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OSTEOSETR)人工在治疗塌陷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人工治疗塌陷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病例都取得性愈合,无不连、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OSTEOSETR)人工材料术后1个月开始吸收,术后3个月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半年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OSTEOSETR)人工材料在手术治疗塌陷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植较佳方法,从而可使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OSTEOSET(R)型人工骨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人工Osteoset缺损、不愈合及骨肿瘤、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植入新型人工Osteoset的手术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及愈合时间的分析。结果40例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红肿渗出。人工与自体混合组术后8~13周人工颗粒完全吸收,自体颗粒形态模糊。单纯人工植入组术后4周可见人工部分吸收;术后8~12周完全吸收,可见新生骨质,术后14~18周骨折愈合。结论新型人工材料Osteoset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无局部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移植替代物。

  • 标签: 新型人工骨 Osteoset 临床应用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侧凸融合术中使用原位自体移植加Osteoset材料与单纯取自体髂骨移植的融合效果比较.方法对57例11~18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经后路Moss-miami内固定系统进行矫形融合手术.在融合术中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取自体移植加Osteoset材料,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取自体髂骨移植.随访时间平均1.9年(1-3年).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影像学评估.结果实验组:术前单纯胸弯、腰弯平均Cobbs角为58度术后矫正至21度.术前双弯术前胸弯平均Cobbs角为53度术后矫正至19度,腰弯平均Cobbs角为47度术后矫正至16度.对照组:术前单纯胸弯、腰弯平均Cobbs角为56度术后矫正至22度.术前双弯术前胸弯平均Cobbs角为55度术后矫正至18度,腰弯平均Cobbs角为49度术后矫正至17度.两组随访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矫形度丢失,临床及影像学没有假关节形成.结论在脊柱侧凸融合术中,Osteoset材料加原位自体移植是一种可靠的植方法.

  • 标签: 原位自体骨移植 脊柱侧凸 Osteoset植骨材料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制作的复合人工预制体在个性化颌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颌面缺损的患者利用复合人工进行缺损修复,术前对颌面缺损部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制造快速成型机、复合人工材料及一系列的工序处理后制成三维颌面模型及个性化的颌面预制体.术中在模型指导下将颌面预制体精确定位与固定。其中3例并明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则予同期或二期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全部颌面预制体术中能准确快速的就位及固定.无预制体断裂等发生,转移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血运良好.除1例经口内切口患者术后部分伤口裂开予二期清创缝合后伤口愈合外,余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至4年,无预制体移位、排斥等并发症发生,双侧颌面外形基本对称,外形满意。结论应用CAD/CAM制成的个性化复合材料颌面预制体能达到颌面缺损的精确重建.有效地解决植入体塑形困难.简化了手术程序及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颌面骨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外侧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治疗SchatzkerⅤ、Ⅵ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内外侧钢板结合贝奥路人工。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32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可8例,优良率为80%。结论内外侧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稳定性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的塌陷,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人工骨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治疗方法对大腿疼痛的影响。方法对在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我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3岁,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8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1岁,对两组患者3年内出现的患侧大腿疼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可减少大腿疼痛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对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标签: 骨水泥 人工关节置换 大腿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单层+双层人工真皮复合移植和双层人工真皮移植修复下肢大面积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34例(37个创面)下肢大面积外露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9~67岁[35.5(29,45)岁]。小腿及足踝部外露面积≥10 cm2(短径≥2 cm)。20例(21个创面)Ⅰ期采用双层人工真皮移植(A组);14例(16个创面)Ⅰ期采用单层+双层人工真皮复合移植(B组)。两组Ⅱ期均移植自体刃厚皮片。观察Ⅱ期术后2周及2个月创面总愈合率,比较两组Ⅱ期术后2周及术后2个月创面愈合优良率、Ⅰ期与Ⅱ期手术间隔时间。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Ⅱ期术后5~6个月时两组植皮区瘢痕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个月[5(2,7.5)个月]。Ⅱ期术后2周及2个月创面总愈合率分别为81%(30/37)及97%(36/37)。其中术后2周创面愈合优良率A组为76%(16/21),B组为88%(14/16);术后2个月创面愈合优良率A组为95%(20/21),B组为100%(16/16)(P均>0.05)。A组中4个创面需要再次移植人工真皮完成外露创面覆盖,B组均单次移植完成外露创面覆盖。A组中剔除4例经二次人工真皮移植的患者,Ⅰ期与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为20(16,21)d,B组为21(21,23)d(P>0.05)。Ⅱ期术后5~6个月时A组VSS评分为(9.2±1.1)分,B组为(8.0±1.2)分(P<0.05)。分项评分中色泽A组为(2.5±0.5)分,B组为(2.0±0.6)分;柔软度A组为(2.2±0.7)分,B组为(1.6±0.5)分,B组均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移植可有效修复下肢大面积外露创面,单层+双层人工真皮复合移植可避免大面积下肢骨外露创面修复时多次移植人工真皮,且Ⅰ期与Ⅱ期手术间隔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植皮区瘢痕色泽和柔软度得到改善,提高了创面修复效率和质量。

  • 标签: 皮肤,人工 真皮 小腿损伤 足损伤 伤口愈合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人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04年6月采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82岁。25例患者住院治疗,随访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关节畸形及关节脱位,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患者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及有效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IV) 人工股骨头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水泥与非水泥非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泥组、非水泥组,每组各56例。水泥组患者给予水泥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男26例,女30例,年龄(72±4)岁。非水泥组给予非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男31例,女25例,年龄(73±4)岁。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对患者在随访期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1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3)d]、开始负重时间[(41±9)d]均低于非水泥组[(17±3)d、(46±10)d](t=4.353,2.856,P<0.05)。水泥组手术优良率为87.50%(49/56),高于非水泥组71.43%(40/56)(χ2=4.432,P<0.05)。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低于非水泥组的21.43%(12/56)(χ2=4.667,P<0.05)。水泥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在术后6个月[(82±14)分]、12个月[(86±8)分]、24个月[(91±7)分]、36个月[(95±4)分]均优于非水泥组[(76±11、81±9、87±8、91±6)分]。水泥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3%(5/56),低于非水泥组的23.21%(13/56)(χ2=4.236,P<0.05)。结论相较于非水泥人工半髋关节,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型 人工半髋关节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建立山羊双侧下颌牵张成实验动物模型,探讨硫酸钙人工对山羊下颌牵引成区新生成的作用及局部使用硫酸钙对血清总钙的影响。方法8只山羊随机分为A组(硫酸钙组)和B组(对照组).建立牵引成(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模型。A组预牵开3mm间隙,注入硫酸钙人工;B组常规牵引:两组均于术后第5天开始,以0.5mm/12h的速度牵引,A组连续牵引7d,B组连续牵引10d,两组颌总延长距离均达到10mm。术前及术后早期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总钙浓度。牵引结束后第6周取材,对新生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等指标进行观察检测。结果所有山羊下颌均延长了约10/mm,A组血清ALP浓度、新生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密度及三点弯曲断裂最大载荷值均比B组高(P〈0.05),而血清总钙浓度与B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硫酸钙人丁在牵引成的早期对新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且局部应用硫酸钙对血清总钙浓度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硫酸钙人工骨 山羊 下颌骨 牵引成骨
  • 简介:背景:目前,水泥全膝关节置换术仍是全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的金标准,但随着假体制造工艺的提高,尤其是小梁金属在关节假体中的应用,逐渐克服了早期非水泥TKA缺点,理论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但其临床效果尚存争议。目的:比较非水泥钽金属一体化胫骨平台(tantalummonoblocktibialcomponent,TMT)与水泥胫骨平台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获得随访的44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选用同系列股骨假体的TKA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其中,234例患者选用TMT,共350个膝关节;206例患者选用水泥胫骨平台假体,共332个膝关节;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KSS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SF-36评分、术后X线评价、并发症及中短期假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ROM、KSS、VAS、WOMAC、SF-36等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MT组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PJI)发生率较水泥组低(P=0.03),术后其他并发症及假体生存率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影像学检查两组均未见>1mm或进行性发展的透亮线,TMT组术后早期透亮线逐渐消失,展现出良好的长入特性;两组胫骨平台β角(胫骨假体内翻角)、δ角(胫骨假体后倾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水泥胫骨平台比较,TMT并未增加TKA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失败率,二者在临床效果、影像学评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应用TMT的患者PJI发生率较低,并展现出良好的长入特性,因而理论上可获得更高的长期假体生存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钽金属一体化胫骨平台 非骨水泥 骨水泥 假体周围关节感染
  • 简介:9R-40秸秆揉碎机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生产.是广泛用于粗饲料加工的一种新型机器。它集揉切碎和粉碎等机型之优点,可将农作物秸秆(玉米、高梁、小麦等秸秆1、牧草、藤蔓等作物茎秆揉碎成丝状段.既可以直接用于饲喂牲畜.也可以将其青贮、氨化、碱化或进行其它加工(压块、压饼)。揉碎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工作平稳、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即可用于个体加工,也可用于中小型饲养场和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帮手。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揉碎 粗饲料加工 内蒙古农业大学 饲料利用率 作物茎秆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利用RP技术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人工活性替代物修复下颌缺损的可行性。方法:RP技术SL法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法复合BMP,制成定制化人工活性。以多孔β-TCP/BMP支架为实验组,单纯多孔β-TCP支架为对照组,进行修复犬下颌缺损的动物实验,分别在植入后2周、1月、3月、6月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测分析和组织学观察,Lane—SandhuX线和组织学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3月,均出现牢固的连接。植入后6月,实验组可见改建。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定制化人工活性的构建是可行的。多孔β-TCP支架和多孔β-TCP/BMP复合支架均可以最终完成替代,达到临床修复的目的。

  • 标签: 下颌骨缺损 磷酸三钙 骨形成蛋白 快速成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Reel铺管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海底工程的技术,通过将管道卷成卷筒状、装载到铺管船上、在海底上铺设管道等步骤,将海底管道铺设到海底沉积物之中。因此,本文将对 R铺管工艺及设备布置进行研究,首先介绍Reel铺管技术的原理,接着对其设备布置进行了探究,包括卷筒存储区,张力控制系统,卷筒的装卸设备和卷筒的保护设施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R型铺管 工艺 设备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