现了3000-5000万吨级的地层岩性油藏石油储量。勘探实践与地质研究表明,二连盆地具有“多元控砂-元成藏-主元富集”地层岩性油藏形成、分布和富集的基本规律。

  • 标签: 多元控砂 四元成藏 主元富集 地层岩性油藏 二连盆地
  • 简介: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28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第一次提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不仅是配套协作的供应链关系,还存在创新链、数据链、价值链等多方位、多角度关系的文件,是适应当前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对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新要求的文件。

  • 标签: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发展改革委 角度关系 企业发展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