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外国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一)总的情况越南未来10~15年的目标是继续革新事业,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把越南建设成为富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国家,保持年经济增长率最少达到7%,2005年的GDP要比1995翻一番,国内经济积累比例达到GDP的30%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各种经济成份的力量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国际和地区的合作,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 标签: 中国 越南 直接投资 目标 定向 措施
  • 简介:世界进入新世纪,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中国外交纵横捭阖引人注目。这要归功于中国外交突出一个“和”字。“和”是中国处理同各同关系的原则,也是对待国际关系的原则。中国外交的这一特色,来源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也来源于中国的古老哲学和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崇高理想。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 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 崇高理想 世界
  • 简介:中国、日本、东盟同处东亚,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支战略力量。1997年以来,中国、日本、东盟三方渐趋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探讨这种三边互动形成的动因,以及中国、日本、东盟各方在三边互动之中的战略考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 标签: 中国 日本 东盟 三边 东亚地区 国际关系
  • 简介:设立禁飞区是一种国际干涉的中间道路,西方国家设立禁飞区目的是在侵略与合法性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从而凭借联合国授权、以有限的军事手段实现有限的干涉目标。设立禁飞区的动议并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但它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或默许,能够在联合国框架内大行其道,并正在朝着国际规范的方向演化。正因如此,中国在禁飞区问题上面临多重外交两难,中国外交承受着新的调整压力。

  • 标签: 禁飞区 国际安全 人道主义干涉 中国外交转型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权力被认为在发生转移。在世界格局中物质、力量因素仍是最基本的,但其重要性在下降,而非物质、非力量因素在上升,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和国际格局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力量分布、力量对比的基础上,而会越来越建立在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的分布与对比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多元化基础之上。

  • 标签: 美国 中国 世界格局
  • 简介: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稻米贸易发展迅猛,不断增长的趋势明显,但双方稻米贸易的不稳定性与不平衡性也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在探讨双方稻米贸易总体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出口集中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其动态与前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方稻米贸易具有市场地位极不对等、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贸易互补性较强等特征。本文对中国与东盟稻米贸易的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中国 东盟 稻米贸易
  • 简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结构、地理和历史等诸多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较多,1978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就有2.5亿,扶贫开发任务相当艰巨。新中国成立5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扶贫开发 绝对贫困人口 经验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阶层结构
  • 简介:第七届中德安全对话研讨会的题目重点是“中国、欧洲与世界新秩序”。我们既要讨论总体的世界秩序,也会就国际关系领域中两国均认为重要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我想开门见山谈一个基本观点:尽管国际政治中的许多因素持续变化,旧的挑战依然存在,新的挑战又不断出现,但世界秩序有一个基石,

  • 标签: 世界新秩序 欧洲 中国 世界秩序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 简介: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经历文革和近年来片面强调经济优先发展,传统文化和基本信仰有所失落。无论是传统价值观或革命价值观,均面临其他价值观的严重挑战。中华传统文化却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得到更多的推崇和光大。华侨华人在保持传统文化优秀因子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因子,形成兼具中西文化特质的华侨华人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很大程度上具有普世价值,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文化 传统 革命 价值观 华侨华人
  • 简介: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483万,其中乡村人口3115.7万。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4%。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4060公里。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气候复杂多样,资源丰富,有5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 标签: 中国西南 云南省 扶贫开发 国土面积 资源丰富 矿产储量
  • 简介:自本世纪初以来东南亚华侨就成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课题。这项研究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10年多。然而,当70年代末宣布实行开放政策之后,各主要研究机构伊恢复华侨问题的研究,并在80年代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因此,现在来评估中国学者特别是80年代期间他们在华侨研究上做了些什么是适宜的。

  • 标签: 主要研究机构 华人社会 中国移民 国籍问题 实力地位 抗日活动
  • 简介: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不仅是修辞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文语言研究的重要著作。文学语言的奥秘表现在对其主要特征———审美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上,情感性、形象性、创新性、模糊性是其不可忽略的构成因素

  • 标签: 修辞 文学语言 审美功能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文艺语体
  • 简介:发建言,济天下——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翟坤“国家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保障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使得国家利益论在西方国际关系诸流派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国家利益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一直没...

  • 标签: 国家利益分析 效用分析法 研究方法 对外政策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
  • 简介:在柬埔寨大选中获得24个国会议席的桑兰西党(简称桑党),被人民党(简称人党)和奉辛比克党(简称奉党)联手阻击在政府和国会之外,不得不继续充当反对党角色.这个活跃在柬埔寨政坛将近十年,正在崛起的党及其领导人桑兰西,已经越来越受到柬埔寨国内及国际上人们的广泛关注.桑兰西成为人民党最担心的政治对手.

  • 标签: 桑兰西党 柬埔寨 奉辛比克党 人民党 政党制度
  • 简介:外高加索三国是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它们将中国、中亚与欧洲联结起来,且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大,1991年以后一直是大国争夺的对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中国与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三国建立起了紧密合作关系。三国积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其视为重要机遇,政界、学界乃至媒体都予以热烈回应和积极配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许多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中国对高加索地区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外高加索国家的合作前景中,中国也将面临外高加索国家自身存在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消极问题乃至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外高加索三国内部的社会政治问题、外高加索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关国家输入性恐怖主义、外高加索地区可能面临的地缘政治变局。大国在某地区的竞争也会波及其他地区,甚至在全球引发共振。2018年以来,外高加索地区乃至周边国家以及遥远的其他地区都发生或酝酿着深刻变局,这些趋势和动态都不同程度地相互交织,互相影响。中国在外高加索地区拥有巨大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利益,因而必须正视这些安全风险,并审慎规避。

  • 标签: 亚美尼亚变局 输入性恐怖主义 地缘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
  • 简介:2015年11月23-24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出席并致辞。

  • 标签: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党委副书记 创新中心
  • 简介:南亚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着力研究南亚自然灾害及应急管理现状,南亚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模式和特点,以及该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南亚合作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笔者亦对中国与南亚间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跨地区合作的可行性作了相应的探讨。

  • 标签: 南亚 灾害应急管理 地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