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Willis作为一级侧支在发生脑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脑血流的重新分配,完整的Willis可起到代偿作用,从而维持脑灌注,减少梗死体积,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既往关于Willis与脑动脉狭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颅外颈动脉狭窄,关于Willis变异与颅内动脉血流的关系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Willis解剖变异及生理功能进行回顾,重点对Willis变异对颅内动脉狭窄血流分布的影响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评估方法。

  • 标签: Willis环 颅内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Willis动脉上动脉瘤的研究一直是目前医学临床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由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仍是目前多数学者首荐的方法,介入法只能作为手术治疗的补充,因此了解Willis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进展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WILLIS动脉环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解剖 研究
  • 简介:目的探索神经内窥镜经前纵裂“锁孔”入路到达Willis前部的可行性,为窥镜治疗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本组采用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4例新鲜少年尸头,用0°软镜、0°、6°、30°硬镜交替配合使用,探讨了前纵裂窥镜“锁孔”入路。结果额部皮肤采取横行皱纹切口1.5-2cm,骨孔1cm。手术通道位于前纵裂内,窥镜经胼胝体池和鞍结节之间的解剖裂隙到达Willis前部。窥镜“锁孔”入路可以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锁孔入路 局部解剖学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且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闭塞位置将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为Ia、Ib、L及T型4型。通过治疗90 d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58例中预后良好组患者58例,预后不良组患者100例。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明显偏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偏低,房颤比例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闭塞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Ia型患者比例最高,T型最低,分别为75.9%和3.4%。2组患者Wills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0.342,95%CI:0.127~0.919,P=0.033;OR=0.066,95%CI:0.005~0.803,P=0.033)。结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

  • 标签: 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Willis环 机械取栓 CT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和Willis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可疑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患者43例,分别行3D-DSA和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检查。运用容积再现显示法对3D-DSA的检测数据进行重建。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法对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和Willis变异情况的差异。结果3D-DSA对IA的检出率高于2D-DSA(P〈0.01);其中前者对瘤径小于5mm的IA的检出率高于后者(P〈0.01);对于瘤径大于5mm的IA,两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D-DSA和2D-DSA对于囊状I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叶状棱形IA,前者的检出率高于后者(P〈0.01)。IA患者中,Willis的变异率高于后,A1优势症左侧多于右侧;3D-DSA对于Willis变异和A1优势症的检出率均高于2D-DSA(P〈0.05)。结论3D-DSA可更加准确地对微小和形态复杂的IA进行诊断,且对于IA患者的早期风险评估更有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 简介:目的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对Willis完整性与脑梗塞发生率的关系,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减少脑梗塞的发病率。方法2012年12月~22016年4月脑部磁共振检查黔南地区少数民族患者平扫+血管成像共355例,年龄19岁至92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男性247例,女性108例,采用GEl.5THDI磁共振,8通道头颅线圈,行T1WI、T2WI,水抑制像,弥散加权成像,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脑血管成像fMRAl成像。结果黔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人Willis不完整性率为70%,略低于国内报道的73%。Willis不完整性检查组脑梗塞发生率为76%,Willis完整性检查组脑梗塞发生率65%,说明willis不完整性与脑梗塞发病率成正比。结论Willis存在变异,其代偿能力与脑梗塞有关。

  • 标签: WILLIS环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 脑梗塞
  • 简介:摘要颈内动脉虹吸段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仅发生于少部分颅底骨折患者。由于颅底骨折所致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动脉壁或其分支破裂,形成少量出血,易被忽视,血肿吸收后,血肿包膜形成假性动脉瘤瘤壁。假性动脉瘤缺乏真性动脉瘤壁结构,可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大,乃至破裂出血,并且多数是大出血,后果严重。其发病隐匿、易漏诊误诊。及时发现并通过支架将病变的血管隔绝于血流之外,借助支架修复血管是治疗的一种手段。笔者采用Willis支架隔绝受损破裂的颈内动脉壁或者其分支根部颈内动脉17例,探讨Willis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虹吸段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动脉瘤 颈内动脉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62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患者(共6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62个动脉瘤中,33个破裂,另29个未破裂;45个采用单覆膜支架置入术,2个采用双覆膜支架置入术,12个采用单覆膜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另3个采用双覆膜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结果62例患者的62个动脉瘤均一次成功置入覆膜支架。62个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53个(85%)动脉瘤完全闭塞,另9个(15%)出现内漏,其中7个表现为轻度动脉瘤瘤腔内显影并滞留。62例患者中,术后3例(4.8%)出现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支架移位,1例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另1例因术中血管穿孔致颅内出血死亡;6例(9.7%)发生眼动脉闭塞,但均未出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症状。6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9.0±4.7)个月(3~24个月)。随访期间,61例患者均未发生脑缺血或出血性事件,且均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术后3个月,49例患者进行DSA随访,其中46个(94%)动脉瘤完全闭塞,另3个(6%)出现内漏。至末次随访,61例患者中,60例mRS为0~2分,1例为4分。结论初步判断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破裂或未破裂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较高,内漏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Willis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回顾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21年1月应用Willis覆膜支架(WCS)系统治疗27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17例(63.0%)单纯应用WCS,10例(37.0%)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期间2例发生术后内漏(7%),其中1例(Ⅰ型内漏)自愈,另1例(Ⅲ型内漏)再次置入WCS治愈,其余患者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支架移位及内狭窄。改良mRS评分良好率92.6%(25/27)。应用WCS治疗床突旁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Willis覆膜支架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平板CT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3例因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而行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使用DSA工作站对支架置入后普通平板CT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结果分别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方法显示的支架重建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将靶血管5 s-3D-DSA重建图像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的支架重建图像进行融合,观察并评估支架完全打开及贴壁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置入25枚Willis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达100%。与普通平板CT相比,高分辨平板CT能更清晰和直观地显示金属支架细节,图像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0.56±0.71 vs. 1.5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观察到1枚支架头端金属丝U型连接处打折,但未见血管破裂及内漏等情况,余24枚支架完全打开并贴壁良好。结论高分辨平板CT能清晰展示支架打开程度及贴壁情况,进而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分辨平板CT Willis覆膜支架 支架置入术 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
  • 简介:梅花本是四季长青,越冷越旺盛的草木。可是长安皇宫中的梅花,却出现了怪异的现象。梅庄之外的梅树,本是四海之内搜来的奇种,争奇斗艳,就算不在花季,也郁郁葱葱,从来不需花匠过多的照料。

  • 标签: 梅花 皇宫 声音 长安 宫女 花瓣
  • 简介:血管内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损失等。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病变血管变化及栓塞材料的不稳定性,使病变与正常动脉之间的移行部分难于处理,常出现治疗不全,病变再通、复发等问题。覆膜支架是在裸支架上固定一层与组织相容的薄膜,置入血管内可以将血管病变隔绝于血流之外,建立一段人工的血流通道。利用覆膜这几家覆盖病变和相对不正常的移行部分,理论上可以即刻达到解剖学治愈的效果,但目前仅少量将覆膜支架用于颅内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一例鞍区肿瘤神经内镜下切除,并发颈内动脉破裂,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病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颈内动脉损伤 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米索前列醇联合取钳取与常规取钩的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自愿取的绝经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取钩取,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结合取钳取,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以及取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良好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成功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68±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3±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结合取钳应用于绝经期取术,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好,疼痛程度低,取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取环钳 取环钩 取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载瘤动脉的直径和累及病变血管的长度选择合适尺寸的Willis覆膜支架。术后对所有患者常规行头颅Dyna-CT复查和支架重建。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同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判断患者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另3例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后存在"内漏",其中1例行1次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术后连续1~2个月辅助压迫病变侧颈动脉。术后即刻DSA显示,所有患者的血管重建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术后1例患者因重型颅脑创伤死亡,其余14例术后复查Dyna-CT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1.6)个月(3.0~8.0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10例,3分4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至末次随访均未复发,其中2例存在"内漏"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随访时"内漏"消失。结论初步推测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理想材料之一。

  • 标签: 动脉瘤,假性 颈内动脉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Willis覆膜支架
  • 简介:朱节站在阳台上,看着摇晃的树叶子和青青的草皮,好像还没来得及等待,那种坠落的感觉就凶猛地席卷来了,像窗外的阳光突然笼在了她的身上。朱节战栗了一下,人就像被射出去的一支利箭,先是进了卧室,接着穿过起居室到了厨房。在厨房门口,朱节拉开冰箱的门,迅速把一只柠檬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纸环》
  • 简介: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代张祜这首《题金陵渡》所描写的“金陵津渡”并非金陵的渡口,而是指位于镇江的西津渡。西津渡与瓜洲渡隔江而望,在古代是长江下游一带的漕运重镇。雍正十二年六月初的一个傍晚,就在这金陵渡向东不远的江面上,一艘小型货船由上游顺流而来。

  • 标签: 长江下游 小型货船 漕运 江面 上游
  • 简介:在两条平行线中间放一个铁环,小朋友两两一组,各执一小棍,用小棍拨动铁环向己方运动。发令后两人同时用棍牵引,谁先把铁环的大部分拉到本方线后,老师即宣布为获胜者。

  • 标签: 幼儿教育 游戏 初等教育 儿童
  • 简介:牛顿实验中确定最佳测量数是实验和计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确定实验要求的相对误差,然后运用误差理论得到最佳测量数,其结果与文献采用的方法相一致。该方法的结果是简化测量和计算工作量的有效方法,提供了物理实验测量和计算理论分析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牛顿环 平凸透镜 直径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