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例45X男性胎儿的产前诊断过程。方法孕妇,31岁,孕21周因21三体筛查中等风险接受羊水穿刺。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标记(BACs-on-Beads™,BoBs)、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结果胎儿Y染色体短臂整臂易位到一条21号染色体上,核型为45X,dic(Y;21)(q11;p11).ishdic(Y;21)(SRY+,CEPY+;CEP21+)。结论综合应用BoBs和改良的N显带法有助于正确诊断Y染色体整臂易位的45X男性胎儿。

  • 标签: 45,X男性 染色体易位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1岁9月龄患儿,社会性别男,以生后外阴异常为主诉,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尿道开口于会阴,伴有阴茎下弯,阴茎阴囊转位,左侧阴囊内可及睾丸,右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似睾丸包块,但多次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未检测到SRY基因,与临床表型不符。进一步行口腔黏膜、包皮组织及性腺组织FISH检测,发现为45,XO/46,XY/46,X ish der(Y)t(Y;Y)嵌合体。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临床表型为男性的情况非常少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分别对1例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和1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减少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验证,应用G显带和SNP-array技术对胎儿父母行遗传学分析。结果两例胎儿的核型结果均为46,X,+mar/45X嵌合,SNP-array的检测结果为:例1为Yp11.31q11.223区段22.0 Mb的重复和Yq11.223q11.23区段3.9 Mb的缺失,例2为Yp11.31q11.221区段16.9 Mb的重复和Yq11.222q11.23区段8.1 Mb的缺失;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证实了上述发现。两例胎儿父母的核型及SNP-array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遗传学信息。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无创产前筛查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基于学校提出的“X+45”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预习为前提,辅助课堂讲授的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学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备课组提出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前提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小课题研究。

  • 标签: 自主学习 预习 反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2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13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24例患者中,弥漫型7例,团块型9例,结节型6例,分支型2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确诊意义,诊断上需与其他男性乳腺疾病相鉴别。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钼靶X线表现
  • 简介:X线尿道造影是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尿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男性X线尿道造影操作过程是请患者脱去裤子,暴露下半身,待医生从尿道口注入对比剂后,需要患者自己用手捏住尿道口,进行阴茎摆位,在造影时会产生手的影像与尿道重叠现象,影响图像质量,不便于图像观察。

  • 标签: X线尿道造影 男性 影像学检查 应用 设计 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湿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特点。方法分析2010-2013年收治的45例新生儿湿肺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最常见,部分病例出现吐沫及浅度三凹征,可闻及肺部湿罗音;X线表现以肺泡积液征(85.3%)及肺间质积液征(82.6%)为主要表现,后期出现肺静脉瘀血表现。结论新生儿湿肺综合征X线表现有自身特点,结合临床及24-48小时复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湿肺综合征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腺Y染色体嵌合的45X 特纳综合征(TS)并发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双侧性腺母细胞瘤(Gb)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的1例45X TS并发分泌HCG双侧Gb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分别以“Turner syndrome”“Gonadoblastoma”“Y chromosom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Precocious”及“特纳综合征”“性腺母细胞瘤”“Y染色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早熟”为检索词,分别检索建库至2022年3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该病特点。结果患儿 女,5岁3月龄,因“乳房增大27个月,发现血β-HCG升高8个月”就诊。患儿3岁时因乳房发育2个月外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诊断“肺静脉畸形+房间隔缺损”即手术。乳房发育呈进行性,伴生长加速、骨龄显著进展。3岁7月龄当地医院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部分发动,不能解释,予全外显子测序后发现染色体核型45X。4岁6月龄发现血β-HCG升高(24.9 U/L),分泌HCG的病灶未明。5岁3月龄转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时,乳房及阴毛发育、阴蒂肥大,外周血睾酮 1.96 μg/L,β-HCG 32.3 U/L,SRY基因阴性。全身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腹腔镜探查术示性腺左侧呈肿瘤外观及右侧条索状,双侧性腺及静脉采血(β-HCG、雌二醇和睾酮水平均左侧>右侧>外周静脉血)、性腺切除术(病理为双侧Gb)、双侧性腺组织SRY基因阳性。术后血雌二醇、睾酮和β-HCG降至正常。共检索到国外4例分泌HCG的Gb的病例报道,4例表型均为女性,有男性化或闭经表现,术前外周血 β-HCG浓度分别为 74.4、5.0、40 456.0和 42.4 U/L。结论含Y染色体成分的TS发生Gb的风险高,以乳房发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Gb少见,分泌HCG的Gb则很罕见。非典型临床表现的TS要注意嵌合型;有男性化特征的TS提示Y染色体成分的存在,并发生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 标签: 特纳综合征 性腺母细胞瘤 Y染色体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Turner综合征(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45,X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治疗和随访病例,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7.5岁,因"乳房增大半年"就诊。身高117.9cm(P_(7.2)),体重32.5kg,肥胖外观,无高腭弓、颈蹼、盾形胸和肘外翻,乳房Tanner分期Ⅱ期,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外阴阴毛Tanner分期Ⅰ期。辅助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峰值:黄体生成素(LH)11.9U·L(-1),卵泡刺激素(FSH)34.2U·L(-1),雌二醇(E2)39.3ng·L(-1)。盆腔超声示卵巢增大。骨龄9.7岁。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2.7年后,身高131.4cm,骨龄12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继续治疗2.3年,身高148.4cm,骨龄13岁。停药1年半后身高154.2cm,接近遗传靶身高,检测LH11.9U·L(-1),FSH50.5U·L(-1),E238.9ng·L(-1),染色体:45,X。系统文献检索国外仅有6例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病例报告,其中5例染色体为嵌合体,1例为1条X染色体的片段缺失。结论单体型TS可出现中枢性性早熟,GnRHa联合rhGH治疗能够改善患儿成年终身高。

  • 标签: TURNER综合征 中枢性性早熟 单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