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5月~2020年10月,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到中医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增加中医情志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和配合度。结果:

  • 标签: 肿瘤 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论 配合度
  • 简介:摘要柔性管理指一种技巧性工作同时合并情感、心理等因素的管理策略。它可以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稳健,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对工作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最终有效促进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医院常规护理管理现状以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结构不合理、成分多样化以及骨干损失多等问题,然后对柔性管理这一名词进行定义最后系统性地列举柔性管理的常用措施,为明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护理策略提供指导。

  • 标签: 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妇人气血生理特点及产后气血变化、产后病特征,基于少火、壮火理论探讨产后风湿的治疗。

  • 标签: 少火 壮火 产后风湿
  • 简介:摘要:在中医科研方面发展中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中医基础理论是重要课题,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选题中要重点突出中医发展过程特色。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为主要指导,提出相关假说。在全面遵循中医科研发展方向基础上,展开全面创新,用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旨在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葛根芩连汤为清利阳明湿热的经典方剂。本文从葛根芩连汤主治及消渴病机入手,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消渴的特点;并通过对其方证及配伍特色的分析,现代医家应用举隅及其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阐释葛根芩连汤治疗消渴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加强对葛根芩连汤的理解及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消渴 糖尿病 经方
  • 简介:【摘要】视觉化表达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医基础理论的视觉化,使将其中的知识原理通过可视化的图形、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对中医学习更加方便。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视觉化的研究,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状况,从各个方向推进,充分了解其中的各种表现方式,分析各种形式的优势方面,以便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展示中医知识。本文正是通过这一思路对视觉化表现的各方面知识进行阐述。

  • 标签: 中医传播 视觉化 基础知识 图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内科辨证施治的理论与实践,强调其在个体化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案例分析,揭示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于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防保健的指导作用。研究发现,中医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对于慢性病和复杂疾病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实践中仍需面对标准化、个体差异等挑战。综上所述,深入理解中医内科辨证施治理论与实践,有助于优化现代医疗模式,实现个体化治疗。

  • 标签: 中医内科 辨证施治 个体化医疗 阴阳平衡 中医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疹是婴幼儿阶段经常发生的皮肤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皮肤瘙痒、红肿的症状。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医认为小儿湿疹的发生与体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体质小儿湿疹的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本文研究针对中医体质理论、体质与小儿湿疹的关系及表现、不同体质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展开研究。为小儿及其家长中医治疗小儿湿疹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中医体质理论 小儿湿疹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耳穴治疗是中医临床领域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其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上,又结合现代神经学、生物医学及相关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先进的自然疗法。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与耳穴治疗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主要围绕着此疗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中医耳穴治疗,不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也值得在教学研究中探讨与总结。

  • 标签: 中医 耳穴治疗 理论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面所具有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内68名基础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些人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人员对其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人员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所得到的实际效果.结果实施管理之后,观察两组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观察组中人员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比较优秀;观察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观察组中人员满意率为94.1%,对照组中人员满意率为70.6%,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明显差异.结论对基础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得到很好效果,可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能够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使护患纠纷减少,提升医院口碑,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质量;作用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32-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开放性骨折进行分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分期治疗理念进行诊治,其中GustiloⅠ型35例,GustiloⅡ型54例,GustiloⅢA型29例,GustiloⅢB型22例,GustiloⅢC型6例,通过对伤情评估,清创,初步固定骨折,预防感染,终末固定一系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其中98例患者骨折进行内固定后获得骨性愈合,34例患者因骨不连行植骨内固定术,6例患者因发生感染而采用外固定治疗,感染控制后行植骨内固定术,8例患者因局部软组织条件差而采用骨迁移技术治疗骨不连或骨缺损。康复效果优118例,良15例,可10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91.1%。结论: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难点为防治感染,我们对开放性骨折进行评估分型,清创,固定骨折,闭合创面等一系列分期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急诊护士的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理念,评价其管理效力。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0名护士分为观察组15名,施行柔性管理,对照组15名,施行急诊常规管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以及其所服务的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急诊护理技能均提高,其中观察组技能评分95.34±2.73,对照组86.27±3.45;自我满意度上,观察组96.33%,对照组82.14%;患者满意度,观察组98.2%,对照组81.5%。总体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能增加急诊护士对本职工作的适应性,张弛有序的开展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也让患者更满意。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和基于临床药理学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展望。结果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已经延伸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领域;中药临床药理学的药性与药效、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药药性具有明显的化学属性和生物属性,同时受到环境因子、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药性在环境、药理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故需要进一步了解、分析和掌握基于重要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

  • 标签: 中药药理 中药药性理论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康复护理模式构建及实践。方法 对60名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实验组使用中医经络理论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标签: 中医经络理论 康复护理模式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皮肤性疾病是影响人们生活的比较重要的一种疾病,它的存在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仍有少数皮肤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每位皮肤性病学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需要每一位皮肤性病学工作深入到临床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积极地探索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先临床 后理论” 《皮肤与性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高危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患者380例,其中实施风险管理理论前190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理论后190例患者,分析前后发生护理纠纷例数以及发生护理投诉人数,前后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发生护理纠纷例数1例,发生护理投诉3人。实施风险管理后发生护理纠纷例数0例,发生护理投诉0人。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大大降低了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率,医院患者对我院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风险管理理论在我院护理管理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