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热射病是一个严重威胁生命的损伤,需神经重症监护。据研究,热射病28天和2年内的死亡率分别为58%和71%。而且由于气候变化,热射病死亡数量也大大增加。

  • 标签: 热射病 发病机理 治疗与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30.16±2.28)分、SDS(32.30±2.36)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让患者能更好的配合,保证检查过程顺利安全。

  • 标签: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目前护理质量检查的弊端和改进方法。方法通过8所医院的大样本调查,了解医生、患者、护士对质量检查的认同性和有关看法。结果医生、患者、护士对质量检查的认同性普遍不高;护士在上级部门检查时经常加班,护士建议上级部门检查护理质量实施频度不要过高、检查方式以明查为主。结论现行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标准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仍存在弊端。建议引入临床路径的思维模式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能反映临床护士价值、体现人性化管理思想、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 标签: 护理质量 评价质量检查 临床路径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40例增强扫描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组)和对照组(头皮针组), 对比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率。 结果  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率比对照组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 CT 增强检查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造影剂渗漏,大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010例为A组,接受局部表面麻醉的患者500例为B组,记录患者入室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观察苏醒时间和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无痛苦记忆率达100%,异丙酚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血压暂时性下降.B组感到明显不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结论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内镜检查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患者不能耐受痛苦而导致的诊疗中断,从而有助于详细诊断和彻底治疗.

  • 标签: 异丙酚 静脉麻醉 胃镜检查 临床护理 不适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脉CT检查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52 例来我院接受冠脉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 和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脉CT检查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流程在超声内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预约在周二的病人65例设为对照组,预约在周四的病人68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运用优质护理流程护理病人,两组均在检查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检查后评估两组病人检查中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检查前试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流程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焦虑,促进病人对检查的配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内镜 优质护理 流程管理
  • 简介:为了优化产前门诊流程,在产前检查中开展全预约门诊服务。通过9个月实施全预约门诊服务,使孕产妇前检查更为规范,候诊时间大大缩短,挂号后未就诊的人数减少。

  • 标签: 产前检查 门诊服务 预约
  • 简介:摘要研究心理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9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设为研究组,另外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心理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后护理中有着良好的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更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痛胃肠镜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121名初次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指压穴位法、分心法、放松训练法等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焦虑得分、血压、心率、呼吸及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插入电子胃镜的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电子胃镜检查病人的痛苦,并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

  • 标签: 电子胃镜检查 全程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近年来女性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症状的较多,包括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以及血性溢液,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头溢血症状,大约50%是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查对乳管内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纤维乳管镜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微创、能直接观察乳管内微小病变部位,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护理 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CT检查室中的院感预防中加强感染控制干预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参与者为本院在过去半年

  • 标签:
  • 简介:总结报道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分析传统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有:耗费病区、勤务中心、医技科室大量的人力,病区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开具手工检查清单,勤务中心护理员在病区与医技科室之间不断来回进行人工预约,医技科室需安排1名专门工作人员用于检查预约。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医院信息中心开发“住院病人医技检查网络化预约平台”,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即预约模块嵌入医嘱系统,医生在预约平台开具医技检查电子医嘱并保存,医技科室预约平台系统自动显示病人检查信息,根据病人检查信息、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在16:00前完成预约;护士在16:00后在预约平台查询检查时间和特殊准备;勤务中心安排护理员及工具;护理员根据预约时间护送病人至检查科室;检查结束送回病房。通过流程再造,达到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诊疗秩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 标签: 住院病人 医技检查 网络化预约平台 流程再造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三维CT检查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2015年1-3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小肠三维CT检查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检查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肠三维CT检查患者予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个性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小肠三维CT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MRI检查中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6月— 2018年 12月到我院治疗的 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则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诊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造影剂渗漏率和重复造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CT/MRI检查时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并且还可以降低造影剂的渗漏,避免重复造影,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MRI 规范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CT检查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CT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管理,包括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测量CT检查等候时间,分析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因素,改进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措施,制订控制措施。结果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缩短(P〈0.01),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P〈0.0l或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CT检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 标签: 六西格玛 管理方法 CT检查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为耳鼻喉科内镜检查患者寻求有效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 94 例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内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为实验组( n=47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参照组( n=47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38% ,低于参照组的 25.53%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二组数据比较 P<0.05 。结论 在耳鼻喉科中为内镜检查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 ; 耳鼻喉科 ; 内镜检查 ; 不良反应 ; 护理满意度   内镜检查在耳鼻科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内镜检查中患者因各种因素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内镜检查的顺利开展,还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1] 。为该类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尤为必要,此次研究对 94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研讨优质护理干预的开展效果及价值,现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 94 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50 例、 44 例 ; 年龄分布在 24 ~ 75 岁范围内,中位值为( 48.2±5.2 )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实验组( n=47 )与参照组( n=47 )的数据, P>0.05 可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检查前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先对患者及家属做自我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拉近护患距离,同时要以热情、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为其讲解内镜检查的目的、流程、配合要点等 ; 为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帮助其了解内镜检查相关知识。对于患者所担心、顾虑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说明 ; 如患者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告诉患者不必担忧,放松身心等待检查即可。   检查中优质护理:护理人员要提前进入检查室,调整好温度、湿度、光线,以提高患者舒适感。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引导患者取检查所需的舒适体位,指导患者如在插管时有不适感可以做适当的自我调节,可结合患者的喜好、要求在检查过程中为其播放舒缓的音乐,有助于身心放松、缓解其紧张情绪 ; 在检查的操作中,护理人员要保持头脑冷静、动作轻柔,可随时告诉患者检查进展,并对其进行鼓励,让患者安心。检查室的门窗要关好,注意保护好患者隐私 ; 可为患者使用适量的麻药来缓解呕吐症状 ; 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适感,可暂停检查,待其消失后再为其完成内镜检查。   检查后优质护理:检查完毕后,告诉患者检查很顺利,如患者出现黏膜受损、流鼻血等情况,护理人员要立即为其进行处理,如可使用麻黄碱棉片进行填塞 ; 叮嘱其在检查后的 2 h 内,要禁饮禁食,以免发生呛咳现象 [2] 。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予以建议,如有声带病变,要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不可过度用嗓 ; 对于有耳鼻喉炎性病变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易过敏等刺激性食物。    1.3 评价指标   ①不良反应发生率。   ②护理满意度评分:在患者离开科室前,为其发放调查问卷,由其对内镜检查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满分为 100 分。    1.4 数据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 SPSS 20.0 为工具,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当验证结果显示 P<0.05 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结 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38% ,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25.53% ,经统计 P<0.05; 见表 1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检查中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则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诊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造影剂渗漏率和重复造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MRI检查时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并且还可以降低造影剂的渗漏,避免重复造影,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MRI 规范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80 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流程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不良心理状态、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依从性。 结果: 实验组不良心理状态、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无痛胃肠镜 检查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