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西安西电西变公司通过将110kV电力变压器全折板压拱式油箱结构在220kV电力变压器产品上的推广使用,使得该公司220kV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便于用户现场安装、吊罩检查。该产品铁心损耗低、噪声低、抗短路冲击能力强,适用于高压侧为220kV的变电站以及发电厂中。

  • 标签: 220KV电力变压器 全折板结构 钟罩式油箱 线圈 技术参数 西安西电西变公司
  • 简介:介绍了2004年7月3日山西北部电网220kV赵七线倒塔事故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气象情况、设计、施工、设备等因素分析了倒塔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及措施,为电网中运行的同类型杆塔的维护、新线路的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

  • 标签: 线路 倒塔 基础 风偏 事故分析
  • 简介:摘要某500kV变电站220kV线路流变B相故障爆炸,线路保护正确动作跳闸。流变爆炸过程中同时导致220kV两条母线保护动作,母线保护跳开这两段母线上的所有运行支路。本文通过对故障波形及保护特点加以分析,再现了故障全过程,解释了保护动作行为;并通过本次故障分析,进一步认识到REB103保护的独特之处。

  • 标签: 保护动作 故障分析 母差保护
  • 简介:通过煤洞地质调查与测量,认为影响021塔地基稳定的是LD2等煤洞采空区垮塌造成的.对LD2等煤洞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分析和计算得出,当煤层顶板埋藏深度H<H0(临界深度)和H0<H<1.5H0时,采空区顶板不稳定和顶板稳定性差,建议进行021塔地基加固处理.

  • 标签: 021塔 煤洞 采空区 地基稳定性 评价
  • 简介:2005年7月,正在施工中的220kV盐津变电所北面斜坡发生滑坡,直接危及到变电所的安全,针对该滑坡的抗滑,采用了抗滑桩措施进行整治,累计增加工程费用约1000万元。文章在阐述该滑坡体岩土工程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包括坡体结构条件、下伏泥岩的工程特性、降雨条件、工程荷载因素。同时,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演化机制,认为该滑坡经历了蠕变、剪切、滑动破坏三个阶段,并且蠕变阶段塑性变形特征明显,具有较宽的塑性变形区域。

  • 标签: 滑坡 形成条件 成因机制
  • 简介:通过对水贝变电站地网开挖检查,发现地网腐蚀很严重,其原因主要是电化学腐蚀的作用,它与变电站地网的土壤结构和施工质量有关,并针对地网的电缆沟内接地带、接地引下线、水平地网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腐蚀的办法,如增大导体的截面积、改用铜材敷设、改善施工工艺、及时开挖检查等措施。

  • 标签: 变电站 地网 电化腐蚀
  • 简介: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铁塔的防撞问题,利用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DC/DC变换器、微控制器、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等,给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详细地阐述了一体化大电流感应式闪光装置的具体研制方法。

  • 标签: 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 DC/DC变换器 发光二极管
  • 简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避孕方法,因其安全、有效、简便,在我国节育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自60年代在我国推广使用以来,带器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日益增多。由于多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未能在绝经后及时取出。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通过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及日常门诊,共收治绝经2年以上带器者220人,并采用适当方法给予取器,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绝经 2000年12月 临床 1999年 避孕方法 相对稳定
  • 简介:目的对上海地区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对2000年以来上海各医院送检的免疫血液学标本2149例,应用盐水、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共鉴定确认血型不规则抗体220例.其中自身抗体66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154例,分别为:抗-D41例、抗-E37例、抗-cE19例、抗-Ce4例、抗-CD3例、抗-c4例、抗-M15例、抗-N3例、抗-P12例、抗-Lea1例、抗-Leb4例、抗-Lex1例、抗-Mur3例、抗-S2例、抗-HI11例、抗-Jkb1例、抗-Fyb1例、抗-Tja1例、抗-I1例.结论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与国外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常见的抗-K、抗-Fya在国内较少见.产生抗体的患者(不包括孕妇)以女性居多.

  • 标签: 血型 不规则抗体 分析 抗球蛋白法 盐水法
  • 简介:trategyAnalytics发布了最新报告,预测企业使用无线数据业S务将在2006年占据主流,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市场将增长20%,超过220亿美元。尽管SMS的使用仍然是用户主要使用的业务和收入的主要来源,电子邮件将成为企业主要采用的业务。

  • 标签: 无线数据 美元 收入 企业 亚太地区 电子邮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2009年1—12月220例院内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院内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21.48%,感染部位排列第二位;感染病例中以60岁以上、基础疾病多且严重、长期卧床、肢体功能障碍等病人为主;主要危险因素为长时间住院、留置导尿、无菌操作及手卫生不严格、抗菌药物使用欠合理等。结论采取综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