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系统合金科学的思想,结合实验晶格常数和生成热,综合考虑合金能量、体积、原子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BCC结构Nb-Mo合金的相互作用方程为第9方程;同时,确定Nb-Mo合金NbMo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的基本信息;根据无序合金的特征原子浓度计算了无序Nb(1-x)Mox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其物理性质的变化趋势与电子结构的变化极其一致。

  • 标签: Nb-Mo合金系 特征原子序列 无序合金 性质
  • 作者: 金鸿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7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2年16期
  • 机构: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省昆山市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Fe-Sn-Mo合金元素偏析及Fe的d电子数变化要点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合金元素及其在钢中的作用,而后在分析残余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基础上,系统性阐述了相关的操作过程。

  • 标签: Fe-Sn-Mo 金元素 电子数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Fe-Sn-Mo合金元素偏析及Fe的d电子数变化要点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合金元素及其在钢中的作用,而后在分析残余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基础上,系统性阐述了相关的操作过程。

  • 标签: Fe-Sn-Mo 金元素 电子数变化
  • 简介:摘要:新疆天山钢铁巴州有限公司轧钢厂棒材生产线前期通过不断试验探索,研究了铌合金化替代钒合金生产高强度螺纹钢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并进行批量化生产,实验过程稳定可靠,未产生不合格品,通过冶炼工艺要点研究,轧制过程控制研究及产品时效性及微观层面研究进行全方位分析论证,此次研究过程有效,可满足批量化生产时间需求。

  • 标签: Nb合金化 工艺 产品性能
  • 简介:采用高真空高温(<5.5×10^-3Pa、1400℃)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得到添加不同含量Ni元素的WC-Co-TiC-TiN-Mo硬质合金,并且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分析天平、维氏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分别分析了试样密度、显微硬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有Ni和无Ni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试样微观结构和性能差别较大,并且硬质合金试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随着Ni元素添加含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当原料中不含Ni时,此种烧结工艺得到的硬质合金性能较低,表现在试样经测试得到的硬度、密度、致密性等参数均相对较低;当在WC、Co、TiC中添加Ni元素时,发现制备得到的硬质合金中,WC晶粒分布较为匀质且晶粒相对较细,试样的硬度、密度和致密性等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在合金粉体中添加0.75wt.%Ni时,得到的合金试样性能较佳,WC晶粒尺寸较细,试样表面维氏显微硬度为1850HV10kgf,试样内部维氏显微硬度2210HV10kgf,相对于无添加Ni元素时合金硬度分别增加约19%和27%;同样,试样相对密度增加21%,达到99.3%,得到的合金试样更为致密、硬度更高,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表现更为优越.

  • 标签: 硬质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NI
  • 简介: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法研究Nb含量对铸造TiAl-xNb(x=1,3,5,7;原子分数,%)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Nb含量为1%时,TiAl-Nb合金铸锭组织主要为单相的γ组织;随Nb含量升高,合金组织主要为α2/γ层片组织;并在层片组织间存在2种偏析,分别是网状β相和γ相,合金的层片晶团平均尺寸逐渐增加,β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当合金Nb的含量从1%增加到7%,层片晶团平均尺寸由89μm增加至190μm,β相的体积分数从1.9%增至12.9%;随合金Nb含量增加,β相中Nb含量增加而Cr含量减少,γ相的偏析区域宽度变窄。

  • 标签: TIAL合金 显微组织 偏析
  • 简介:通过微弧氧化法在新型医用近β钛合金Ti-3Zr-2Sn-3Mo-25Nb表面制备一层含Ca、P多孔薄膜,再将其在胺基化溶液中活化处理以在薄膜表面引入NH-2。借助XRD、SEM和EDS研究该多孔复合薄膜的组成和表面形貌,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经上述表面改性处理后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骨诱导活性。结果表明:该薄膜主要由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组成,是一种含有Ca、P的陶瓷混合物;薄膜在模拟体液中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成骨细胞能够很好地在薄膜上分化、生长;表面覆膜处理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体内骨诱导活性优于未处理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

  • 标签: Β钛合金 Ti-3Zr-2Sn-3Mo-25Nb合金 骨诱导性 微弧氧化 表面改性
  • 简介:Ni-Cr-Mo合金经冷压成型后于真空中以不同温度进行烧结.通过测定其相对密度、线收缩率、拉伸强度和硬度,研究烧结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不超过1330℃时,合金的相对密度、收缩率、拉伸强度和硬度随烧结温度的上升而缓慢增加;当温度上升到1360℃时,合金的这些性能指标急剧增大;当温度上升到1390℃时,烧结后的合金试样外形发生严重变形.

  • 标签: Hastelloy型合金 真空烧结 密度 力学性能
  • 简介:分析了铌含量对Ti-XNb基钛合金室温力性与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O含量呈递增趋势,并且O含量的增量呈递减趋势.随着Nb含量的增加,室温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室温塑性逐渐减小。

  • 标签: Ti-Nb基合金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 简介:β-Ti型结构的钛基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β-Ti型Ti-Nb合金,研究不同Nb,Fe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的平均粒度减小,当球磨时间超过60h时粉末易发生团聚。当球磨转速为300r/min,球料比为12:1,Ti和N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24%时,球磨100h后制备的粉体材料中具有一定体积的非晶相。该粉末在1000℃下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具有均匀细小的球状晶粒组织的Ti-Nb合金,其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180MPa,6.7%和55GPa。通过控制Nb,Fe的含量,可以促进β-Ti相形成,获得高强度和低杨氏模量的Ti-Nb合金

  • 标签: 机械球磨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电子束和真空白耗电弧熔炼法制备Nb-Ti-Al(质量分数,%)合金,利用料浆熔烧法在合金表面制备Si—Cr-Ti涂层,研究在1400℃下合金与涂层的氧化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研究基体与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形貌变化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Nb.40Ti-7A1合金在1400℃氧化1~11h后,氧化产物均主要为TiNb2O7、TiO2、Al2O3;氧化前,涂层丰要由(Nb,Ti,Cr,A1)Si2主体层与(Ti,Nb,Al)5Si3过渡层组成,高温氧化后涂层表面形成含有A1203、Ti02的Si02阻挡层;合金与涂层的氧化行为均遵循抛物线规律,合金在1400℃氧化11h的单何面积质量增量为161.98mg/cm2,而涂覆涂层后单位面积质量增量降至9.56mg/cm2,表明Si-Cr-Ti涂层具备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标签: Nb-Ti-Al合金 硅化物涂层 Si-Cr-Ti 高温氧化
  • 简介:本文论述了Nb、V、Ti在钢中的存在形态,分析提高钢的强韧性、改善可焊性的微观机理及在钢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合金化 微合金元素
  • 简介:目前,有关镁合金转化膜的研究较多,而对镁锂合金的磷化膜研究未见报道。磷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多相反应,本质上属于电化学反应。当金属浸入磷化液中,在其表面形成许多微腐蚀电池时,轻微浸蚀发生,且在溶液/金属界面处,

  • 标签: 镁锂合金 锌系磷化 金属界面 电化学反应 多相反应 磷化反应
  • 简介:采用电磁悬浮方法,通过原位观察再辉曲线进行过冷Ti-46Al-7Nb亚包晶合金的快速凝固研究,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240K。在一定过冷度下对悬浮的熔体进行铜基底悬淬,进而对凝固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超过一定的临界过冷度(ΔT*=205K),凝固模式将从具有包晶转变特征向包晶转变被抑制转化。当熔体初始过冷度ΔT≤ΔT*时,遵循包晶合金的典型凝固规律,β相作为初生相析出,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包晶相α以包晶反应、包晶转变的方式析出。当ΔT〉ΔT*时,β相直接凝固,包晶相α的析出被抑制。包晶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包晶相α的孕育时间τP与再辉后熔体完全β相凝固所需的时间tβ的相对大小。当过冷度相差不大时,通过改变凝固过程的冷速,组织中获得β相向α"相的马氏体转变。

  • 标签: 亚包晶合金 临界过冷度 显微组织
  • 简介:研究样品的分析功率、助熔剂、浴比、标准加入法等对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Nb-Si粉末合金中氧含量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i作为助熔剂、分析功率为5kW、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时,可消除基体干扰,氧含量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加入回收率为98.3%~103.5%。此方法能够准确测定Nb-Si合金中氧含量,可拓展其他类似合金的氧含量测定。

  • 标签: 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 标准加入法 Nb-Si合金 助熔剂 浴比
  • 简介:采用冷等静压法(coolisostaticpressing,CIP)制得大尺寸钼骨架,对骨架进行渗铜制备Mo-30Cu合金,并在350℃进行温轧,研究CIP压力及熔渗温度和熔渗时间对合金致密度的影响以及合金的轧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冷等静压法在120~180MPa压力下可制备孔隙分布均匀,无分层等缺陷的钼骨架,熔渗后坯料的线收缩率随CIP压力增加而逐渐降低,最佳CIP压力为160MPa;在一定范围内升高熔渗温度与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助于提高合金致密度;冷等静压–溶渗法制备的高致密Mo-30Cu合金具有较好的温轧性能,有效提高了大尺寸试样的加工性能。CIP压力为160MPa压制的骨架在1350℃渗铜6h后相对密度达到99%以上,合金的温轧变形量可达到65%。

  • 标签: Mo-Cu合金 冷等静压(CIP) 渗铜 致密化 轧制性能
  • 简介:基于硬组织置换应用目的,探索开发低弹性模量、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新一代生物医用Ti84Mo16合金。文章主要介绍Ti84Mo16合金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优化研究、Ti84Mo16合金表面活性化研究及羟基磷灰石活性涂层培养、Ti84Mo16合金多孔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优化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Ti84Mo16合金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新一代生物医用钛合金开发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Ti84Mo16合金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多孔材料
  • 简介: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构和可视化技术研究了在Fe-0.28C-3.0Mo(mass%)合金中TTT曲线港湾(Bay)鼻尖温度以下形成的退化铁素体的三维形态。退化铁素体的三维观察和分析表明,退化铁素体起初是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然后长向晶内,而不是向晶界扩展。退化铁素体是由棒状的亚单元组成,每个亚单元的直径约为1—2微米,长度为几微米。该合金中退化铁素体的奇特形貌可能是由铁素体晶粒的重复形核和长大以及临近铁素体晶粒的合并而形成的。

  • 标签: 相变 组织 贝氏体 铁素体 三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