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西晋末年相继出现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建兴之乱”。河西地区地处西北边陲,远离中原,受战争影响小,局势稳定,经济相对而言比较发达。因此,关西一带华族避难于河西,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风俗,与西域以及当地的文化、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

  • 标签: 魏晋时期 墓葬 武威市 中原地区 文化交融 河西地区
  • 简介:作为魏晋十六国墓葬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釉陶作品,绛釉小罐代表了这一时期北方陶瓷手工业的生产状况。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近发表的考古材料,着重对这一特殊随葬品的用途及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予以探讨。

  • 标签: 魏晋十六国墓葬 绎釉小罐 用途 历史文化背景
  • 简介:以洛阳和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魏晋北朝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以墓葬资料为基础,分曹魏晋初、西晋中后期、十六国、北魏前期、北魏后期、东魏北齐六个阶段,探讨了中原丧葬制度和墓葬文化的阶段性演变情况,中原墓葬文化形成、变迁和发展的曲折历程,是由特殊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并与同时期的其它地区墓葬文化紧密相关。

  • 标签: 中原地区 墓葬文化 丧葬制度 民俗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葬品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在邯郸市几处烧砖取土场内发现了数处墓葬群,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文简述了户村砖场及北羊井砖场这两处有代表性且保存较好的墓群的清理情况及出土器物,墓葬年代为魏晋时期.

  • 标签: 邯郸市 魏晋墓葬 发掘简报 魏晋时期 墓葬群 发现
  • 简介:在目前所见魏晋十六国河西墓葬壁画中,有榜题者共64例。这些榜题均在1--4字之间,简明扼要地说明指代内容。根据榜题指代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七种,第一类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有人名与身份、农牧生产场景、器物名、建筑名称等四种;第二类两种,即历史人物榜题和以奇禽异兽为代表的祥瑞和神话传说榜题;第三类一种,是书写于作为墓葬建筑构件的龙头之上表示方位的榜题。这些榜题广泛分布于敦煌、嘉峪关、酒泉、高台等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之中,书写灵活,书法多样,并且反映了丰富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社会历史信息,为研究该时期河西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 标签: 魏晋十六国 河西 墓葬壁画 榜题
  • 简介:<正>根据现有的记录,最早的墓葬是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开始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虽然首先发现于德国赫切达尔附近的尼安德谷;但和他同时期的文化则发现于法国彼扎克附近莫斯特村的岩棚下,被称为“莫斯特文化”。这一文化的“绝对”年代,近些年来已公布不少;但所有数字都比过去的估计低得多。据碳14测定,其中最早的是意大利莫索里尼运河一个地点,距今为55,950±500年和叙利亚的阿尔加布地点,距今为53,000年。最晚的是法国荣纳的雷恩洞

  • 标签: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墓葬
  • 简介:向晚的牛车"它是从哪儿来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现在它的影子躲在它的车轮下面。牛车的车轮是两只巨大的木轮。这是属于记忆的木轮,木轮说,时间走得很慢,因此我也走得很慢……"我们现在读到的这架牛车,出自著名诗人叶延滨的笔下。它外部的姿态,摇曳,荡漾,具有古典诗歌的气质。它内在的叙述,宁静,从容,仿佛牛车一样缓慢。叶诗人眼里的牛车只是一件木轮,它放在古旧家具店的门外。车身和牛早已不见。

  • 标签: 牛车上 叶延滨 古典诗歌 七贤 荣启期 金庸先生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南村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本文从现存有关刘基墓葬的历史文字记载,以及刘基墓地实地考查材料,分析刘基"三十六穴墓葬"传说虚假性的主、客观因素,以较确凿证据证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坟前村夏山"九龙戏珠"墓地为刘基真正墓葬地.

  • 标签: 刘基 墓葬 考略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匈奴的大型墓葬,是指地表有长方形或梯形土台、带墓道的规模较大的墓葬。一般将其称为贵族墓葬,是相对地表只有近圆形石头堆、无墓道的规更多还原

  • 标签: 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古国
  • 简介:鹰潭宋代纪年墓葬曲利平1995年1月22日,鹰潭市夏埠乡娄家大队饭背村,发现一座墓葬并取出一批文物。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志分析,当属宋朝墓葬。出土的10件文物和墓志已移交市博物馆收藏。现简介如下:出土文物水草纹茶盏,器物完整,施黑釉,釉色亮泽。内壁饰以暗...

  • 标签: 鹰潭市 出土文物 青白瓷 墓葬 墓志 文物分析
  • 简介:魏晋时期,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化和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这种转变又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学的创作中,导致了魏晋文学的转型。魏晋文学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体裁、艺术表现手法、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魏晋文学的转型与魏晋伦理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人物品评 魏晋文学 魏晋伦理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 简介: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近十几年来,随着齐文化研究的兴起,各地考古工作的展开,积累了大量的齐国墓葬资料。目前所见齐墓除少量西周墓外,以东周墓葬为多,改变了过去在东周几个大国中,齐国墓葬资料较少的状况,为齐国葬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齐文化类型的墓葬出土地...

  • 标签: 齐文化 东周墓葬 战国墓 棺椁制度 齐国 陪葬坑
  • 简介:<正>1983年4月下旬,江苏省文化局驻仪征化纤文物工作队,在胥浦放牛山南麓,清理了一座古墓(编号M99).墓向正南,墓室用砖砌成,四周墓壁仅留存南壁和西壁底部二层砖,长3.5米,宽1.70米.该墓规模虽不大,但出土文物颇多,共21件(照片一,图一).其中有铁制的佩剑和短刀;有铜制生活用具釜、碗、灯、镜;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盘龙铜饰;还有玻璃器,以及化妆用的黛板和日常

  • 标签: 墓葬 东吴 腹径 底径 玻璃器 釉陶
  • 简介:唐代是墓葬壁画的一个黄金时期.山西地区虽然发现的唐代墓葬壁画不多,但其表现方法独特,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着承继北朝的绘画风格,同时也有唐代墓葬壁画所具有的各类表现形式,形象地描绘出了四神、星象、人物、驼马及树下老人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唐代绘画艺术的一枝奇葩.

  • 标签: 山西 唐代 墓葬 壁画艺术 考古研究
  • 简介:在距今1720年前,辽东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慕容鲜卑的又一支脉吐谷浑,以小小的1700帐之众,跋涉万里,横跨神州,从祖国的东北来到西北,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创建了一个纵横数千里的强大帝国,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朝,历十余代国王,立国350年。这样的民族,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历代领袖人物中,应不乏雄才大略者。

  • 标签: 弘化公主 诺曷钵 领袖人物 鲜卑族 慕容顺 慕容明
  • 简介:在辽代大中型墓葬中,多流行使用阶梯式墓道,较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大型墓葬中所使用的斜坡多天井墓道,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契丹政权统治阶层墓葬的一个突出特点.墓道是墓葬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比分析较发现,辽代阶梯墓道具有形制、年代以及地域上的差异,通过对辽代阶梯墓道的考古学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辽代高等级墓葬在类型、演变、分布、源流等问题.以往学界对辽代阶梯墓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本文拟在较为全面收集和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代阶梯墓道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 标签: 阶梯式 辽代 墓葬 有机组成部分 中原王朝 大中型