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七七”事变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震撼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给处于变化中的国共两党关系增添了新的音符。19377月15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中共中央在宣言中承诺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等。8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对武装、政

  • 标签: 项英 毛泽东 国民党 叶剑英 游击区 张闻天
  • 简介:华资私营银行是指民国时期由民族金融资本家投资创办的银行。本文从行员选拔、行员培养、行员考核、行员薪资福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其人事管理实践进行系统归纳,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当今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民国时期 华资私营银行 人事管理实践 企业文化建设
  • 简介:1937开展的陕甘宁边区普选运动,最初是为了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延安的普选运动,是在经济、社会、文化较为落后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是一种特殊的民主化经验,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实现政治民主的艰辛探索。以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借助"反向民主化"理论,可以对延安普选运动作出解释,它是一种法治、问责制、公民社会等现代民主条件未完全建立基础上的民主化尝试。以普选为代表的延安民主实践,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又照顾到农民自有的民主传统,因此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结合了集中与民主,动员与参与的"协商式民主",延安的普选运动及民主实践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镜鉴。

  • 标签: 普选运动 群众路线 反向民主 民主政治 陕甘宁边区
  • 简介:民初北京官方的婢女救济活动主要包括,通过法律、政策给予婢女自由平等的地位和对被虐待婢女实施救济两个方面。虽然这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蓄婢制度,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对婢女问题的认识,使部分婢女的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

  • 标签: 婢女 救济 北京 民国初年
  • 简介:"七·七"事变后不久,淞沪抗战爆发。中共中央十分关注居住在上海的宋庆龄的安全,特意拍来电报,让她尽快离开上海。宋庆龄听从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放弃了坚守沪上的念头,乘船到了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为了便于开展对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他们对中

  • 标签: 宋庆龄 香港 新四军 海外华侨 国际友人 中共中央
  • 简介:党化教育,也称"党义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体现。党化教育的对象大致有三个:党员,普通群众及学生。但就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的目的而言,在1927-1937这一阶段未收到预期效果。浙江作为国民党统治重要地区,未有人论及浙江省党化教育问题。

  • 标签: 国民党 浙江 党化教育
  • 简介:20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渗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为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刊特邀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团队撰写“走向抗战‘月读’《蒋介石日记》(1937)”的系列文章、透过此一特殊视角,看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的感召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巨大的压力下,是如何走上抗战之路;看国共两党是如何相向而行,中国人是如何从内战的厮杀,走向共同抵御外侮的全民族抗战的。

  • 标签: 抗战胜利 蒋介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编后党及政治机关的组织的决定》、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对基层连队中党组织的组成、主要任务及其工作程序进一步加以明确。决定指出:连队中党的支部是党在部队中的基本组织,其工作主要有四:第一,保障党的策略路线的贯彻执行;

  • 标签: 基层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 大事记 部队政治工作 基层连队 政治机关
  • 简介:20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渗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备战,

  • 标签: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蒋介石 日记 持续时间
  • 简介: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泉州人出国历史悠久。民国建立后至抗日战争前,是泉州人出国的高峰期。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泉州一地虽然并未沦陷,但是出国人数却出现了迅速减少的变化。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抗战前期的这一变化?本文拟对此作一具体的研究,以期可以深入理解抗日战争对泉州人出国的影响。

  • 标签: 抗战前期 泉州 华侨 出国
  • 简介:5月29日,由涂思宗率领的国民党中央代表团抵达延安,国民党自称为“中央视察团”,共产党拒绝此名称,只愿意接受其为“中央考察团”,双方各自表述,不过为了避免过于强硬而破坏了更重要的目标,延安方面最后在挂出的巨幅欢迎布条上妥协成“中央调查团”。

  • 标签: 1937年 台湾省 延安 国民党 视察团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加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深化了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同少数民族进行了更多的接触,对中国民族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民族理论和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1927—1937年
  • 简介:京剧──观察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窗口(1790-1937)黄育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京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任何一种艺术一样,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凡重大社会变化或主要社会习...

  • 标签: 京剧 女演员 中国女性 地位变化 女性地位 男演员
  • 简介:戏剧是中国乡村社会中最流行的大众化的表现艺术之一,具有娱乐和教化的双重特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将其视为战时政治动员途径的理想选择。然而,旧剧存在服务旧秩序的诸多“毒素”,无法适应中共战时的政治需求,改造者为此开始了消“毒”的过程,凭借改编旧剧、编演新剧和政治训诫等技术运用,终至建构起一套属于中共革命意识形态的戏剧文化。经过政治强力的戏剧改造,中共政治文化的话语体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渗入乡村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教化乡村群众,成为他们感情的疗伤剂,实现了中共政治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融与共鸣。

  • 标签: 戏剧 抗日根据地 政治动员 政治文化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等地由中共"文委"主导的左翼文艺思潮经由青年抗日救亡运动传入岭南,为大革命失败后被迫停止活动的中共广东地方党之未来"复兴"预埋下了"种子"。随着华北等地外患日炽,中共领导下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波及广州。挟抗日救亡之势,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亦随之开始重建。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因地下工作的互不熟悉以及权责不清的关系,曾出现过"中青"与"突进社"等秘密青年革命团体相争的问题。然而,受益于中共中央在陕北站稳脚跟,恢复并加强了白区工作,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中青""突进社"等秘密青年革命团体,汇于一途,最终被整合入中共的正式组织结构中。

  • 标签: 青年运动 抗日 中共 广东 重建
  • 简介:<正>孙慧敏博士的《制度移植——民初上海的中国律师(1912—1937)》[1)一书为过去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民国上海律师业的史学研究作一个丰硕的阶段性总结,亦为非欧洲中心(non-Eurocentric)和非国家中心(non-state-centric)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论述继续开拓了空间。本书不以西方法律原理去评介制度移植的得失,不以国家建构的视野来看待民国初期法律移植的过程,而是从被移植者(包括律师和使用律师服务的人)的角度去了解制度移植的经历,和当中

  • 标签: 中国律师 中国法律史 法律原理 制度移植 律师辩护 法律移植
  • 简介:冬学前后,农民对地主截然不同的认识,映射出冬学教育之下,晋西北根据地乡村政治意识的形塑。在“亲不亲,阶级分”的表征之下,是中共依托冬学这一特殊载体,对根据地民众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的成功改造。

  • 标签: 冬学 根据地 政治意识 形塑
  • 简介:中国共产党与妇女运动的关系是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1927-1937中共中央及部分省份关于妇女运动的有关文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理念是'整体化',即将妇女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体部分',而不是附属于党的工作的独立部分;并通过不断自省的方法,检查党的妇女工作的失误,使党的妇女工作理念得以实施;党的妇女工作的具体方法是深切体察妇女的特殊需求,并努力在革命进程中体现妇女的特殊利益.党的妇女工作理念与方法对妇女运动的影响呈多向性特征.

  • 标签: 整体化 妇女运动 女权运动 妇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