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晚期NSCLC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系统,以“NSCLC、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CAR-T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5-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93条,中文文献385条。纳入标准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免疫治疗;3)免疫检查点;4)CAR-T疗法;5)疗效评价。剔除标准1)文献发表时间较早;2)文献与本文相关性不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22条,英文文献132条,根据剔除标准剔除中文文献10条,英文文献80条,最后纳入分析64篇文献。结果免疫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达到了初始目的,在初期看到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新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也更好地为评估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结论虽然NSCLC的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但是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免疫治疗的时机及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 标签: NSCLC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CAR-T细胞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液体活检作为精准医疗新技术,液体活检可以实时、有效地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和精准治疗等方面。对EGFR突变水平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可较为方便监测疾病的进展,并可较早地发现EGFR-TKI获得性耐药。液体活检在肺癌EGFR突变精准医疗的应用前景,以促进液体活检的应用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液体检验 非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检测
  • 简介:摘要背景TKI目前已广泛用于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肿瘤样本可利用性和肿瘤本身的一致性仍是医生选择目标人群的难点。本研究通过使用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NSCLC患者服用TKI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变化,旨在探讨可能用于预测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的血清多肽。方法收集4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TKI治疗前后自身配对的血清样本98份,即服用TKI治疗前及疗效评价为进展后所采集的外周血血清。所有入选患者共分为2组good组PFS>6个月;poor组PFS≤1个月。所有的患者对TKI治疗的最佳总疗效为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所有样本用弱阳离子微珠进行预分离后,在BrukerAut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MS)上进行血清蛋白质谱检测。以ClinProTools(Version2.1)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分析整体49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差异多肽,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16个。在good组的24例样本中,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叉确认值94.44%,区别率95.45%均为最高。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20个。Poor组的25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差验证值68.10%,识别率87.87%。后使用统计学软件未找到两组m/z在1,000Da-10,000Da范围内表达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FS>6个月的good组中,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在20个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的多肽峰,其代表的蛋白分子很可能与NSCLC患者产生TKI耐药或疾病进展相关。而PFS≤1个月的poor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鉴于本研究的病例数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并检测分析并探索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具体名称及具体的分子机制。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两年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组27例患者采取培美曲赛+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8.15,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6.30±0.20)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5.40±0.30)个月,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长春瑞滨 临床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NSCLC 中 EGFR 、 KRAS 基因检测对于靶向治疗的作用。 方法: 于本院

  • 标签:
  • 简介: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NSCLC占大多数。肺癌早期可以采用外科手术,但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多数患者术后仍需接受放化疗治疗。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肺癌临床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长期应用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对远期临床症状缓解及预后并无明显改善,且易导致肿瘤耐药性。EHD1与EGFR突变通过干扰细胞内吞循环,造成细胞多种蛋白受体转导及多种信号通路传导异常,诱发细胞癌变。EHD1和EGFR有望成为NSCLC治疗新靶点,探索二者异常表达在NSCLC中的具体机制,为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为肺癌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诊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病情及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NSCLC 内吞循环 EHD1 EGFR 突变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施以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NSCLC,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化疗毒副反应减少,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NSCLC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患NSCLC脑转移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行全脑放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联合用药。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缓解率、中位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PS评分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NSCLC脑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脑放疗联合治疗可获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预后意义。方法:测定97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dimer、FIB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浆FIB、D-dime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组FIB与TNM分期有关,D-dimer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FIB、D-dimer、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提示D-dimer、FIB是老年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检测老年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可以指导预后,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和MVV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NSCLC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