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延长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做延长的患者20人共26颗牙,随机分为2组。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和不做处理的进行对照,每组均为13颗牙,观察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6个月,1年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延长的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延长治疗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 院 2018 年 1月- 2019 年 1 2月收治的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3 例患者 。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延长治疗。比较 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93.02% VS 7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 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情况、探诊深度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情况、探诊深度 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延长治疗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效果较好,改善牙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治疗 效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牙周 基础治疗联合延长治疗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60例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 牙周 基础治疗联合延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 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延长治疗前牙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牙周病症状,改善牙周情况,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治疗 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口腔修复技术及理念的发展,龈下残根的保存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口腔医生重视。在桩冠,覆盖义齿,套筒等的修复中,存留牙通过桩一核一修复,恢复或部分恢复牙体外形,从而起着很重要的固位及修复外形作用。龈下残残根的保存治疗方法很多,其治疗的关键是其固位及抗力形的设计。作者通过牙冠延长,重建龈下生物学宽度,保存龈下残残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保存修复 残根 桩核冠
  • 简介:目的观察牙齿残根残修复中应用牙冠延长的效果。方法80例(83颗)残根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2颗)和对照组(41颗),各40例。实验组行牙冠延长,对照组行牙龈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残根残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龈沟出血指数为(2.1±0.6)、牙周袋深度为(2.8±0.5)mm,优于对照组的(3.4±0.5)、(4.8±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与其他修复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牙齿损伤小、修复体稳定等优点,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牙龈切除术 残根残冠 效果
  • 简介:由于现阶段对手术操作的要求趋向于微创,越来越多的关于非翻瓣而采用激光辅助延长(Laser—mediatedFlaplessCrownLengthening)的文章出现在各种期刊中。但是,大多数的文章都是病例报告或者是操作技术方面的探讨。关于科学地评价激光延长(非翻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随机和对照研究却很少。本文对于微创不翻瓣手术所产生的临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只有严格设计、随机、对照的试验才可以为循证医学提供数据,才可将非翻瓣的延长归为标准延长治疗方法中。

  • 标签: 冠延长术 翻瓣手术 病例研究 激光 手术操作 操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前牙龈下残根及残采取牙冠延长及根管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前牙龈下残根及残的病人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牙龈切除手术,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牙冠延长及根管修复,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手术以后牙龈袋深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手术以后牙龈出血指数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牙龈下残根及残采取牙冠延长及根管修复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前牙龈下残根 残冠 根管修复 牙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牙冠延长在外伤前牙龈下根斜折保存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颗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外伤前牙进行牙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分别记录术前、桩冠修复前、修复后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前、修复前、修复后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的PD、SBI、TM值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在修复前明显增加,但随时间逐渐稳定。结论此种方法对外伤前牙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患牙保留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外伤前牙 龈下冠根斜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冠延长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直接金属桩核修复治疗;观察组则接受牙冠延长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等均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纤维桩核冠修复 牙体缺损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牙冠延长在前牙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患者的34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前牙,断端位于龈下最深距离≤3mm,通过牙冠延长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结果:30例34颗患牙成功31颗,失败3颗,成功率91.18%。结论:在良好的适应证下,牙冠延长有利于前牙残根残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残根残冠 生物学宽度 桩冠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估算延长手术中需暴露的牙齿结构的量。在口腔的前牙美学区,延长可能会导致生物学宽度问题和继发的美学问题。本文展示了以生物学基础为前提,行牙周美学延长的步骤和方法。本研究采用一系列新的测量标准(测量尺),依据已知的合理的牙齿比例关系,测量牙齿理想的临床高度,和邻面牙间乳头处的适宜骀龈位置。牙冠的生物学高度的定义是切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其后从功能角度确定牙冠高度,最终的目的是确立和形成适宜的牙齿结构,利于修复边缘的放置,建立健康的牙龈复合体和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美学冠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牙冠延长术后用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方法选取了66例总共78颗出现严重缺损现象的牙体,对这些牙体进行了延长,随后不久进行了修复,并对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实行观察。结果观察后发现,修复成功的牙体有55颗,成功率为70.51%,良好的有20颗,良好率为25.64%,冠状出现松动的有3颗。整体来看,修复成功率为96.15%,结果还是比较可观的。结论采用纤维桩核对牙体进行修复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临床疗效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非常适合被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纤维桩 桩核冠
  • 简介:来咨询阴茎大小问题的人比较多,希望阴茎增大的人也不少,但事实上正常范围内的阴茎无需做任何治疗,现在一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比较多,如果受到误导,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和药物还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对于一些感觉阴茎短小的,应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影响性生活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些治疗手段。

  • 标签: 阴茎延长 广告宣传 阴茎短小 医院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冠延长联合桩管修复保留后牙残根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60颗)后牙残根残患者,分为A组(对照)(30颗),B组(研究)(30颗),各为30例,A组实施牙冠延长,B组实施牙冠延长联合桩冠修复,对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牙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六周,B组的效果良好,牙周组织健康,术后修复效果良好,A组仅采取牙冠延长治疗后牙周指标虽有所改善,但效果仍不及B组。结论:此种修复方式对于保留后牙残根残疗效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冠延长 桩冠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牙不良修复体的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重新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共99颗前牙冠修复后所致牙周病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4~8周行固定修复,追踪观察1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8周肩台均得以暴露,龈缘颜色正常,修复后12个月复查患者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85.9%。结论对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患牙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冠延长术后能保持患牙的生物学宽度,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可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牙冠延长术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长在外伤前牙龈下根斜折保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颗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外伤前牙进行牙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一年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一年牙龈状况良好,牙齿不松动、无脱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此种方法对外伤前牙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患牙短期保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和改良牙冠延长对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改良后的牙冠延长的正畸牵引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则采用常规正畸牵引联合延长。结果两种方法从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牙齿松动度三个方面对比,改良牙冠延长治疗后效果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和改良牙冠延长对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都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 下牙体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牙冠延长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进行治疗,B组应用改良牙冠延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以及牙齿松动度(T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均明显由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上前牙体缺损均具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式。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改良牙冠延长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治疗治疗组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临床疗效都较好,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 下牙体缺损 疗效分析
  • 作者: 臧建成 秦泗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骨科,民政部康复辅具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76,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骨科,民政部康复辅具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76
  • 简介:摘要在下肢不等长矫形和侏儒症患者增高方面,下肢延长尤以股骨延长、胫骨延长技术最为常用和有效,但在临床上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原因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①国内卫生和医学教育系统缺乏肢体延长亚学科建制,各大医院骨科极少有设立"肢体延长与重建"专科,学术与临床难以正确引领;②下肢延长与重建是个系统工程、整合学科,现代肢体延长技术具有自己的理论原则、医疗模式与医疗流程,不能完全应用经典骨科医疗范式指导。有学者将下肢延长的并发症按局部、全身,即刻、早期和晚期划分,或以感染和非感染分类,或按程度分为问题、障碍、并发症等,秦泗河提出将并发症按性质划分为软组织性、关节性、骨性、感染性和复合性五大类。这种分类方法能体现不同类型的特点,反应出层层递进的关系,便于记录、区分、强调和规避。下肢延长的不同时期可发生不同性质的并发症,不同性质的并发症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亦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这就要求任何从事肢体延长的手术医生必须有坚实的矫形外科基础,能快速识别和有效处理各种并发症;下肢延长过程中患者应充分理解和执行整个医疗流程风险管控的每个环节要点,共同规避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