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是一款入耳密闭式耳机.其耳机整体构架采用了精细研磨加工的铝合金材质,所以具有类似于喷气式发动机一样的外形,而且厂商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色款供买家选择。这款耳机采用了直径为9mm的钕磁铁驱动单元,频率响应范围是12Hz~22kHz,重量是12g,插头部分则是经过24K镀金处理的35mm插头,随机附送有S/M/L三种不同尺寸的耳塞套。

  • 标签: 入耳式耳机 喷气式发动机 合金材质 研磨加工 整体构架 驱动单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1WI_Star_VIBE_FS序列在头颈部肿瘤患者MR定位中不同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优选扫描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头颈部MR定位患者,分别采用组织补偿法(A组23例)、分段扫描拼接法(B组18例)和二者结合法(C组37例)进行增强扫描,对比上述3种扫描方式获取的图像质量、颈前部软组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C组扫描方式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评分;3种扫描方式获取图像的SNR的平均值分别为214.70±148.78、91.95±59.26、307.61±127.80;CNR的平均值分别为208.74±148.27、85.79±59.50、301.58±127.48;C组在图像质量评分、SNR和CNR方面均明显优于A、B组(P<0.01)。结论推荐使用组织补偿和分段拼接扫描相结合方式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MR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

  • 标签: 磁共振定位 头颈部肿瘤 信噪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均接受Siemens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包括T1-VIBE序列和T2-SPC序列),由两位副高级以上影像医师共同分析病例中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影像学征象,并从中归纳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评价其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REZ)与周围血管关系的能力和优势。结果89例患者中,症状侧血管神经Ⅰ型32例,Ⅱ型47例,Ⅲ型10例;而无症状侧Ⅰ型74例,Ⅱ型14例,Ⅲ型1例;双侧压迫程度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有血管神经接触、压迫情况下,症状侧57个病例中,小脑上动脉为主要的责任血管(63%)。结论T2-SPC序列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T1-VIBE序列是三叉神经MR成像常用的补充序列,T2-SPC与T1-VIBE序列相结合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Vibe-FS与T1-Flash-SPAIR动态增强序列联合钆剂瘘管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Siemens Avanto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80例经手术证实均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行MRI扫描。先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扫描,后随机行T1-Flash-SPAIR-dyn、T1-Flash-SPAIR-dyn+钆剂瘘管造影、T1-Vibe-FS-dyn、T1-Vibe-FS-dyn+钆剂瘘管造影 (依次记为S1、S2、S3、S4组)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ratio,CNR),对比4种扫描方法的SNR、CNR和内口截石位点分布差异;对内口位置、肛瘘原发瘘管数量、分支瘘管数量、脓肿以及Parks分型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扫描序列的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结果T1-Vibe-FS-dyn序列比T1-Flash-SPAIR序列可以获得较高的SNR和CNR,4种扫描方法的SNR (P<0.05)和CNR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口截石位点分布有差异(P<0.05);4种扫描方法对内口位置(P=0.676)、原发瘘管数量(P=1.000)、分支瘘管数量(P=0.377)、脓肿(P=0.230)和Parks分型(P=0.712)的影像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扫描方法对Parks诊断分型有特异性(P<0.05)。结论对有外漏口的患者采用方法S4可以获得较高的SNR和CNR,对无外漏口的患者采用方法S3可以获得较高的SNR和CNR;方法S1可更好地诊断Parks分型为未定型,方法S2可更好地诊断Parks分型为括约肌上型,方法S3、S4可更好地诊断Parks分型为括约肌外型。

  • 标签: 肛瘘 磁共振成像 瘘管造影 动态增强
  • 简介:目的评价3.0T磁共振VIBE序列动态增强在判断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肿瘤坏死、残存及发现肝内新病灶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经TACE治疗后的HCC患者,于TACE治疗后1~2个月内行MR检查,MR检查后2~5天内行DSA检查。观察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的MR征象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原发病灶有无肿瘤残存及有无新病灶,并与DSA相对照。结果48例病例共63个原发病灶,40个病灶MR3D动态增强扫描及DSA均显示有肿瘤残存,20个病灶无肿瘤残存,诊断符合率为95.24%(60/63)。19例患者MR3D动态增强扫描及DSA均显示有新病灶,27例未发现新病灶,诊断符合率为95.83%(46/48)。3D-VIBE发现HCC病灶(包括残癌和新病灶)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3.4%。结论3.0TMRIVIBE序列动态增强能清楚显示HCC经TACE治疗后原发病灶肿瘤残存及新病灶,并可清晰显示病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肝血管解剖,是评估TACE治疗HCC疗效和发现新病灶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