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黄河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etSchlegel]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鱼苗鱼种的质量要求、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食用鱼饲养与管理技术。

  • 标签: 黄河鲤 饲养管理 环境条件 鱼种质量
  • 简介:建国50年来,治理黄河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方面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为此提出了治理黄河的50年设想,总括起来就是:三点——建立三门峡~小浪底、龙门(碛口)、大柳树三组水库群;三线——下游河槽整治刷深、引黄入淀、西线南水北调;二面——水土保持、节约用水与污水回用;一把抓——水行政部门统管。这一设想的实施将在今后50年把治理黄河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黄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

  • 标签: 黄河 治理 防洪 水土保持 河槽整治 统筹管理
  • 简介:1监理过程1.1工程质量控制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标准,为此,监理部首先明确了该工程的质量控制依据,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图纸、工程内容及有关规范,敦促承包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并完善其质量检验手段。为把质量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施工作业面实施全天候旁站监理,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1.1.1联坝填筑——水中倒土。水中倒土是黄河上经常采用的水中筑坝方法,适用于水深不大,流速较小的条件。此施工技

  • 标签: 黄河河道控导工程 监理 旁站监理
  • 简介: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也曾是“中国之忧患”。中国春秋时代约有170个国家,进入战国时代,已经合并为7国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自此历经两千余年,中国始终保持统一的状态。促成中国统一的因素主要是社会人文方面的因素,其次是自然力一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黄河)。黄河洪水大,泥沙多,河道淤积严重,造成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土地,带来大量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这就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又能指挥有关的群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战国后期的孟子(公元前300年左右)就强调天下要“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能安定团结。

  • 标签: 中国 黄河 统一
  • 简介:1概况河南省三门峡市槐扒黄河提水工程一级泵站,其结构型式为园筒式地面厂房,封闭式防洪挡水结构,筒壁厚度按变截面设计,自下而上分为四级:第一级壁厚为1.0m,高17.5m,第二级厚1.2m,高8.0m,第三级厚1.5m,高8.0m,第四级厚1.8m,高7.5m,顶部高程为284.0m,与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齐平,厂房总高度56.6m,总建筑面积为994.0m~2。为改善园筒内的采光通风条件,厂房上部结构:外墙体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电气副厂房与主厂房的内隔墙采用落地玻璃隔栅,园筒内壁用2mm厚白水泥粉刷,力图为

  • 标签: 网架结构 泵站 黄河
  • 简介: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标志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根据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提出了建设好“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对引黄涵闸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引黄涵闸的远程监控,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黄河 涵闸 远程监控 系统质量控制
  • 简介:8月5日中午11点45分,班多电站机电安装座环土法吊装成功,标志着班多电站机电安装第一个节点工期的顺利实现。

  • 标签: 土法吊装 电站 座环 黄河 机电安装
  • 简介:工程管理用房沿黄河堤线分布广、数量多,为黄河防洪一线职工工作、生活的必要设施。根据工程特点、功能要求,分析论证建设标准,从统一规划布局、建筑安全适用方面确定设计原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管理班组,提出典型工程管理用房设计。

  • 标签: 黄河防洪 工程管理用房 建筑功能 砖混结构
  • 简介:非平衡输沙是河流泥沙运动的一个基本问题,特别象黄河这种多沙河流,非平衡输沙问题尤为突出。诸如"洪峰增值"、"驼峰"等现象,更是非平衡输沙的典型事例,一直引发世人的极大关注。本文简要总结了上述几个典型问题的前人研究成果及近几年开展的工作,认为含有极细沙的洪水在河槽中的演进,使得前期被粗化的河道阻力系数明显减小,后续洪水流速增大,与前方洪水发生叠加,形成了"洪峰增值"现象;"驼峰"河段的形成则主要是水沙条件不协调、黄河下游纵剖面影响及纵向长距离非平衡输沙造成的。

  • 标签: 非平衡输沙 洪峰增值 驼峰河段
  • 简介:黄河源头区是黄河的"水塔","水塔"水量减少,生态趋于恶化.这涉及整个黄河水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向黄河源头河段补充生态水,向西北地区供给生态水,象国内其他补充生态水工程一样,建议主要由中央财政拨款建设,并按市场经济机制,完全能够解决工程的运行维护费用.

  • 标签: 抓紧实施 补充生态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 简介:1存在问题1.1人防组织体系目前,黄河下游人防组织形成的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体系,在历年抗洪抢险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群众防汛队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者多,防汛队伍难以组织。防汛基干班员的政治、技术素质大大降低。1982~1995年,黄河下游13年未发生漫滩洪水,造成群众的麻痹思想滋长,水患意识淡薄,所掌握的防汛技术知识也只能是学得快忘得快,技术素质逐渐降低。'96.8'洪水期间,大批群众队伍被组织

  • 标签: 防洪 非工程措施 通信 洪水警报系统 对策 黄河
  • 简介: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 标签: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新的河床演变现象-河道萎缩,其特点是河床持续淤积,过水断面和过流能力持续减小.本文指出河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较高含沙量的连续枯水系列造成的河床淤积,特别是主槽的淤积,而高含沙的中小洪水使嫩滩淤高,强烈压缩主槽,促进河道的萎缩.文章分析了形成河道萎缩的主要水文泥沙条件,认为枯萎的平面河势及断面形态具有不稳定性,只要来水来沙有利,萎缩河道的复NFDA1是可以期待的.因此,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作用,加速河道整治,开源节流,增加黄河下游的可用水量是改善当前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当务之急.

  • 标签: 黄河下游 河道萎缩 不稳定性 复甦
  • 简介:1河南黄河河道淤积断面概况1.1断面设置情况河南黄河河道淤积断面的区域上起洛阳的白鹤工程下至濮阳的青庄工程,河段长约300km。1957年,为研究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后黄河下游河道的变化,设置断面127个。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河段的淤积断面仅保留27个。从1998年起为了配合小浪底修建前后研究下游河道出现的新情况、防洪预案制定、河道动床模型试验及河道冲淤量计算,增测淤积断面27个。至今。河南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断面共有54个。1.2传统淤积断面的测量长期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断面的测量采用断面法施

  • 标签: GPS 河道淤积断面 测量 黄河
  • 简介:本文根据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及沿黄诸省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发展状况,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即将气象部门人工增雨作业与水利工程拦蓄河川径流量功能结合起来,可望增加黄河河川径流量近50亿m3.木设想可作为增加黄河水资源的补充手段之一.

  • 标签: 黄河 人工增雨 拦蓄 增加径流量
  • 简介:山西禹门口黄河提水工业供水工程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是在现有的黄河禹门口提水工程的基础上为解决近年来河津市汾北台地山西振兴集团等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拟建的工业供水工程.因黄河水泥沙含量高,在工农业供水、特别是工业供水中要求对泥沙进行处理,使达到工业用水要求标准.本文为此提出两种水处理方案,以合理经济为原则进行比较、论证.

  • 标签: 工业供水 水处理 黄河禹门口 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