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丝瓜洗净,研细。用细末在皮肤患处搓摩至局部潮红,每七天一次,一般半个月左右可以治愈。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养生 心理卫生
  • 简介:本文阐述了切菜的品质变化以及品质控制,从褐变、风味变化、失重变软、营养物质的损失、腐败变质等分析了品质变化的原因,并且从选料、加工工艺和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品质控制,最后展望了切菜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鲜切菜 品质变化 品质控制
  • 简介:每到秋季银杏黄了的时候,就会有人去捡银杏泡水喝,以为这种自制的“药茶”能有这样那样的保健作用。殊不知,银杏虽然确有保健功效,但新鲜叶子泡水喝不但不能发挥保健作用,反而有损害健康的危险。

  • 标签: 银杏叶 科学 保健作用
  • 简介:为研究不同萎凋通氧量对常规生化成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一芽二为原料,设置21%O2,40%O2,59%O23个通氧量梯度,对不同含水率的萎凋、揉捻、发酵、足干等进行取样,测定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足干的茶色素,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制茶过程中含水率的逐渐下降,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黄酮和咖啡碱含量呈上升趋势;萎凋过程中的茶多酚、氨基酸、黄酮等含量均呈前期逐渐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逐渐下降,咖啡碱含量逐渐上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萎凋末期样和足干样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而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以40%O2处理最高,59%O2处理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9%O2处理最低,其它两个处理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成品茶的茶黄素组分和总量、茶红素含量以及感官审评总分均以59%O2处理最优,40%O2处理次之,21%O2处理最低。

  • 标签: 萎凋 通氧量 生化成分 酶活性 动态变化
  • 简介:介绍了菜外观品质及营养成分下降的原因,并对其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包括伤乙烯的生成、呼吸作用增强、酶及微生物的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菜低温贮藏、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以及涂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生物保鲜、减压贮藏等新型保鲜技术在菜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菜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鲜切叶菜 生理变化 保鲜技术
  • 简介:为了研究苎麻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苎麻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节pH3.5,取上清液用大孔树脂AB-8柱层析分离,每100ml大孔树脂上样量为2g,洗脱液为80%乙醇溶液。总酚酸粗品得率(占干燥叶片百分比)为4.225%;总酚酸在干燥叶片中的含量为0.3681%。结果显示,该工艺采用碱水提取,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降低了提取成本;同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避免了提取过程中酚酸类成分的氧化,简便可行。

  • 标签: 苎麻 总酚酸 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
  • 简介:据《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21期《不同幕类型对“摩尔多瓦”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笑宏等)报道,为探讨直立幕和水平幕对“摩尔多瓦”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2013年对部分篱架栽培的摩尔多瓦进行架式改造,培养为棚架水平幕,与篱架直立幕相比较进行研究,

  • 标签: 葡萄品质 叶幕 《中国农业科学》 摩尔多瓦 果实品质
  • 简介:通过筛分的方式将面粉筛分为140~160、160~180、180~200和200目以上4个不同粒度区间的面粉,并分析其对湿面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湿面中二硫键和蛋白质二级结构,并分析面条的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和感官品质,考察不同粒度面粉对湿面品质的影响。

  • 标签: 蒸煮品质 鲜湿面 面粉 粒度 区间 蛋白质二级结构
  • 简介: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并强调要“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就全国而言,目前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只占30%左右,因此,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的问题,是一个相当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 标签: 食品 体细胞数 白细胞 营养
  • 简介:小绿叶蝉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受天气的影响,近几年小绿叶蝉在河源地区茶园中愈发严重,且为害期愈发长,几乎全年都有。在倡导生态健康食品的大背景下,用药物防治小绿叶蝉多少有点投鼠忌器。如不施药,按传统工艺加工,则品质不佳,颇让种植户纠结。当地茶农跳出传统思维,因势利导,通过创新工艺,将小绿叶蝉为害加工利用,变废为宝,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小绿叶蝉 金萱茶 加工利用
  • 简介:本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树中多糖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提取多糖,以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得出优化工艺的条件为:固液比为1:10,浸提时间为60min、浸提温度为70℃、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茶粗多糖提取率为5.155%。

  • 标签: 茶叶 多糖 正交试验 超声波
  • 简介:在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加工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在制品的化学变化,并与茶对比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是,怎样能真实反映内含成分的含量,实践中发现,固定样品的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为此,笔者以同样的采用几种热源固样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合适的方法.

  • 标签: 固样方法 茶鲜叶 化学成分 茶叶科学 加工技术 冷冻固样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众对酱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干辣椒酱成品营养而美味,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新鲜辣椒受季节影响,收藏起来较为困难,采用干辣椒作为原料加工辣椒酱,就可以实现全年生产,解决储藏和运输问题。因此,在各项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对最优配比的产品进行品质分析,探究口感和风味差异。

  • 标签: 干鲜辣椒酱 品质分析 产业效益
  • 简介: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众对酱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干辣椒酱成品营养而美味,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新鲜辣椒受季节影响,收藏起来较为困难,采用干辣椒作为原料加工辣椒酱,就可以实现全年生产,解决储藏和运输问题。因此,在各项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对最优配比的产品进行品质分析,探究口感和风味差异。

  • 标签: 干鲜辣椒酱 品质分析 产业效益
  • 简介:汉字知识卡传说有一天,北宋文学家苏轼到妹妹家里做客。苏轼看见桌子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画,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保。”苏轼连连称妙,随手拿笔写下:“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苏轼的妹妹也拿笔写下:“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起。”

  • 标签: 苏轼 文学家 传说 秦观
  • 简介:宋代文人林洪《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就竹边煨熟,其味甚,名日傍林。”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傍林鲜与傍水鲜》
  • 简介:宋代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就竹边煨熟,其味甚,名日傍林。”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将传统岭头单丛茶加工采摘标准由采摘中开面至大开面改为采摘小开面至中开面,并相应将传统岭头单丛茶加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创新岭头单丛茶嫩采加工技术.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中开面 小开面 加工 技术发酵
  •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好的比较铁皮石斛茎、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的对比差异,以此来有效的分析铁皮石斛茎部位的关联性,进而为铁皮石斛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情况为ZorbaxSBC18色谱柱,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溶液,对铁皮石斛进行梯度的清洗。柱温为35度,流速为每分钟1毫升,波长为270nm。结果:铁皮石斛的部分特有峰面的面积要远远大于铁皮石斛的茎。结论:铁皮石斛的茎部位有相似成分,可以将铁皮石斛的用于药中,以此来有效的缓解铁皮石斛的药用短缺。

  • 标签: 鲜铁皮石斛 高效液相色谱 特征图谱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