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高等音乐院校首届复调音乐学术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它标志着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为作曲理论专业课程“四大件”之一的复调音乐,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学科;是专业作曲者必需掌握的基本技术。

  • 标签: 复调 高等音乐院校 音乐学术 音乐学科 作曲理论 专业音乐教育
  • 简介:一九八五年十一月日至七日,中国音乐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召开第二会员代表大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及二十几个省市音协向大会发来贺电、贺信。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成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枫,副部长高泰

  • 标签: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音协 李焕之 刘成果 一九 刘锡津
  • 简介:"开皇乐议"是隋开皇年间的一有关律学的朝内大辩论.郑译提出采用"七始"制律方法,创立了俗乐"八十四调"与"八音之乐",万宝常则以水尺重制雅律,遂创雅乐"八十四调",在此大辩论中,都获得了成就.郑译理论与苏祗婆祖传七调无直接关系,"八音之乐"是在下徵调音阶七声之外,另立"应声"为名,作为新音阶转调时的备用音,非"八声音阶".秦腔中的"苦音音阶"与祖传七调同为中原的音乐传统,亦非是古代龟兹音阶所演变而成的.

  • 标签: 音阶 律学 音乐传统 转调 苦音 苏祗婆
  • 简介:<正>一多声部的结合怎样才能获得美的音响效果?人类从切身的听觉经验中懂得;并不是任何同时发声的音响,都能唤起人们听觉的美感。也就是说,需要作曲家将乐音组织起来,使音与音之间形成某种组织联系,这可以称之为和声音响美的有序性原则。众所用知,欧洲多声部音乐的发展,是从“平行奥尔加农”开始的。平行奥尔加农要求和声声部必须保持与旋律声部——即“定声”(cantusfihmus)的纯度(也包括纯四

  • 标签: 平行奥尔加农 审美要求 多声部 三次飞跃 结构规律 有序性
  • 简介: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了“全国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小学教师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因此每个高校都会举办“项技能”比赛,内容涉及声乐、器乐、自弹自唱、合唱指挥、舞蹈等一些项目.从“项技能”开展后,也会发现它所对应的课程有些弊端.“项技能”课程设置应紧扣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这个目标,突出“项技能”,凸显师范性,同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课程.

  • 标签: 地方民族院校 五项技能课程
  • 简介:拉琴和修琴,乍听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精通二胡演奏的人来说这是保证顺利演奏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众所周知,一把好的二胡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一把经过演奏者精心调试的琴还可以发出演奏者所需要的、更富有特色和表现力的声音。

  • 标签: 二胡教学 调试方法 演奏技巧 保养方法 演奏质量
  • 简介:钢琴重奏《赋格音诗》是我一九八四年秋天在广州写作的。这部作品通过运用欧州古典赋格手法与广东南海渔歌素材的结合,表现中国南方生活的一些意境与感受。在作品的酝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体裁与曲式“赋格”,是欧洲十七、十八世纪以来的一种主要的古典对位体裁。“音诗”,是欧洲十九世纪浪漫派兴盛以后的一种重要的主调音乐体裁。写作《赋格音诗》,是试图综合这两种不同体裁的不同素质,并与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些特点和风格相结合。

  • 标签: 赋格曲 中国民间音乐 欧州 写作过程 广东南海 一九
  • 简介:北京大兴长子营再城营村的音大鼓是乡村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深度访谈和口述史记录以及现场观摩、问卷调查等,厘清了再城营村音大鼓的历史缘起、基本形式、流传影响和发展演变,对于其顽强的生命活力有了基本的认识。

  • 标签: 五音大鼓 源起 形式 流传 演变
  • 简介:在19世纪浪漫派时斯的俄罗斯音乐世界存在着两中倾向,一种是民族乐派,另一种则较为欧化。"俄罗斯人团"的出现为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创作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内容。

  • 标签: 浪漫乐派 俄罗斯音乐 钢琴作品
  • 简介:手指的灵活手指灵巧训练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但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它渗透在前面论到的基础之中,又需要进入一个升华的阶段。事实上,从学习手指独立挥动开始,手指的敏捷灵活就介入其中了。值得提出的是教学和辅导要注意到这一点,并有意识的把它当作手指灵敏的起点来加以关注。手指灵巧的第一要素是手指触键和起键这一组动作的敏捷与迅速。

  • 标签: 快速跑 手指独立 键盘排列 奏法 清晰度 训练任务
  • 简介:1、声调式是由哪声构成的?2、把下面的线谱译成简谱,再写出各声音阶的名称和音阶的音程结构。3、根据音阶音程结构情况,辨别下例是何调式音阶[提示:辨别音阶,一般是看主音及音阶的音程结构,如简谱中用首调唱名法记谱的(1=C)123561是声宫调式,用固定音名标记的bEFGbBCbE以及用固定唱名记谱的(实际上是1=D的123561),都是声宫调式音阶,因为音阶结构都是大二、大二、小三、大二、小三]。

  • 标签: 五声调式 音程结构 调式音阶 识谱 固定唱名 音阶结构
  • 简介:自从学习调性的知识以后,琴琴、童童每接触一首乐曲时都会琢磨一下它们的调性。今天,童童就发现了一首曲子很有特点,他对琴琴说:“你看,我把曲子里所有的音由低往高排列出来时,居然发现音列中只有5个音级。”其实,琴琴也碰到过只用5个音级谱写而成的曲子。于是,他们一同去请教老师。(见图1)

  • 标签: 五声调式 中国民族 乐理 曲子 调性 音级
  • 简介:声性半音化”的实践与探索,对于研究中国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曲家及理论家在对于西方音乐“半音化演进”方面做过大量的探索和系统的研究,“声性半音化”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中被频繁地使用,但大量的创作实践大都被理论家们总结为变音和弦、多调重叠以及声性十二音序列等的使用方法,并没有从“半音化”的角度说明它们的规律,致使一直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中国音乐中声调式的半音使用以及作曲家创作技法中“半音化”使用的分析,结合理论家们的总结,做一个初步探索及总结。

  • 标签: 变音 变音和弦 离调性半音化 调式交替性半音化 中国五声性半音化和声
  • 简介:霍华德·汉森(HowardHanson)1896年出生于内布拉斯卡,是瑞典后裔。曾就读于鲁特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和密西西比大学音乐院。1915年后他分别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学院和音乐艺术学院。1921年汉森为合唱、舞蹈和管弦乐队而作的“1920年的加州森林故事”获“PrixdeRome”大奖。由于他是获此大奖的首位美国作曲家而声名大振。1924年他任伊斯曼音乐学院院长并教授作曲长达四十年之久。他

  • 标签: 现代作曲家 美国作曲家 科普兰 十二音技法 合唱作品 伊斯曼
  • 简介: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现在我只是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上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换看法,希望同志们都能来谈谈自己的宝贵经验,我是抛砖引玉。(一)培养学生对钢琴专业的爱好及学习毅力。钢琴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演奏专业,要培养成材,非得要下十几年苦功不可,学习钢琴的道路是艰巨而漫长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钢琴专业的爱好及克服困难的

  • 标签: 学习毅力 练琴 弹奏方法 肖邦夜曲 俄罗斯学派 演奏风格
  • 简介:笔者认为:“均、宫、调三层概念”实际上难以成立。理由是:一、从“宫”“调”“均”三词涵义来说:“宫”一般指“调高”;“调”一般指“调式”;而“均”是多义词,一般都认为它就是音阶、或认为“宫、均、调三词在调高意义下,常常可以互相代替”。在实际音乐中,“宫”(调高)与“调”(调式)密切相联,根本不能剥离而分为两个层次。而“均”作为律位构成的音阶,与调高、调式天然地叠合在一起,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剥离开来而分成三个层次;二、从传统七声音阶的构成来说,实际上并不完全采用三分损益四度、度成律法,而是采用兼含三分损益与纯律三度关系成律法的复合律制一如钟律、琴律,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均主”一说。

  • 标签: 调三层次概念 三分损益 纯律 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