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腹腔镜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病例180例,比较两种手术在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两者的手术适应证,尤其是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等。结果两组手术在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术后病率、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等方面均相似(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均为创伤小,恢复快的一种微创手术,但阴式子宫切适合于子宫小,无粘连并下垂者,而腹腔镜子宫切扩大了阴式子宫切的适应证,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 标签: 子宫切除 适应证 阴式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CT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7~2022.7在我院实施诊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MRI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CT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与CT诊断比较,额叶、枕叶、脑干、基底节区、颞叶、小脑部位急性脑梗死检出率MRI诊断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中MRI诊断比CT诊断价值较高,不但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判断病灶部位,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MRI;CT;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及心理观察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时间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随机评分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方案,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力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建议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心理观察 脑卒中偏瘫
  • 简介: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菌的监控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1997年-2001年 临床分离 菌群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的10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53例,在常规用药指导的基础上,加强社区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社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中应用中药针剂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3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中药辨证分型情况,给予患者中药针剂辨证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脑血栓辨证治疗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痰浊中阻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阴虚阳亢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血栓的治疗中应用中药针剂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因此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脑血栓中医辨证情况,应用合理的中药针剂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中药针剂 辨证治疗 脑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超神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鉴别,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如包块的大小、位置、血流、形状、内部回声等等。结果本次检查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异位妊娠的患者89例,诊断符合率为96.74%,其中流产型破裂30例(32.61%),破裂型患者39例(42.39%),未破裂流产型患者23例(25.00%)。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鉴别,超声检查方式检查得到的结果准确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患者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颇为显著。但是在临床使用超声检查方式的过程中,应当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对症的分析方法,尽量避免漏诊误诊问题产生。

  • 标签: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鉴别诊断 准确率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早发型晚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其以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病因学探讨NAFLD是脂肪组织(或)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在肝脏的表现形式,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之一,亦有证据显示,NAFLD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NAFLD的发展趋势仍未明了,其通常进展较为缓慢,也可迅速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坏死。从临床角度来看,NAFLD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继发的糖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NAFLD、采取什么措施逆转代谢异常是临床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 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NAFLD 糖脂代谢异常 LIVE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的86例骨科患者资料,研究心理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护理特点与效果,依据骨科的护理特性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骨外科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疾病时,其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会产生较强的心里负担,不利于手术的恢复。结论外科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手术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使患者的情绪维持在最佳的稳定状态,以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骨外科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效果预后。方法随机将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50例,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选择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血β-HCG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对其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剖宫产后 瘢痕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静脉术后镇痛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9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对照两组(n=46例),其中对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2.03±1.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3.88±2.88)分,并且观察组经过麻醉后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运用于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之中,拥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取50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的综合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有护士人员人力不足、护士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责任心不强、病床迁移频繁、护患之间缺乏有效良好的沟通以及患者欠缺自我管理能力。结论针对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综合内科病房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74例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至本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8例合并真菌感染,36例为单纯细菌感染,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以及APACHEII评分与C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真菌感染者的APACHEII评分与CT评分明显高于细菌感染者,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均高于细菌感染者,手术次数也明显多于细菌感染者;从病死率来看,合并真菌感染者也明显高于细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较高,而发生真菌感染与APACHEII评分、CT评分、菌群紊乱、腹压增高以及手术次数等因素有关。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诊断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合理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防治真菌感染。

  • 标签: 胰腺炎 真菌感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本院行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60例小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T组与MRI组患者在平扫病灶检出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增强病灶检出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查小肝癌时,可首先选择螺旋CT扫描的方式,如果不易定性诊断,则可使用MRI检查作为辅助互补,此两种方法如果能够相互结合,即可为小肝癌的诊断提供更为确切的保证。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小肝癌
  • 简介:摘要舒芬太尼(Sufentanil)作为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果在阿片类制剂中是最好的,脂溶性强,且服用后不会对血液动力学产生影响,目前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维持以及镇痛镇静等。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舒芬太尼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产期给与饮食指导营养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产科门诊(2015年07月-2016年07月时期)孕妇141例采取常规饮食指导为对照组。2016年08月,我院产科门诊开展孕产期饮食指导营养管理,运用于(2016年08月-2017年08月时期)产科门诊147例孕妇为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效随访,对照两组孕产妇孕妇及新生儿不良情况对照。结果孕产妇情况中干预组妊高症1.36%,GDM2.04%,贫血1.36%,胎膜早破2.72%,而对照组分别为13.48%、26.24%、18.44%、29.08%。新生儿中干预组巨大儿1.36%、低体重儿2.04%、新生儿黄疸3.4%,对照组分别为14.89%、11.35%、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孕妇采取孕产期饮食指导营养管理可有效降低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的情况发生,减少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效果理想。

  • 标签: 孕产期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 母婴健康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24例急诊患者以及18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各组患者分别为112例。风险管理组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病历书写、应急措施以及各项风险评估的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缺失以及护理投诉等风险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组换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108例(96.4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0例(80.36%),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更加利于患者所广泛接受。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