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优秀。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抑郁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提升作用。

  • 标签: 乳腺癌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皮肤病作为一种复发性较强,皮损较为严重的疾病,有很大的碍颜性,对于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临床研究显示,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对疾病的焦虑,还有内心的自卑以及强烈的心理耻辱感,对此,医院要从入诊、治疗和康复三个周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早治愈皮肤疾病。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痉挛性瘫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痉挛性瘫痪状态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对择期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中65岁以上健康老年患者、ASAI-II级、下肢单一骨折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早上11点入室)和对照组(早上8点入室)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由病房护士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两组共同记录入手术室前730am、入手术室后、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以及血糖和乳酸含量。结果实验组的入室后及出室前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上8时入室手术,缩短轮候时间能有效地减少老年患者手术的应激状态

  • 标签: 手术安排时间 老年人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癌症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癌症化疗病人108例,利用抽签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54例,1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依次为98.15%和87.0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降低了癌症化疗病人的负面情绪,病人满意度较高,可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化疗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随机抽取肺结核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及GHQ-12量表调查所有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0例患者共564例患者成功接受调查,GHQ-12量表评分为(3.166±1.195),我区肺结核病人整体精神健康一般,形势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自身健康水平等均为影响患者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是多方面,需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展开个性化结核病防治健康管理,加强肺结核宣教工作,改善患者精神健康状态

  • 标签: 肺结核 精神健康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3月-2018.1月间收治的72例肺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肺心病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护理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产妇的一般心理状况、心理需求、并针对产妇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临产妇主要的心理护理包括自身、婴儿及家庭三方面。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要根据临产妇的实际情况,分析产妇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护理方式,提出护理干预,减轻临产妇的精神压力,调动临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临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临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多,个体差异较大,在护理方面我们应适时的改变以接产为主的产时护理模式,提出相关护理干预,建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从而适应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1。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多次癫痫持续发作状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对30例癫痫持续发作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作为甲组,同期非持续癫痫发作患者作为乙组,甲组使用护理干预,乙组使用一般护理,对两组的发病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病程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患者的遵医嘱性,病史,发病诱因等因素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各组的以上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多次发作癫痫 持续状态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找寻契合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脑梗塞病人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策略。结果治愈例212,好转73例,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5例。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策略可以让病人较早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创伤,通过心理护理方法可使病人积极接受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脑梗塞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健康体检人群,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体检人员100例,常规干预组体检人员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两组体检人员干预前心理状态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体检人员干预后,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给予心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缓解体检人员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体检人员的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达到人们健康体检的目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体检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对10例紧张状态的住院精神病人,我们针对病人症状的双重性,确定两种护理方法进行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取得了病人较好的合作,并且体会到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关怀和尊重的护理态度对精神病人紧张状态的缓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病人 紧张状态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心理护理为主,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门诊 心理状态
  • 作者: 王桂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王桂波【中图分类号】R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08-02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要求,使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变化趋势,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1]冠心病居于老年人易患疾病之首,由于需长期治疗,致使多数病人有不同的心理障碍,这些不良的心理及情绪反应可影响治疗,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因此在护理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医患配合,不仅促进他们病体的康复,也更好地促进整体人的健康。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